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流转,爱不变

 风吹铃儿响 2022-01-05

岁月流转,爱不变

——由“爱心捐助”想开去

升旗仪式结束,刚到教室,怡阳就问我:老师,什么时候捐款呢?哈,这群小可爱,已经迫不及待了!

学校“节约一周零花钱,让我们共享温暖”活动已进行到了第七届,而这届孩子从一年级到现在也连续参加了五年。每年冬天,学校都会发起这样的爱心捐赠活动,会鼓励孩子节约一周的零花钱,用于购买一些过冬衣物以帮助山区留守儿童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已经记不清五年前,我跟孩子们讲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和他们一般大的孩子,却过着和他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时,他们眼中的惊讶;也快忘记了当我们一起观看视频中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生活片段时,他们眼中的晶亮湿润。只是,从那时起,每个冬天,都因这项活动,而变得与众不同,格外温馨。

上周升旗仪式活动已发布,那我至少也要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所以告诉他们这周一交就行。可是,周一往往事情较多,检查作业,升旗,所以我还没来及说,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了。

爱心无大小,当孩子们把一张张一元、五元、十元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都有星星在闪烁。

“老师,我攒了很久了,本来只有四十,现在再加十元。”可爱的梓萌一面说,一面将五十元送到了我手里。

“老师,可是我没有零花钱呀!”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这让我突然想到,我们只注重学生捐款,却从没有培养孩子们的募捐能力。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爱心意识。孩子要不要捐款,怎样教育孩子捐款,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募捐能力呢? 培养孩子的募捐能力比一味地让孩子捐款更重要,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社交、沟通、策划、创造等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可能还需要人们多点信任、多点宽容和鼓励,小心呵护孩子们稚嫩的善良与爱心。但只要开始,就会有进步,就会越来越好。

一方面我们的一些孩子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学校组织捐款,多数是回去向父母要,他们可能并不理解捐款的真正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分辨能力也不强,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产生攀比的思想。通过募捐,可以让孩子更加体会到捐款的意义,知道善款来之不易,从而正确对待捐款。

呵,想想,觉得可以当成课题去研究了!

可是,目前,能做的,只是做好了PPT,郑重其事的给每个小组来张合影(我一向重视仪式感),然后告诉他们:当一颗心,心怀美好,向往光明,奔赴花香,终会在走过漫漫长路后,逢着月色倾城,终会在跋山涉水后,逢着鸟语花香!

翻相册,看到了一二年级时还是小不点儿的孩子们站在捐款箱前的样子,成长到如今的翩翩少年,但愿岁月流转,爱心不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