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始乱终弃的男人,最后过得怎样了

 新用户48533353 2022-01-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文/晏凌羊

01 

某天,我突然听到李春波的《小芳》这首歌。

歌曲的旋律没有问题,但是,歌词把我听恶心了。

村里有个姑娘她叫小芳长得好看她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这不就是一个关于“始乱终弃”的故事嘛。

当年听这首歌觉得旋律不错,可现在听到“谢谢你给我的爱,伴我度过那个年代”,我心里不觉感动,反而充满鄙夷。

因为——这首歌最感人的结尾高潮,恰恰揭示了一个最可悲的现实:城里知青搞了好看又善良的乡下姑娘,最后为了回城跟乡下姑娘分手,还唱着这样的歌表达对姑娘的感谢和祝福。

细细一想,还真有点伪善呢。

类似的故事,一个朋友也给我讲过一个:

知青上山下乡时期,一个城市男青年去到农村,爱上了一个村里的姑娘。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有点像是歌曲《小芳》里唱的那样:城市男青年后来回到了城市,感谢姑娘陪他度过那个年代。

农村姑娘呢,因为跟知青相处过,知道了什么是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明白了什么是更令人沉醉的爱情,无法再回到过去。

比如说,农村姑娘以前从不刷牙,知青男让她学会了用牙刷牙膏,从此她无法接受跟她同一阶层的、从不刷牙的农村男。

又比如,农村姑娘以前从来不知道跟男人相处时,可以得到那样的温柔和体贴,谈恋爱可以谈得那么浪漫而富有激情,虽然那个男人最终抛弃了她,但她觉得自己好歹得到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悲哀的是,这种美好她在周遭的男人身上再感受不到。

和其他农村姑娘比,她像是一个开了窍的人,不再愚昧。

这是她的幸运。

同时,她没法再按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却也没办法突围到象征着文明的城市中去,从此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上不去下不来,在纠结彷徨中度过此生。

这是她的不幸。

你说她跟知青那一段故事,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故事中的这个农村姑娘后来还是嫁了人,但因为新婚夜丈夫发现她不是处女,从此一直被家暴,直到丈夫去世。

02 

讲到知青下乡,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就是。

早些时候,他从上海去到了云南某个偏僻的农村下乡....一呆就是十几年。

那正是荷尔蒙最旺盛的时代,他一开始想着自己很快可以争取到回城指标,倒也没有怎么去招惹小姑娘。

但是,三十岁一过,他觉得自己可能回城无望了,就在那里和一个19岁的农村姑娘谈恋爱,两个人当然也睡了。

但是,姑娘怀孕后,他等来了回城的调令。

选女人、孩子还是前程?他纠结了一下,还是选了回城。在他那里,没有把女人和孩子带去城里的选项。

就这样,他拍拍屁股走人了。

他回城的时候,已经36岁。

农村姑娘性子不烈,甚至可以说很和顺,也没去城里找他闹(那个年代,路费钱也太贵了,恐怕真没多少农村姑娘进得了城)。

姑娘未婚先孕,在村子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家里吧?招兄弟厌恶;嫁人吧?没人要。

然后,她就硬着头皮在兄弟的冷眼中,带着儿子过活。

我这个朋友的父亲回城后,娶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门当户对的妻子(我朋友的妈),在四十岁的年纪生下我朋友。

我见过我朋友的爸妈,真的好恩爱.......她爸对她妈妈、对她都好到没话说。

我曾经以为,幸福的一家三口就是这样的,直到听我朋友讲起她爸以前的故事。

我一直以为她不把房产放她爸名下的原因,是他爸已经七十多岁了,担心他活不长,后来,她跟我说还有一个原因:她爸在云南还有一个私生子,她担心放父亲名下的话,哪天父亲去世后,有人跑出来继承这套房子。

然后,我才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年的农村姑娘,因为日常繁重的劳动,五十岁就早早归西。她生下来的那个私生子,一直在农村生活,与城市里的“爸爸”毫无交集。

只是前几年他爸爸良心发现,回想起过去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母子俩,给他转过一笔钱。

有人评价说,这不是某个男人或者女人的过错和恶,这是一个荒谬时代的悲剧。

可我不这么认为,这个故事中,真正有担当的男人还有个选项是带着女人和孩子回城,或者,再不济也每个月给孩子寄抚养费。国企下岗潮中,也有很多渣男。时代不能成为渣的遮羞布。

哪怕男方真是迫不得已的,可在这种变动的时局中,女性永远是过得更不容易、更值得被同情的一方。

03 

九十年代,我们村来过一个来大陆寻亲的台湾人。

村里那户来了贵客的人家,被看热闹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对那户人家投来羡慕的眼光,大家都在村里在传:原来他家有个台湾亲戚呀。

这个寻亲事件背后,其实也有一个凄凉的故事:村里的奶奶才十六岁就嫁给了来寻亲的这个爷爷,两人结婚后生下两个孩子。

没过多久,爷爷就被“抓壮丁”的抓走了,成为了国民党兵,一路跟着部队打仗,后来当上了军官,觉得男儿应该要干一番大事业,老家的老婆和孩子根本顾不上了,那就不顾了......从此,他再没有回过老家。

1949年,爷爷去了台湾,在那里再娶妻生子。到了晚年,他都儿孙满堂了,才坚持要回老家看看,可这时候,他原先的老伴儿都去世二十年了。

对奶奶来说,她的“丈夫”一出去就杳无音讯,只给她留下一张照片。

她一个人既当妈又当爹爹,苦哈哈地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替丈夫履行孝顺父母的责任,给公婆养老送终。

一个女人家,没有丈夫的照拂和帮助,她没少受欺辱。那些年吃的苦头,欲语泪先流。

80年代末,奶奶积劳成疾去世了,她的一儿一女也各自成了家。

爷爷回乡探亲的时候,通过政府的关系,联系到了儿子。

我们那种山旮旯,在90年代很少有这样的贵客到访,ZF部门也各种激动,动用了很多行政力量给爷爷创造探亲条件。

爷爷的儿子是个农民,一听自己在台湾有个爹,也是很开心。

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借由父亲的关系改善生活,更是万分激动,他提前几天杀鸡宰羊,招待“贵客”。

贵客来的那一天,是爷爷的儿子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他见到了平时根本见不到的官,还上了报纸、电视,收获了村里人投来的艳羡目光......

爷爷没有带钱来,但带来了很多礼物,大多是衣服、糖果、巧克力之类我们村里人没什么机会见到的东西。

那一天热闹之后,爷爷回台湾去了,又和这边断了联系,村里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爷爷的儿子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他的生活境况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只是在其他人提起那一天的盛况时,得意地说一句:我也是在台湾有亲戚的人啊。

人们似乎特别容易原谅这位爷爷,总觉得他也是没办法,能回来看看就已经很有良心了。

而那位奶奶如何度过这一生的,没人关心了。

04 

香港被英国殖民的那些年,也有很多英国大兵搞了香港本地女孩,最后屁股一拍回了英国,任由香港女孩和私生子自生自灭。

黄秋生的爹,就是这样一个货色,后来黄秋生在全国范围内找的,还真找到了两个哥哥,但如果他不是黄秋生,而是混得贫困潦倒,估计也没人愿意搭理他的。

我们熟悉的话剧《雷雨》,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始乱终弃导致儿女也跟着遭殃的悲剧。

30年前的周朴园追求新思潮,喜欢侍女鲁侍萍,就不顾礼教等级大胆追求她,最后却是始乱终弃,他还是选择“去母留子”,服从了自己的阶级身份,结果呢?他造的孽,儿女去买单。

《情深深雨蒙蒙》里的陆振华,娶了那么多老婆,大多数始乱终弃,后来玩不动了,才跟雪姨稳定了下来。

年轻时候,他风光一时,老了权势尽失,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家管教儿女,不料被娇妻戴绿帽,被儿女反抗,家财散尽后,养老还有糟糠之妻以及他辜负了的女儿收留。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作,他们自己的下场都不会太差。

人们期待“渣男终被贱女治”,大概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所谓“报应”并不能时时存在。

有时候,渣男还过得挺好的呢,好得让你想“解解恨“都不行。

随手举个例子,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国民党军阀杨森一生妻妾成群、儿女众多,看到哪个女的漂亮,他就强占过来,玩腻了或者见人家病了、疯了,他就把人家抛弃。

她有个小妾,爱上了别人,他把这小妾和“奸夫”都绑了起来,活活打死。

解放前夕,杨森跟着老蒋逃去了台湾,去台湾后因几十年剿共有功,大受蒋家款待。

到了晚年,杨森更以高龄登山、好玩古玩字画等而风光无限,活到96岁寿终正寝。

你看,人们所期待的“渣男会遭报应”,并不存在呢。

当然,佛家说“不修今生,修来世”。

也有可能他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福气经得起作。

也有可能,事业之“道”和情感之“道”,根本都不是一条道。

因果报应这事儿可能存在,

但它遵循的是“天道”,而不是“人道”。

人用自己的逻辑去理解“天”,可能是参透不了的。

——晏凌羊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