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精进之——解码

 新用户8912qDXv 2022-01-05

(一)

《精进》一书,最近火了。

笔者有幸拜读了其中解码章节的内容,非常受益。写了这篇简书。

在解码这一节内容中,作者尝试说明解码的基本规律。

那究竟什么是解码呢?

——把数码还原成它所代表的内容;把信号转换成它所代表的信息,这就是解码。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化呢?

这是因为人们在还原和转换的过程,需要经过至少多个步骤来执行,首先是信息和知识的接收,内容的分析与判断,内容的深层次逻辑和联系,以及产生这种逻辑和联系的内在表达手法是什么?为什么时候采用这样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内容的呈现和它的形式、构成、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泉氏解码六步法则来提炼:

1、接收信息和知识。

2、分析与判断信息和知识的内容。

3、研究内容的深层次逻辑和联系。

4、确认内容生成的逻辑和联系的内在表达手法。

5、提炼内容的呈现和形式、构成、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

6、还原解码的真相。

解码为什么变得重要?作者以“会说话的小黄鸭”为例,说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关注点不同而导致解码的千差万别。

作者大胆假设,提出不同人群对“会说话的小黄鸭”因关注点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解读,比如说儿童关注的是最直接的信息也即最直接的功能,而家长关注的是价值和意义,玩具工程师关注的是结构和功能实现。同理,对其他事物的解码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那么,依照这个规律,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拟解码的事物层层包裹的表象,确认感受,提炼内容,研究内容,确认逻辑,提炼内在关系,还原真相。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对事物的解码过程中人们所表达出来的千差万别的结果了。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解码的重要性,不能理解解码的规律,不能一层一层探究最核心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不能理解人们观点的差异性,只看表象而找不到真实存在的核心,有可能导致偏听偏信,或者一叶障目,或者以偏概全。这样带来的影响也将是灾难性的。因为你可能停留在儿童区,仅仅关心最直接的功能,而不关注价值和意义,更加不会关注结构与功能以及深层次的表达手法及彼此间的联系。

也许你会说,我只需要最直接的功能,或者你认为,表面的粗浅的理解就可以了,而事实上,你的思维就停留在儿童区。

我们经常会犯这种错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常性会根据肤浅的理解急于下结论,事实上,你也可以这么使用,著名作家马伯庸曾经评价:“精进这本书的价值不止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厉害,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厉害”。解码是一个过程,要学会解码,我们就一定要学习本节内容,掌握本节作者提出来的解码的规律和方法,因此,拆书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完整地归纳为泉氏解码六步法则,你只要掌握了泉氏六步法规,并遵照执行,就能对于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有更深地体悟。

在其他领域和行业,关于解码也有很多的解释,它最直观的解释就是:将信息从已经编码的形式恢复到编码前原状的过程。

比如说,解码在无线电技术和通讯等方面就得到广泛应用,用特定方法把数码还原成它所代表的内容或将电脉冲信号、光信号、无线电波等转换成它所代表的信息、数据等的过程。但所有的关于解码的说明和解释,都归总到二个重要的关键词:“恢复”、“还原”。因此,可见,解码的核心就是还原事实、还原真相。

本节内容作者其实已经告诉我们跟其他的解码不相同的地方在于,我们要主动寻找解码的入口,不只要去寻结果,还要去寻过程;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无线电技术和和通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重在恢复和还原。但人是复杂多变的,他今天可能是儿童,明天可能是父母,后天可能就是天才工程师,所以,作者提出来解码的规律,包括了“接收——反思——洞察”三大重要武器。也形成了拆书家理解的知识起源。

(二)

杨杨已经有一个星期工作不在状态了。Linda看到的感觉就是她上班老是走神,领导从她身边经过,她也好象没有感觉。

她这种状态非常不好。

Linda很想找她聊聊。

小兰跟Linda说,是因为杨杨家里出了点事情。

Linda想,事情并不同有这么简单。可是,如果她不跟我来交心的话,我也只能根据她的表现和其他同事的理解来揣测事情的真相。

员工的工作状态,是她内在思想活动的外显。

她热爱工作,自然会表现乐于工作的状态,若她某天不热爱工作了,那一定是内因出现了问题。

外显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随时观察和感受到,看到外显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就要提前预警,并主动追查原因,想办法找到事情的真相,从源头上解决。

如果是家庭原因影响到她的工作,按常理来说,工作和生活是二码事,不会这么长时间影响到她的工作。所以,这里面一定还有其他原因,是她对工作不认同,对个人发展感觉遭遇到天花板,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呢?我们需要马斯洛的五大需要理论来层次分析:

在职业的某一阶段,大多数管理者或多或少都会借助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来激励员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为: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

尊重(Esteem)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当人们的低层级需求(例如食物、水、庇护所和安全感)被满足后,就会有满足更高层级需求的动力。

杨杨的情况,究竟她是因为哪个原因而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出现呢?

现在我们学习了解码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解码的规律来解析整个事件。

1、接收信息和知识——杨杨工作不在状态。

2、分析与判断信息和知识的内容——导致工作不在状态的原因是家庭原因。

3、研究内容的深层次逻辑和联系。——那么家庭原因可能是哪些原因呢?这跟她的工作表现又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和影响呢?这里有必要找她本人谈话,好好了解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通过其他跟她关系好的员工去多了解一些导致工作不在状态的原因和她的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想法及顾虑。

4、确认内容生成的逻辑和联系的内在表达手法。导致工作不在状态的原因其实是多样的,家庭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工作中间的问题产生的,比如说薪资方面的问题,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还有个人发展的需求,个人成长的动力、或者家庭中遭遇经济问题等级。

5、提炼内容的呈现和形式、构成、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联系了,工作不在状态——家庭问题——薪资方面的问题,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还有个人发展的需求,个人成长的动力、或者家庭中遭遇经济问题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吵架,或者钱不够用等,然后,导致了工作状态不好。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信号的真实讯息是“我对工作岗位不满意,我对公司不满意。”

6、还原解码的真相。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正确解读,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措施,提前给员工解开心结,让员工安心工作。

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对员工的管理也是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控制地进行。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表面现象的预警,一定要提前发现,细心观察,不要等到员工已经到了直接找你递交离职辞呈的时候,你才恍然发现,问题已经产生。

某人力资源机构测算过一名8K的人力资源工作者离职的成本,首先,公司要启用招聘渠道,要展开为期2-3个月份的招聘时间,甚至更长,然后,新的候选人可能要用上4个月的时间才可能完全融入,这样,我们产生的费用,其实远高于保留一名新的8K的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费用。这是人力成本中核心关键的成本之一。所以,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也才正是如此重要。

杨杨的工作不在状态,这个问题,是人力资源的育和留的模块的内容。如何培育她?如何保留她?亲爱的管理者,这是你要解码的问题。

(三)

新来的行政专员冰冰是一个新手小白。她在工作中间对于采购小米摄像头的延误,让张主管感觉不满意。张主管三思后,想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跟她就采购公司小米摄像头这件紧急的工作进行解码,然后,在周五前完成小米摄像头的采购。

那么,怎么来推行解码的工作呢?

首先,张主管将跟冰冰谈话至少三次以上,了解冰冰是怎么看待“采购小米摄像头”这件工作。

然后,与冰冰来共同分析,究竟是哪个方面的原因带来的延误。

第三步,张主管需要根据冰冰的反馈,对这个工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究竟是张主管给她的工作任务超过了她的理解范围,还是说张主管给她的支持不够,还是说张主管下达的指令不够清晰,还是说冰冰的理解有误解、理解能力有偏差。

第四步,确认内容生成的逻辑和联系的内在表达手法。我们来分析这件工作:表面现象及内容是“采购小米摄像头延误”——反思是延误的原因是多样的——洞察是冰冰经验不足需要强化,管理者的管理需要强化。

第五步,洞察的深化。小白采购,没有充分理解领导意图,没有完成采购任务,领导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这是表面的工作,表面的工作内容更深层次的关系是:领导在安排布置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力、理解能力、资源力等各个方面,合现安排任务,并及时跟进,及时给予支持。

第六步,解码还原真相。所以最重要的真相就是管理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员工,协同他们完成工作指令。为什么需要管理者呢?管理者的作用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那么,问题来了,管理者,你解码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