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生物”美——秦皇岛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举行生物学科特色活动

 是耿老师呀 2022-01-05

万物有灵,幻化成诗。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蕴含着哪些“生物美”呢?近日,为使学生从教材出发,将生物学科知识融入生活、融入文化,在探索中领悟生命科学知识,提高生物学科素养,感悟自然之魅力、生命之博大,高二生物组全体教师积极筹备、周密组织,举办了生物学科特色活动——在诗词中领悟“生物美”,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万物章”首页呈现了原创诗、谚语等隽永凝练、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体现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激发我们去探究萤火虫的发光机理;“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奇妙的种间关系打开了我们认识大自然的新视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自然界中生物的发育规律歌颂伟大的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二生物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鼓励同学们小组合作,在理论层面提供了技术支持等,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积极参与,利用课余时间和回家周查找资料完成作品。

有些同学的作品聚焦生物群落中复杂的种间关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些同学的作品取材于生活中的谚语,解读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的进化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山绿水蕴藏着无限生机,有的同学着眼于种类繁多的植物,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做了细致解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还有部分同学对经典语句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进行了多维解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活动经过高二年级全体生物组教师的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50个,其中5个班级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获优秀组织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活动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大家对生命之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提升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文字丨李卓

供稿丨高二生物组

编辑 | 潘子玉

审定 | 孙卫  王小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