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厘清情节推进,实践阅读策略

 风吹铃儿响 2022-01-05

我是风吹铃儿,有幸遇见

厘清情节推进,实践阅读策略

              ——以《草原上的小木屋》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标》)规定了阅读方面的总体目标与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内容是确定阅读教学价值的理论依据。

小说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能够承担《课标》对阅读的要求。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教师要结合作品的体裁特征确定教学价值。《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学语文》一书,对小说教学内容做了具体的建议。书中这样表述:在教学中,针对小说塑造人物、演绎情节或营造环境的艺术表现,激发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引领学生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这条建议,是确定教学价值的方向指导--要从艺术表现角度鉴赏小说。

小说中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是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如果读完《草原上的小木屋》,那么给人的感受是一股纯净的刻骨铭心的情感在心间回荡,有坚毅,有远方,有温暖,有力量。

这部书在故事情节推进方面有独特的艺术之道。其叙事艺术来自故事的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指的是劳拉一家的生活中困难与平静并存,这些困难与平静的交叉展开让整个故事犹如一条流动的河流,有起有落,时而缓时而急地向前动态推进。劳拉一家遇到的困难时时出现,整个故事悲喜交加、张弛有度,读者的心情也随之忽而紧张,忽而放松。

这是小说叙事的第一个特点:故事动态发展。这部小说的叙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叙事重复,重复最多的情节是一家人的晚餐及晚餐后的歌声。小说中对晚餐及晚餐后歌声的重复叙述,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它让坎坷的草原生活归于平静。这样的生活看似简单,却是难得的幸福。这样的重复看似平淡,恰恰是艺术的体现。

要想追寻到这种艺术美,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厘清情节推进的阅读策略有很多种,这里分享三种。

1.重场面的阅读策略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场面是人物之间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互相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一般情况下,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草原上的小木屋》中,强渡溪流、与狼群对峙、圣诞礼物、晚餐后的歌声等都属于小说的场面描写。学生通过对全书场面的梳理,能够了解到故事的情节推进情况,并明显地感受到重复叙述的场景。

2.重线索的阅读略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就是线索。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连成一体,线索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草原上的小木屋》并存着两条线索。一条明线是劳拉一家的搬迁过程,这是这部小说的主要线索;一条暗线是劳拉的成长,这是“小木屋”系列图书的主要线索。对于学生来说,线索是个抽象的概念,从文中寻到能贯穿始终的这条线确实不易。通过梳理线索,可以厘清故事发展的阶段,故事的推进层次就会有所体现。

3.重结构的阅读策略

结构是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整部小说由一个一个情节搭配起来,这些情节的搭配是有安排、有设计的,所以才有了情节推进的艺术美。呈现这种情节设计就呈现出了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的情节结构有6种基本类型: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

《草原上的小木屋》这部作品,在小说的情节结构方面,是线状结构与画面结构并存的。

所谓线状结构,就是各个情节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画面结构是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草原上的小木屋》这部小说是依照劳拉一家搬迁的自然顺序而展开描述的,但它又是一幅幅景物、一个个场景的续接,中间并没有细碎的生活描述,这从小说的目录上就能体会到。小说中对草原风景的时时插入,又把这个故事置放在了一个辽阔的、和谐的自然背景之中。正是这种在诗歌当中经常出现的画面结构,让这部小说的故事具有了诗一样的画面美。

以上三种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大家对小说的故事发展、情节推进做全面且深刻的理解。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能够体验到不同层次的叙事美。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读书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