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写太极拳历史的重大发现(中)续七 崔虎刚 ( 六合武学)

 tjboyue 2022-01-06

   改写太极拳历史的重大发现(中)续七

崔虎刚 ( 六合武学)

宋书铭太极拳之谜

我们暂且放下顾氏太极拳,先看一下民初轰动京城的太极拳另一大案!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我们先回来看一下乾隆嘉庆时期,陈利这颗太极巨星的太极长拳的技术特征、特点。

一、 陈利先生太极长拳的特点

前系列文我们已经确认,郝三爷,李景林、姜、姚先生以及刘德宽等相关的太极拳,包括万籁声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开合太极拳、八卦太极拳等,源出于陈利先生的太极长拳。

陈利先生的太极长拳有什么特征、特点呢?

辛亥革命元老,军界人物、武学大家,博学人士黄元秀先生记载的信息看:

太极拳,近年来风行南北,可谓国术界中最普遍之拳术,遍观各处,各人所练,各不相同,可大别为三派:一为河北郝家派。此派不知始于何祖,闻系河北郝三爷所传,述者忘其名,世以“郝三爷”称之。……据吾师云:此于拳式之外,加入推手各法,故较其他派手法齐备,因太繁细,颇不易记,诸君既习杨家派,其理一贯,勿须更习。余怂恿朋侪学习之,计费六十余日,不能卒业,可见其繁细矣。孙禄堂先生云:“此拳之长,极近柔顺之至。””

通过黄元秀先生、李景林先生、孙禄堂先生之认识, 可知此拳具有如下特点:

1、 拳法风格内容上基本一致。因此,轻易被杨家太极拳嫡传人,如黄元秀先生认为是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三大流派之一。定性来说,就是它可以与杨家太极拳无缝接轨。

2、 拳理一致。与杨家太极拳拳理一致“诸君既习杨家派,其理一贯,勿须更习”。

3、 内容更丰富。其拳式比杨家多,演习、学习耗时多出非常多。其太极长拳名副其实。

4、 具有推手内容。与杨家太极拳一样,有别于其他门派,同样具有推手技法,而且其手法更齐备、异常繁细。

5、 武艺高强。以形意高手许占鳌费时换艺看,从郝三爷名震绿林,镖局争聘之,实为山陕道上之雄看,从李景林本身看,从陈林先生拳论被姚、姜公开;吴孟侠吸取、推手功夫被贺龙目睹、及其借壳上市公开之后被人推崇等看,此门太极长拳艺术高超无疑。人才辈出。

只是当时对各自来源,因各种原因,或说不清楚,或者把广平陈氏误会为陈家沟陈氏。

清末民初武学界存在另一迷人太极拳的大案。此大案案主的太极拳,同样具有上述所有相同特征。可谓无独有偶。

二、宋书铭太极功来历之谜

众所周知,清末民初,学术灿烂夺目。学术大师辈出的时代。武学界也不例外,如学人所言:宋书铭是中国近代太极拳界的一颗流星,中华民国初年(约1912~1916)在首都北京一闪而过。

实际上是一颗耀眼的流星。这一流星闪过之后,为我们留下了:

1、 太极拳界有一神秘高人宋书铭先生及其高超的太极拳功夫,积压京城杨家太极拳一流弟子、诚服拜师学艺。“轻松击败当时北京杨露禅门下杨姓以外身份最高的许禹生、吴鉴泉等人,留下传奇故事”

2、 源自宋代以来的“老五派”太极拳的拳法、功法和源流,并一本手抄的老谱《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拳功谱(宋氏《太极功》谱)

3、 与杨家拳传人、拳法、拳理无缝接轨。

4、 1930 年代中唐豪、徐震认为其拳、其谱出自杨露禅、武禹襄,属于伪造。

然而,宋氏太极出自何处?是武学界,尤其太极拳学界的又一个大案!至今迷

学人多有研究,大体上以二水先生认为其谱来自杨家、武氏。美国龙勿用先生则认为真实不虚。二位都是考据大家。

前者未能很好地解释清楚宋氏的真功夫来自何处。后者的结论扼要如下:

其拳艺与拳理必与杨家太极拳相通、相同

1、得到了当时杨传十三势太极拳专家们的认可。故可知宋书铭练的各种拳术,其拳艺与拳理必都与杨传十三势太极拳有相通、相同之处,这个事实在当时并没有疑问,以至于徐震等“考证派”学者说宋之拳、谱源于杨家。徐震云宋书铭则“必略识文墨、故附会古籍,造作师承,伪撰歌谱以自神其术也。”其中故事、人物则“载籍所无,牵强依托……荒渺无稽,真子虚乌有之流矣……”其拳术则“……其名目几乎全同杨氏谱,只删去其重复之名目。然则宋书铭之太极,仍为杨氏之传。特讳其所自来,而作伪以欺人耳。”

2、宋传《太极功》中包含了十三势《太极拳谱》

3、宋家用十三势太极拳彻底改造了宋家旧有的拳法,故宋氏“老五派”都被杨露禅十三势太极拳系传人承认为太极拳

4、十三势太极拳是宋氏后来学到的,但宋家十三势不源于杨、武两家。按现存宋谱宋拳资料可以判断,宋氏所学的十三势就是与杨传太极拳一样的拳术我们无法确认宋家获得十三势的准确时间,估测大致当在清中叶1700百年间,可肯定与杨传拳同源而不同流。

5、其四正、四隅,即“十三势”的八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宋氏家族后来学来的,不在祖传的三十七势之中,而且已经成为宋氏拳的主修。

6、小九天显然是单练长拳架或曰“知己之功”,不会有听劲之说听劲之注显然是获得十三势后,所加的。

7、殷氏后天法本是肘法,显然不是十三势。

8、宋家五拳非一日所得。以上内证可证三十七、小九天、后天法三种太极功拳法在某个时期被宋氏用十三势太极拳改造了。《太极功》中“其余太极功再有别名别目者、吾不知之矣, 待后人有所遇者记之可也……”等语,既反映了作者不认为自己是太极功的唯一传承,也可知其功法非一日所得。

9、宋书铭所展示的五种太极拳就是十三势太极拳和用十三势太极拳原理与技法彻底改造过的四种宋氏家传太极功拳术。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宋谱的最后修订之时,宋氏太极功的拳艺与理论因都尊十三势太极拳理而与杨传太极拳相通;而宋氏太极功中的十三势太极拳,则是与杨传拳相同的、同源而不同流的太极拳传承。而张松溪内家拳近乎失传,只有明末清初宁波当地学者记下一部分源流和拳法内容,也属当时凭空冒出,近乎孤证,其源流人事内容也有内在矛盾。

10、 部分三十七拳法的拳理文本得自十三势老谱。

关于宋氏拳谱内容出现的时间,美国龙勿用先生得出:

《太极功》最后成书不会早于晚清。现存《太极功》抄本之祖本完成时间大致在《重订广舆记》初刊前后,时间区间的宽限在晚清嘉庆道光间(1796~1850)。

除了上述情况外,宋本中比郝三爷太极长拳更有甚者,其拳谱中就含有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这一情况使得许多学人,包括龙勿用先生,作为了张三丰传太极拳的有利证据,证据链、铁证。

今日,各位老师已经看到,上述情况不再是铁证。宋氏拳谱需要重新审查。

对比之后,笔者发现,宋书铭先生的拳谱包含的也是陈利所得王宗岳乾隆六十年以后的《太极拳论》版本。因此许多方面与杨家藏本属于同类,与武氏所得乾隆六十年以前的《太极拳论》版本不同。可知其历史述不实。

宋氏家传拳法不传,而其家传拳法历史,期间历史涉及的六位历史人物,皆出于同一本刻本。用太极拳理统筹其家传拳法,应该是受到王宗岳太极论武装后的产物。

如果我们把宋本中王宗岳相关的太极拳论等取走。其家传拳法,姑且认为是真的,最多不过一种是肘拳、某种古拳,不会是太极拳。

以宋书铭先生的武艺及其在京城的交流表现、杨家太极拳名流后续反映看,宋家不只是得到一个王宗岳的拳谱,其拳法、推手等,必然也曾得到了王宗岳太极拳相关的传人的传授或者交流等。

宋书铭先生高超的武艺来自何处?

此时,读者老师们也会想到,学界排除其为武、杨传人之后,同在河北的宋书铭先生,其高超且同样与杨家太极拳及其推手契合的太极拳艺,是否来自乾隆广平陈利先生的太极拳?无论直接或间距,完全有可能!这也是目前最合理的推断。

此外,抄本拳谱均非王宗岳稿本,难免出现差异。然而对比版本后,发现其拳谱中,按龙勿用先生研究,那些宋谱有别于杨家拳谱的地方,如“白鹅晾翅”“海底珍”等也与山西心意门本相同。

综上所述,宋书铭高超的太极拳,来自其家拳法在乾隆六十年以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武装下取得的。

目前看,宋氏家人或宋书铭本人,直接或间距得自河北广平陈利传人是最大的可能性。其拳谱应该是宋书铭先生,依据家传关于拳法的一些传说,在王宗岳太极拳论及其拳谱中张三丰信息的影响下,结合清代刊本,以太极拳理论统筹升级而来。

那么,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张三丰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