分享

关于《农耕文化的守护者》后记

 有温暖的文字 2022-01-04

关于《农耕文化的守护者》后记

文│雨亮

6月25日接到唐迁老师转给我的信息,对两周前推送的《农耕文化的守护者》一文提出修改意见。由于公众号平台规定原创文字只能改动一次,而我在该文推送第二日便对个别字词做了修改,目前看来依然有很多疏漏。故此,现将唐迁老师的修改意见刊出,请关注家乡、关注唐迁老师,关注农耕文化的文友广而告之,并对照原文阅之。

人民,请转雨亮。

遵重你的写作,为求完美,建议小改:按文章顺序,木齿犁(改成木齿耙,后同);捻子(碾子);他是土生土长(他似土……);梧桐树(核桃树);两只大口黑瓮(两只硕大海子),直径约两米(直径1.2米);夯土墙用的。(后加:打墙板);称(秤);20O(3OO);称粮大小升子(盛粮的斗、升、合ge)。仅此。顺致谢意!

端午节期间,我慕名拜访了西沟村南沟组的唐迁。与唐老师促膝交谈,并见识了他本人收集整理的上千件农耕农具,对其在垂暮之际收集整理农村老物件很是敬佩和感慨。他热心公益、不求回报,为家乡面貌奔走疾呼、不遗余力,其精神令我动容。临别,唐老师附送自己出版的游记《亲近西藏》。

回到西安后我开始构思,其间搜集了一些与唐老师相关的素材,可以说时间很紧迫,只能凭借当时彼此闲聊时的模糊记忆。《农耕文化的守护者》订稿大约是周六(6月15日)零时,推送需要排版、校对、配图等,很是繁琐,以至无法对文字内容作进一步了解、核实和确认。因此,时间上的仓促让这篇文字有些粗糙,语言组织不严谨。过份注重文字的优美、工整和流畅,以至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些细节。很遗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字推送后当天,接到家乡文友的反馈信息,指出文中人物的身份,即唐迁老师非土生土长的农民。这个情况在我拜访唐老师之前就已知晓。而且当天下午我去亲戚家中,县城的表哥看到我拍的照片时,一眼便认出了唐老师,并说出了曾担任的职务。

当时写作此文的初衷是想让文中人物沉下来,因此并没有过多提及他以往的经历。我的理解是,他不平凡的历程,早在其收集整理挖掘农耕农具时,已经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了。他生活在农村,与农民拉家常,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的心中永远牵挂着西沟村这一片土地。

其实,文学和新闻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新闻是纪实性的,平铺直叙的,不渗杂个人感情的。而文学却不同,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赋予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和思想,其结果可能会弱化描写的人物以及他背后的故事。

一直以来很惶恐,没有想到一篇文字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又觉惭愧,因为自己的原因,在文字表述上引起歧义。在此,向家乡说声抱歉!

感谢家乡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你们的转发和批评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和鞭策。依照唐老师的意见,若此文在其他平台、网络推送或杂志刊发,我会按照唐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同时希望家乡的人们更多地关注农耕文化,让散落民间的老物件重新焕发夺目光彩,象唐老师一样,默默坚持,身体力行,作农耕文化的倡导者、传承者、守护者。

此为后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