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读孙正聿笔记(4)论哲学(下)

 天下小粮仓 2022-01-06

1,哲学的自我追问,孙正聿称之为“思想或理论的前提批判”,也就是哲学本性所要求的那么一个“自由的思想或认知”,这里的认知或思想的自由指的是“反思或批判”。换言之,由此就把哲思与非哲思严格区分开来了,而这一反思或批判,最早源自康德的批判哲学里的批判,也就是划界、厘清概念等清理地基的一类意思。那划什么界,清理什么地基呢?根本上就是划清哲学与非哲学之界,哲学为自己奠基,从而得自由之思的“爱智慧之学”。这个虽然现已经是很平常的一个哲学常识,但对我们而言,得来却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像孙正聿的《理论或思想的前提批判理论》和《哲学通论》里所显示出来的曲折的哲思之路。

2,孙正聿的思想之前提批判理论的哲思之路,从批判教科书哲学开始,经过《哲学通论》引导我们置身于哲学自由思想之境,既是入门之学,也是事情本身。在《通论》附录一《<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一文里,从“重新理解哲学、哲学的思想解放、哲学的理论自觉”三个层层递进的标题,引导我们如何置身于哲学之中并开启当代中国的哲思之路。应该说,这是很有创见性的意见,您或许可能不同意,但是没关系,只要打开你的自我反思或自我批判的智慧之门,我想哲学这件事情就在您那里合乎其本性地迈开了自己的脚步。这是一条道路,方向是有的,那就是自由的思想或思想的自由亦即真理,关键是你自己如何走法,能达到什么层次或境界。而这么一件事情,除了你自己别人帮不了的,就如同别人代不了你自己生活着一样。

3,孙正聿特别痛惜我们把哲学经验化常识化,甚至是拟科学化或拟艺术化,如此就没有也不用“哲学”了呀!例如他反讽地说在“文革”期间,《光明日报》整版登了一个大队书记讲哲学,叫作一块石头砸开了哲学的大门!如此,这哪里还有什么哲学呢?实际上,在更深入一层或视角转换的意义上,正聿强调指出,我们也可以拿来一块石头,或者拿一支粉笔,一只手表(等等),就能问出所有的哲学问题。哲学是最朴实的,哲学绝不抽象、高深、玄奧、神秘,绝不是。哲学最朴实,但最朴实的东西它渗透着全部的哲学史的背景。没有这种背景,你问粉笔,就问不出来哲学问题。所以我最欣赏恩格斯关于哲学的一种说法,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学习以往的哲学史,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这就是我们搞哲学的人,包括学哲学的人的拿手好戏。我们的东西就是“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4,如此一来,我们才在合乎哲学本性的意义上真正置身于哲思之中,也就是迈出了我们自己精神生长的步伐。这个事情也是邓晓芒特别在意也反夏强调的一件事情。然而,正如上述,这一步迈的非常不易了。下面我们就从《孙正聿:<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一文里摘引四条来说明此事。

5,孙正聿认为:重新理解哲学,或者说对哲学本身进行追问,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大的、甚至可以说特别重大的哲学事件,简略回顾一下当代中国哲学史,从1949年建国,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在近三十年之内……中国的哲学界唯独没有,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可能,对哲学本身进行追问。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哲学带有标志性的、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就是可以追问哲学本身了。

这里边的含义是什么?我想这是意味深长的。我认为能否和是否追问“哲学”,是一个最重大的哲学问题。这个重大变化从哲学方面看,是从变革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即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入手的,所以我把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哲学叫作教科书改革的哲学。这个改革是以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并以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而展开的一种变革。我作了一个很明确的界说,把20世纪80年代叫作教科书改革的哲学,是因为它是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上去追问哲学,所以把它叫作教科书改革的哲学。与此不同,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哲学界似乎相对沉寂,或可称之为深化。这种从热闹转向深入,它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原来还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提出问题,而进入90年代,我们把背景拉大了,我们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再去追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觉得今天可以很强烈地得到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我们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离不开西方的哲学传统或者说哲学背景,另一个是离不开当代哲学的开阔的视野。离开这种视野和背景,就不能理解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认为,进入到90年代,当代中国哲学发生了一个带有真正的学术深化的意义上的变革,叫作后教科书哲学。即开始把教科书哲学当作退入背景的知识了。退入背景,不是意味着它没有作用了,而是说视野变化了。你仍然可以讨论教科书中的问题,但是提出问题的角度、视野、深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你必须是以重新理解哲学为出发点去思考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哲学问题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追问哲学、重新理解哲学是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当代中国哲学实际上是沿着90年代已形成的这种后教科书的思路,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哲学了(研注:正聿这里依据对哲学的自我追问,提出把当代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三阶段说,即从批判教科书哲学始,具体阐明于《哲学通论》里,更加明确了什么是哲学或什么不是哲学的研究哲学的事情本身)。

6,我(正聿)所讲的和所写的《哲学通论》,正是适应当代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的追问而产生的。而对哲学本身的追问,需要三个东西,我说叫作“一纵”、“二横”。“一纵”就是哲学史。哲学就是哲学史,离开哲学史就没有哲学。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和哲学史是无法分开的。离开了哲学史的哲学必然是一种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所以说,哲学离不开哲学史。这是“一纵”。“二横”,一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我在《哲学通论》里提出一个问题:哲学不是宗教,为什么它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艺术,为什么它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伦理,为什么它劝导人类以向善?所以,离开了哲学与宗教、艺术、伦理、常识、神话和科学等等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的横向比较,对哲学的追问是空洞的。当代中国哲学其实主要是追问一个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这是第一个“横”。第二个“横”,就是当代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学的。在《哲学通论》当中,我把它概括为当代哲学的八种哲学观,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存在意义说、精神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对话说和实践论说(研注:这是正聿《通论》里对哲学自我追问那一个著名的“一纵两横”说,即哲学就是哲学史<思想性的历史>和其自身<历史性的思想>的统一)。

原来我们怎么样来界说哲学呢?我们是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来定义哲学的。就是说,科学研究世界的各个不同领域,从而构成不同领域的各种特殊规律,而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了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关系,科学为哲学提供基础,哲学对科学进行指导。哲学与科学是这种关系么?我认为,哲学对科学,不是总结、概括、升华和转化的关系,而是一种反思的关系,因此我明确提出一个说法,就是: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构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而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又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哲学是以科学所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因此哲学叫“反思”。这是我整部《哲学通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当中提出来的怎么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已经“无家可归”,成为“丧家之犬”了。恩格斯就是这么说的。恩格斯在他的三部名著当中用了个最尖锐的词,“驱逐”!在19世纪中叶,哲学已经被驱逐出自然界了,哲学已经被驱逐出社会历史了,而在20世纪,最发达的就是思维科学,哲学已经被驱逐出思维领域了。三大领域哲学全被撵出去了,你不就是“无家可归”了么,你不就是“丧家之犬”了么?然而,只有当着哲学“无家可归”的时候,哲学才“四海为家”了,哲学才获得了自己真正的研究对象,因为哲学就是反思么!什么叫反思?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么!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全部的思想,都构成了哲学反思的对象,哲学不就真正以思想的海洋为家了么?不就是“四海为家”了么?诉诸于哲学史,诉诸于科学史,它就是一个哲学和科学分化的过程,分化到什么程度了?分化到世界所有可能的研究领域都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什么是横向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什么是科学的整体化与分支化?什么是“老三论”、“新三论”?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么!这是一个哲学史的基本事实,也是一个科学史的基本事实,我们在今天研究哲学,它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首先理解哲学本身,这个问题不解决,去研究哲学必然跳不出教科书的那种研究范式。

怎么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大家请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我说的是老版本,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这里并没有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明确地指出,这个问题“只是”在近代哲学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是我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提示。恩格斯为什么说“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或者可以反过来说,为什么只有从西方的近代哲学出发,才能够理解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离开了哲学史,就糟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枯燥化、教条化了,没有血肉了。

所以我们才说近代哲学实现了一场“认识论转向”,只有在“认识论转向”当中才能够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后来把它解说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对于恩格斯的论述的一种值得商榷的概括(研注:正聿这里提出并自解答恩格斯《1888年终结》里的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但是,这个关系本身直接地是一个经验的问题,科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在事实上、在科学的意义上,孰先孰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即“时间先在性”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问题,它不仅包含经验和科学意义上的时间先在性问题,更包含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问题。人的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这才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有在反思的意义上才能被提出来,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实的意义。在这里,反思的思维,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具有了逻辑上的先在性。它首先是一个“逻辑先在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哲学问题归结为经验常识的时间的先在性问题。这是带有实质性的。这意味着我们对哲学如何理解,意味着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在这部书当中着重地讨论哲学的思维方式。怎么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什么是哲学的反思,这就得重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研注:正聿这里提出人们所从事的这么一件哲学的反思或批判思维里的事情,即人的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问题,它不仅包含经验和科学意义上的时间先在性问题,更包含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问题)。

我从哲学基本问题提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家自觉地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这叫哲学。而我们原来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变成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了,认为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样,就把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变成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了,也就是把哲学反思的问题变成实证科学的问题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严峻的哲学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科学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问题。这是两个问题!它决定我们是搞科学还是搞哲学。

究竟什么是反思?哲学反思什么?哲学反思有什么用处?我在《哲学通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哲学的反思的维度,哲学的反思的思维,哲学的反思的特性,特别是哲学的反思的对象。 由此,我具体地论述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的知识性前提、认识论前提和价值论前提,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方式的神话、宗教、艺术、伦理、常识和科学,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规则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认识方法,特别是深入地论证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基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我必须引证恩格斯的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科学,不管是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不管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把思维和存在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当作“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去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也就是我所说的“构成思想”。与此相反,哲学,它是把科学不予追究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作为自己的反思的对象,所以我把哲学称作“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研注:这里正聿给出了他自己对哲学的重新理解或对哲学自我追问所得“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的哲学观)。怎么理解哲学?我认为,就是要从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入手,引发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重新理解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不能归结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能不能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哲学基本问题究竟包括什么内容。

我们原来都说哲学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叫作本体论问题,当然这已经表明对于哲学的一种误解了。第二方面是认识论问题,那么我就问了,辩证法哪里去了?按照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说法,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就是全部哲学的内容。追问辩证法哪里去了,这实质上是追问究竟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仍在思存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进行追问,我认为这种追问会使我们重新理解哲学对科学的关系。所以我说理解哲学就是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反过来,只有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才能重新理解哲学。

在这一点上,现代西方哲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非常关注卡尔纳普关于语言的两种职能的界定。他说语言有两种职能,一种是表述的职能,一种是表达的职能。表述,是陈述了一个经验事实,表达,是表达我的情感和意愿。他画了一个表,我也非常重视那个表,三个竖格,两边是艺术和科学,中间是哲学。卡尔纳普从语言仅有两种职能出发,一种是表述,那么这是科学的工作,还有一种是表达,那么这是艺术所做的工作,那你哲学干什么?我们原来都认为应该把哲学发展为科学,那么卡尔纳普尖锐地问你了:你给予知识的幻象,你给予真正的知识了吗?你能够对经验事实作出那种科学上的陈述吗?美国科学家哲学家伽汀更是不无讽剌地问我们:你有客观性吗?你有一致性吗?你有可证伪性吗?你有可预见性吗?你不是一无所有么,你怎么是科学呢?怎样回答这种诘难?我的回答是,哲学不是科学,这并不是哲学的耻辱,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哲学不是科学的延伸和变形,而是对科学的超越,是对科学的反思和批判。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构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哲学则以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从而变革和解放人类思想,这不是哲学的荣耀吗?这怎么是哲学的耻辱呢?为什么要把反思科学的哲学变成科学的副产品呢?我的想法可以概括为:“超越两极,批判前提,寻求崇高,表征意义”(研注:这里正聿给出了哲学语言的“表征”功能说,回应了当代英美语言分析哲学观和欧陆存在意义哲学观的“拒斥形而上学或存在遗忘等”问题,特别是暗合着作为哲学实现意义上的“哲学终结”问题,给出了他自己做哲学的研究哲学的表征<时代精神>意义的最主要工作任务。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到,正聿对<通论>里当代八种哲学观的不同态度和取舍或扬弃了,根本上他是以整个哲学史为背景立足于马克思的实践论说和求解恩格斯的思存关系问题,在不断深化哲学的自我追问的意义上来重新理解哲学本身并给出他自己独特的哲学解决问题的致思方向或方案。应该说,他这里的16个字回应还是极具启发性也是很漂亮的!)。我现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研究哲学的表征意义。探索表述、表达与表征的关系,也就是探讨科学、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在我看来,哲学的发展方向既不是使之“科学化”,也不是使之“艺术化”或“诗化”,而是使之真正地“哲学化”,也就是以反思的方式表征自己的时代精神,并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关于重新理解哲学,我提供这么一个思路,就是说,重新理解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事件,而重新理解哲学的根本问题是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看,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则在于重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7,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我认为它确实和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什么是哲学?它是一种思想中的现实,它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认为当代中国哲学起到的根本作用是推进了社会的解放思想,而它之所以能够推进社会的解放思想,是因为它实现了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所以本文的第二部分叫作“哲学的思想解放”。我概括为三句话: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从僵死枯燥的话语方式当中解放出来。

有人评价,《哲学通论》的前半部分创造性非常强,后半部分好像又去谈唯物唯心等问题,我个人则自认为,自己最大的功夫可能是花在后边的几个问题上。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如何理解唯心主义。怎么理解唯心主义?为什么会有唯心主义?这是同人的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内在矛盾密不可分的。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正是人的这种超越性,成为哲学唯心主义产生的现实的可能性。而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把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夸大为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研注:正聿这里提出了哲学与人生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现当代人学根本问题——什么是人或人是什么。这一点我们下一篇研读笔记会马上遇到)。

我们也可以拿来一块石头,或者拿一支粉笔,一只手表(等等),就能问出所有的哲学问题。哲学是最朴实的,哲学绝不抽象、高深、玄奥、神秘,绝不是。哲学最朴实,但最朴实的东西它渗透着全部的哲学史的背景。没有这种背景,你问粉笔,就问不出来哲学问题。所以我最欣赏恩格斯关于哲学的一种说法,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学习以往的哲学史,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这就是我们搞哲学的人,包括学哲学的人的拿手好戏。我们的东西就是“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回到“形而上学”问题,讲哲学的人,常常引用古希腊哲人芝诺“飞矢不动”这个命题,说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命题。你看,他说正在飞着的箭不动,这还不是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吗?可是你看《哲学笔记》,列宁首先引证黑格尔的话说,芝诺“从来没有否认感觉确实性意义上的运动”。这话说得真漂亮!你说芝诺能够否认那个箭飞吗?不是,那么他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他无法描述那个“运动本身”。所以我最欣赏列宁得出的那个结论。他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去表达它”。这叫辩证法。所以列宁在“辩证法是什么”的标题下划了一个问号,他说,辩证法是什么?辩证法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依赖,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一切概念之间的毫无例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离开了对于概念的反思,而把形而上学当作经验常识意义上的错误,那你自己才是真正地错了,也就是误解了哲学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不是经验常识,哲学是对思想、概念的反思,它是把看似简单的东西揭示它内在的复杂性、矛盾性,它是把人们作为名称使用的概念升华为概念,是把人们熟知的东西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使人们由熟知而形成无知的自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概念游戏”。

我提出一个说法,如果问我哲学的话,我叫作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我强烈地不同意那种观点,说哲学是在讲“无我”的客观真理。我们对于所有的哲学家的研究都取决于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和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这两方面的统一,所以我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根基、是在于它从一种“无我”的哲学变成了“有我”的哲学。没有哲学家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没有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以哲学家的强烈的执著的坚定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哲学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或者说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研注:正聿这里批判性地提出了哲学的思想解放作用的或哲学理论的自觉或发展的一个首要的重要的根基或前提就是,哲学家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学说问题。没有这一点,哲学无以发生。因为在这个自我意识意义上,哲学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或者说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极其复杂繁难或异常丰富的作为认识论真理意义上“概念游戏”的概念辩证法的形而上学问题。这也是正聿<通论>里后面花了很大力气要辨明的重要问题了。但一般读者似乎没读懂而出现了有趣的误评现象)。

8,哲学的理论自觉,在这二十多年来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哲学教育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和哲学使命的理论自觉。

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理论自觉,是以学术化为它的根基,离开学术化就谈不到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但是,学术化不是哲学研究的目的,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推进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我把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概括为四句话,就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要实现“时代精神的主题化”,“现实存在的间距化”,“流行观念的陌生化”和“基本理念的概念化”。

关于哲学使命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那就是马克思说的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成人的独立性和个性。我特别欣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边的那段话。马克思说,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研注:正聿对当代<中国>哲学使命的共识的指认,也可以验证我们上述对孙正聿哲思之趣味性归属和任务的研读结论。他这里源引自马克思<法哲学批判·导言>里人的自我异化说,而明确阐发于马克思<1844年手稿>里人的自我异化说和<1845年十一条提纲>里的第一条,详参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

订正一则】:(上一篇里,我们说)孙正聿曾就这个问题写过一本五十余万字的书《哲学通论》,疏理和比较了现当代流行的八种哲学观,即普遍规律说、语言使用说、存在意义说、存在遗忘说、文化对话说、文化批判说,人生境界说,当然还有马克思的实践论说。正聿认为,实践论说更具深层解释力,更靠近哲学。

这里的八种哲学观当为:在《哲学通论》当中,我(正聿)把它概括为当代哲学的八种哲学观,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存在意义说、精神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对话说和实践论说。

(张满天2021年12月11~12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羊桥寓所草拟。今重审后发头条。)

附录一

孙正聿:《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

孙正聿 青马先声 7月22日

把《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联系在一起作为题目,主要有三点考虑:其一,《哲学通论》出版之后,高校的许多哲学专业都在使用这本教材,作为著作,学界也对它比较熟悉;其二,我是这本书的作者,对这本书有比较亲切的体会;其三,这部《哲学通论》,还有国内出版的类似著作,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合乎逻辑的产物,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的一种标志。

一、重新理解哲学

重新理解哲学,或者说对哲学本身进行追问,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大的、甚至可以说特别重大的哲学事件,简略回顾一下当代中国哲学史,从1949年建国,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在近三十年之内,哲学界探讨了许多问题,比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但是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哲学界唯独没有,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可能,对哲学本身进行追问。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哲学带有标志性的、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就是可以追问哲学本身了。

这里边的含义是什么?我想这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原来都是把“哲学”作为一个既定的东西,说哲学是一种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学问,我们只能这样来回答哲学,不可能对哲学做出其他方面的理解和解释。我们只能在给定的这种观念下研究各种各样的哲学问题。正因为如此,我曾经把当代中国哲学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哲学,以及90年代的后教科书哲学。这种划分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有没有对“哲学”提出追问。

为什么把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作“教科书哲学”?其实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广义的包括全部的哲学,都是从这种给定的哲学观出发而构成的哲学范式。当时的西方哲学史研究如此,中国哲学史研究也是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为什么整个哲学史总是一种人物加上派别,然后再进行简单的评论,而不可能深入到哲学史上具体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呢?这里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对“哲学”本身展开追问。实际上,一个哲学家之所以是哲学家,一种哲学之所以构成哲学的派别,最根本的是他具有一种独特的关于哲学的理解,如果一个人没有对哲学的独特理解,那么他既不是哲学家,也不可能形成相应的哲学派别,因此,我认为能否和是否追问“哲学”,是一个最重大的哲学问题。

正因为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哲学界从来没有提出过对哲学本身的追问,因此无论是我们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好,还是哲学的其他七个二级学科也好,总的来看是以那本教科书模式作为标准,去进行哲学研究、宣传和教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哲学称之为教科书哲学。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一个带有革命性的变迁,与它相适应的,必然引起包括哲学在内的理论上的一种研究范式上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从哲学方面看,是从变革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入手的,所以我把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哲学叫作教科书改革的哲学。这个改革是以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并以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而展开的一种变革。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马克思(1818~1883)

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两个命题引起哲学界的重视,其中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是不是人道主义,另一个命题,就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来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命题,对于这个命题,列宁强调地指出,能否理解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这个问题连普列汉诺夫都不懂得,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不用说了。我为什么突出地强调这样一个命题呢?我们原来对哲学的理解,都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也就是在“普遍规律”的意义上去理解哲学。而列宁的这个“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命题,从认识论来理解辩证法,也就是从认识论来理解整个哲学。列宁的这个命题是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当中提出来的,是作为他的巨著《哲学笔记》全书最基本的哲学结论提出来的,所以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切入点。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列宁(1870~1924)

提出“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实际上意味着要从“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辩证法,或者说从“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全部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是具有革命性的,因此它才能够直接导致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哲学自身的追问,我认为当时有几个突出的理论背景使我们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一种深入的理解。一是我们开始更加关注哲学史,而一般都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近代哲学出现了所谓的“认识论转向”;二是因为我们从前苏联的三位被称之为认识论学派的重要哲学家凯德洛夫、科普宁、伊里因科夫那里获得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理解;三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哲学界特别关注两个东西,一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另一个是我们称之为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现代西方哲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广阔的背景下,我们开始重新理解哲学了。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作了一个很明确的界说,把20世纪80年代叫作教科书改革的哲学,是因为它是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上去追问哲学,所以把它叫作教科书改革的哲学。与此不同,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哲学界似乎相对沉寂,或可称之为深化。这种从热闹转向深入,它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原来还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提出问题,而进入90年代,我们把背景拉大了,我们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再去追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觉得今天可以很强烈地得到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我们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离不开西方的哲学传统或者说哲学背景,另一个是离不开当代哲学的开阔的视野。离开这种视野和背景,就不能理解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认为,进入到90年代,当代中国哲学发生了一个带有真正的学术深化的意义上的变革,叫作后教科书哲学。即开始把教科书哲学当作退入背景的知识了。退入背景,不是意味着它没有作用了,而是说视野变化了。你仍然可以讨论教科书中的问题,但是提出问题的角度、视野、深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你必须是以重新理解哲学为出发点去思考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哲学问题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追问哲学、重新理解哲学是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当代中国哲学实际上是沿着90年代已形成的这种后教科书的思路,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哲学了。

我所讲的和所写的《哲学通论》,在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意义上,可以叫作“应运而生”。就是说,论哲学的《哲学通论》正是适应当代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的追问而产生的。而对哲学本身的追问,需要三个东西,我说叫作“一纵”、“二横”。“一纵”就是哲学史。哲学就是哲学史,离开哲学史就没有哲学。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和哲学史是无法分开的。离开了哲学史的哲学必然是一种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所以说,哲学离不开哲学史。这是“一纵”。“二横”,一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我在《哲学通论》里提出一个问题:哲学不是宗教,为什么它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艺术,为什么它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伦理,为什么它劝导人类以向善?所以,离开了哲学与宗教、艺术、伦理、常识、神话和科学等等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的横向比较,对哲学的追问是空洞的。当代中国哲学其实主要是追问一个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这是第一个“横”。第二个“横”,就是当代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学的。在《哲学通论》当中,我把它概括为当代哲学的八种哲学观,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存在意义说、精神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对话说和实践论说。

我认为,我们在当代追问哲学,首先就应当诉诸于这“一纵”。追问哲学,我个人的理解首先就是诉诸于哲学史,离开了哲学史,对于哲学的认识是空洞的。更重要的是诉诸于第一个“横”特别是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界最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原来我们怎么样来界说哲学呢?我们是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来定义哲学的。就是说,科学研究世界的各个不同领域,从而构成不同领域的各种特殊规律,而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了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关系,科学为哲学提供基础,哲学对科学进行指导。哲学与科学是这种关系么?我认为,哲学对科学,不是总结、概括、升华和转化的关系,而是一种反思的关系,因此我明确提出一个说法,就是: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构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而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又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哲学是以科学所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因此哲学叫“反思”。这是我整部《哲学通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当中提出来的怎么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恩格斯(1820~1895)

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已经“无家可归”,成为“丧家之犬”了。恩格斯就是这么说的。恩格斯在他的三部名著当中用了个最尖锐的词,“驱逐”!在19世纪中叶,哲学已经被驱逐出自然界了,哲学已经被驱逐出社会历史了,而在20世纪,最发达的就是思维科学,哲学已经被驱逐出思维领域了。三大领域哲学全被撵出去了,你不就是“无家可归”了么,你不就是“丧家之犬”了么?然而,只有当着哲学“无家可归”的时候,哲学才“四海为家”了,哲学才获得了自己真正的研究对象,因为哲学就是反思么!什么叫反思?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么!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全部的思想,都构成了哲学反思的对象,哲学不就真正以思想的海洋为家了么?不就是“四海为家”了么?诉诸于哲学史,诉诸于科学史,它就是一个哲学和科学分化的过程,分化到什么程度了?分化到世界所有可能的研究领域都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什么是横向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什么是科学的整体化与分支化?什么是“老三论”、“新三论”?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么!这是一个哲学史的基本事实,也是一个科学史的基本事实,我们在今天研究哲学,它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首先理解哲学本身,这个问题不解决,去研究哲学必然跳不出教科书的那种研究范式。

当然,这里边包含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在于我们原来有两个局限,一是仅仅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去理解哲学,因此我们只能是把真正的哲学解释为是一种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解释性的科学,你总是跳不出从科学去理解哲学,总是要求哲学科学化。因此我们总是说,以往的哲学都不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西方哲学不是科学,似乎只有这样说才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原有的一种局限。我认为要克服第一个局限,就必须把哲学放在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当中去理解,跳出二元关系,要放到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哲学这种多向关系当中去理解。我们受到的第一个局限,就是没有跳出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的这种狭隘的视野去理解,这就把我们整个哲学的视野限制住了。这就诉诸于我所说的第一个“横”了。这是第一个局限。

第二个局限呢?我们是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固定理解出发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我们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或者说从普遍性程度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同我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误解密切相关的。我常愿意说一句话:当着我们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追加说,“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问题的时候,就把复杂的、具有丰厚的哲学史内涵的哲学基本问题简单化了。所以我下边要着重讨论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同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这是我在理解哲学、追问哲学当中,由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直接引发出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和列宁的那个命题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怎么理解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那就是说,要从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辩证法和认识论。列宁说,这个问题连普列汉诺夫都不理解,意味着理解这个问题的艰难和重要。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马克思与恩格斯

怎么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大家请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我说的是老版本,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这里并没有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明确地指出,这个问题“只是”在近代哲学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是我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提示。恩格斯为什么说“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或者可以反过来说,为什么只有从西方的近代哲学出发,才能够理解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离开了哲学史,就糟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枯燥化、教条化了,没有血肉了。因此我在这本《哲学通论》里边着重地展开了哲学基本问题与近代西方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它不仅仅是从“内容”方面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特别地研究了意识内容与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关系问题,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的问题,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之间的关系,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真善美相统一的问题,所以我们才说近代哲学实现了一场“认识论转向”,只有在“认识论转向”当中才能够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后来把它解说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对于恩格斯的论述的一种值得商榷的概括。

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但是,这个关系本身直接地是一个经验的问题,科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在事实上、在科学的意义上,孰先孰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即“时间先在性”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问题,它不仅包含经验和科学意义上的时间先在性问题,更包含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问题。人的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这才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有在反思的意义上才能被提出来,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实的意义。在这里,反思的思维,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具有了逻辑上的先在性。它首先是一个“逻辑先在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哲学问题归结为经验常识的时间的先在性问题。这是带有实质性的。这意味着我们对哲学如何理解,意味着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在这部书当中着重地讨论哲学的思维方式。怎么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什么是哲学的反思,这就得重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从哲学基本问题提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家自觉地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这叫哲学。而我们原来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变成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了,认为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样,就把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变成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了,也就是把哲学反思的问题变成实证科学的问题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严峻的哲学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科学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问题。这是两个问题!它决定我们是搞科学还是搞哲学。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黑格尔(1770~1831)

学哲学和学科学是两种感觉,学科学是“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正和学科学相反,“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了。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是把复杂的变简单,用普遍的原理解释各种现象,而哲学是把简单变复杂,把名称变概念,揭示看似简单的东西的复杂的内在矛盾性,也就是在人们认为不成问题的地方去发现问题。这就叫“对自明性的分析”,这就叫“清理地基”。所以我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没事找事”。学科学,公式、定理一告诉你,就会作题了。哲学,我不说,你啥都懂,哲学就是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四条,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标准……如此等等。那我一说呢?你糊涂了:怎么当代哲学还有八种哲学观?甚至比八种还要多?哲学不是科学,不是艺术,不是宗教,不是伦理,那你说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哲学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所有的科学都是在构成思想,都是在形成思想,也就是在观念中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所以人们特别容易理解,并且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哲学,解释哲学,要求哲学,试图把哲学科学化。而哲学是把人们形成的思想作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这就难以理解了。

究竟什么是反思?哲学反思什么?哲学反思有什么用处?我在《哲学通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哲学的反思的维度,哲学的反思的思维,哲学的反思的特性,特别是哲学的反思的对象。 由此,我具体地论述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的知识性前提、认识论前提和价值论前提,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方式的神话、宗教、艺术、伦理、常识和科学,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规则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认识方法,特别是深入地论证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基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我必须引证恩格斯的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科学,不管是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不管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把思维和存在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当作“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去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也就是我所说的“构成思想”。与此相反,哲学,它是把科学不予追究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作为自己的反思的对象,所以我把哲学称作“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怎么理解哲学?我认为,就是要从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入手,引发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重新理解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不能归结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能不能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哲学基本问题究竟包括什么内容。

我们原来都说哲学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叫作本体论问题,当然这已经表明对于哲学的一种误解了。第二方面是认识论问题,那么我就问了,辩证法哪里去了?按照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说法,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就是全部哲学的内容。追问辩证法哪里去了,这实质上是追问究竟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仍在思存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进行追问,我认为这种追问会使我们重新理解哲学对科学的关系。所以我说理解哲学就是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反过来,只有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才能重新理解哲学。

在这一点上,现代西方哲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非常关注卡尔纳普关于语言的两种职能的界定。他说语言有两种职能,一种是表述的职能,一种是表达的职能。表述,是陈述了一个经验事实,表达,是表达我的情感和意愿。他画了一个表,我也非常重视那个表,三个竖格,两边是艺术和科学,中间是哲学。卡尔纳普从语言仅有两种职能出发,一种是表述,那么这是科学的工作,还有一种是表达,那么这是艺术所做的工作,那你哲学干什么?我们原来都认为应该把哲学发展为科学,那么卡尔纳普尖锐地问你了:你给予知识的幻象,你给予真正的知识了吗?你能够对经验事实作出那种科学上的陈述吗?美国科学家哲学家伽汀更是不无讽剌地问我们:你有客观性吗?你有一致性吗?你有可证伪性吗?你有可预见性吗?你不是一无所有么,你怎么是科学呢?怎样回答这种诘难?我的回答是,哲学不是科学,这并不是哲学的耻辱,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哲学不是科学的延伸和变形,而是对科学的超越,是对科学的反思和批判。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构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哲学则以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从而变革和解放人类思想,这不是哲学的荣耀吗?这怎么是哲学的耻辱呢?为什么要把反思科学的哲学变成科学的副产品呢?我的想法可以概括为:“超越两极,批判前提,寻求崇高,表征意义”。我现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研究哲学的表征意义。探索表述、表达与表征的关系,也就是探讨科学、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在我看来,哲学的发展方向既不是使之“科学化”,也不是使之“艺术化”或“诗化”,而是使之真正地“哲学化”,也就是以反思的方式表征自己的时代精神,并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关于重新理解哲学,我提供这么一个思路,就是说,重新理解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事件,而重新理解哲学的根本问题是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看,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则在于重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哲学的思想解放

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我认为它确实和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什么是哲学?它是一种思想中的现实,它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认为当代中国哲学起到的根本作用是推进了社会的解放思想,而它之所以能够推进社会的解放思想,是因为它实现了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所以本文的第二部分叫作“哲学的思想解放”。我概括为三句话: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从僵死枯燥的话语方式当中解放出来。

我认为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最重大的问题是突破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把哲学简单地归结为派别冲突,唯物、唯心、辩证法、形而上学,然后又简单地用一种价值判断的意义来理解派别冲突。我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解放,首先是从这样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哲学的派别冲突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哲学发展的重要的、乃至是基本的形式。

但是,如果把哲学的派别冲突简单化、抽象化、庸俗化,甚至是漫画化,却会严重地阻碍哲学的发展。为此,我想具体地谈两个问题: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形而上学?

我们讲了这么多年的哲学,一直强调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但是,究竟什么是哲学唯心主义?我说一个近似于笑话的事情,但我不是作为笑话来说的。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有一位专家请教一位哲学家,他问,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他怎么会搞唯心主义呢?哲学家沉吟再三,最后作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回答——他说,因为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他只能搞唯心主义!这句话显而易见是匪夷所思了,因为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因为他搞唯心主义,所以他才是唯心主义者么。但是我想不是这位哲学家可笑,而是对唯心主义的研究,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可能有真实的探索。我很欣赏库恩说的一段话,他说,当你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去批判唯心主义的时候,你应当想一想,你作为正常的普通人都能想清的道理,为什么那些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会说出在你看来是荒谬绝伦的话呢?想没想?如果没想这个,那怎么批判唯心主义呢?看看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有多少是唯心主义者?老子、孔子、柏拉图、康德,不都是唯心主义者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那些哲学家搞唯心主义,我们搞对的,他们搞错的,我们搞进步的,他们搞反动的,我们搞真理,他们搞谬误,这不应当追问吗?这问题不问,你坚持什么唯物论呀?你反对什么唯心论呀?我说那不是堂·吉诃德和风车打仗么!因此我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解放首先是从这样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也就是重新探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关于哲学唯心主义,我最欣赏列宁说的这段话,他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哲学唯心主义只不过是胡说八道,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哲学唯心主义只不过是把人类认识的某一个方面、部分、环节夸大为、膨胀为脱离了物质的、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往往是凸显了人类认识的某一个方面、部分或环节,并对这个方面、部分或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而构成一种哲学理论体系,如贝克莱和休谟对经验的研究,黑格尔对思维的研究,叔本华对意志的研究,如此等等。哲学唯心主义关于认识的特定方面、部分或环节的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但由此所形成的基本结论和构成的哲学体系,则是错误的。因此列宁得出了一个结论,哲学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所以列宁还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最蠢的唯物主义更加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所以列宁又说,黑格尔《逻辑学》这部最唯心主义的著作,唯物主义最多,并且说这里边已经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萌芽,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不研究,我们能理解唯心主义吗?又怎么坚持唯物主义?因为我们要搞的,显而易见不是列宁所批评的“愚蠢的唯物主义”,而是要搞超越了聪明的唯心主义的“聪明的唯物主义”。而你要理解“聪明的唯物主义”,是以理解“聪明的唯心主义”为前提么。我认为这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我在这部《哲学通论》当中,着力地探讨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派别沖突问题。有人评价,《哲学通论》的前半部分创造性非常强,后半部分好像又去谈唯物唯心等问题,我个人则自认为,自己最大的功夫可能是花在后边的几个问题上。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如何理解唯心主义。怎么理解唯心主义?为什么会有唯心主义?这是同人的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内在矛盾密不可分的。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正是人的这种超越性,成为哲学唯心主义产生的现实的可能性。而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把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夸大为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2002年,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都说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那什么是形而上学呢?原来,我们都说辩证法承认运动、变化、发展、内在矛盾,而形而上学否认运动、变化、发展、内在矛盾。可是大家看一下,我不运动,我的手在干什么呢?不联系,一拍桌子,我的手怎么疼了呢?不发展,我原来是躺在床上的婴儿,现在怎么五十多岁了呢?没有内在矛盾,不否定自己,我怎么长大的呢?你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能否认运动、联系和发展呀!有我们说的那种形而上学吗?否认联系、否认运动、否认变化、否认发展、否认质变、否认内在矛盾?有吗?没有!因为那是无法否认的经验事实!那是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的经验事实!那为什么说有呢?为什么?我们把哲学常识化了,我们把哲学变成了一种冠以哲学名词的常识。因此在“文革”期间,《光明日报》整版登了一个大队书记讲哲学,叫作一块石头砸开了哲学的大门!拿来石头往这一放,问,先有石头还是先有石头的观念?农民说,先有石头。书记说,好,物质第一性,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了。又拿石头往窗外一扔,农民说,石头掉下去了。书记说,运动么,我们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了。如果辩证唯物主义这么就学来了,我们这些搞哲学的还干什么呢?一块石头就砸开了哲学的大门?关键是我们把哲学常识化了。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之后,他作了一个解释,他说,对人生进行“反思”的人就少了,对人生能进行“有系统的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就是哲学家了。我们也可以拿来一块石头,或者拿一支粉笔,一只手表,就能问出所有的哲学问题。哲学是最朴实的,哲学绝不抽象、高深、玄奥、神秘,绝不是。哲学最朴实,但最朴实的东西它渗透着全部的哲学史的背景。没有这种背景,你问粉笔,就问不出来哲学问题。所以我最欣赏恩格斯关于哲学的一种说法,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学习以往的哲学史,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这就是我们搞哲学的人,包括学哲学的人的拿手好戏。我们的东西就是“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列宁的《哲学笔记》里边说,学哲学,需要掌握七个知识领域,哲学史,各门科学技术的历史,动物智力的发展史,人类智力的发展史,语言学,心理学,高级神经生理学,哲学不是空的。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不能够离开哲学史。

回到“形而上学”问题,讲哲学的人,常常引用古希腊哲人芝诺“飞矢不动”这个命题,说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命题。你看,他说正在飞着的箭不动,这还不是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吗?可是你看《哲学笔记》,列宁首先引证黑格尔的话说,芝诺“从来没有否认感觉确实性意义上的运动”。这话说得真漂亮!你说芝诺能够否认那个箭飞吗?不是,那么他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他无法描述那个“运动本身”。所以我最欣赏列宁得出的那个结论。他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去表达它”。这叫辩证法。所以列宁在“辩证法是什么”的标题下划了一个问号,他说,辩证法是什么?辩证法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依赖,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一切概念之间的毫无例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离开了对于概念的反思,而把形而上学当作经验常识意义上的错误,那你自己才是真正地错了,也就是误解了哲学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康德(1724~1804)

哲学不是经验常识,哲学是对思想、概念的反思,它是把看似简单的东西揭示它内在的复杂性、矛盾性,它是把人们作为名称使用的概念升华为概念,是把人们熟知的东西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使人们由熟知而形成无知的自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概念游戏”。我认为,20世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就是经过这种概念游戏,推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人类的思想。“拒斥形而上学”,“观察渗透理论”,“存在的遗忘”,“合法的偏见”,“本体论承诺”等等,一系列的时代性问题提了出来。常识,是把概念变成了名称,是把真知变成了熟知,是把复杂变成了简单,而哲学它是要把熟知变成真知,把名称变成概念,把简单变为复杂,也就是康德说的,“清理地基”。哲学是最朴实的,对于那些人们以为不言而喻的、不证自明的、天经地义的、毋庸置疑的东西,哲学把它当问题了。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苏珊·朗格(1895~1982)

我非常欣赏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的美学问题。一开始就揭出问题了,她说,“艺术创造”,什么叫“创造”?看一幅画,画家创造了油彩还是创造了画布?读小说,作家创造了语言还是创造了文字?什么也没“创造”么,但他创造了意义!而哲学就是这种追问么!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全部的哲学问题,超越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看出哲学史上的所有的哲学家的真实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像我们原来学习哲学史那样,说朱熹,本体论什么样,认识论什么样,哪个是唯物的,哪个是辩证法的,哪个是唯心主义的,哪个是形而上学的?然后再照样问王阳明,挨个问一遍,人物加派别加观点加两极对立的评论,整个哲学史学完了,而没有“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所以我认为,《哲学通论》这本书表达了当代中国哲学所实现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苏珊·朗格代表作《情感与形式》

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这种社会思潮的变化,这种哲学思潮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个根本性变化的一种理论折射。1978年以来,中国有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次是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另一次更深刻的,则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这种历史发展的理论表达,哲学不仅实现了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解放出来,还实现了从原来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当中解放出来,并且实现了从僵死枯燥的话语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不唯上,不唯书,而是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所以我提出一个说法,如果问我哲学的话,我叫作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在这里边,我有几个基本想法。第一个想法,哲学问题必然是人类性的问题。我觉得,对哲学的一个误解是离开了人类性而仅仅去考虑哲学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忽略了人类性而片面地强调了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我认为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性,它就像文学一样,哲学它永远是面对着人类性的问题,但是人类性的问题总具有自己的时代性的内涵,所以它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或者说是一种思想中的时代。而另一个被我们忽略的哲学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哲学的个性,哲学总是经由哲学家个人思维着的头脑的一种产物,“无我”的哲学是不存在的。我强烈地不同意那种观点,说哲学是在讲“无我”的客观真理。我们对于所有的哲学家的研究都取决于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和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这两方面的统一,所以我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根基、是在于它从一种“无我”的哲学变成了“有我”的哲学。没有哲学家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没有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以哲学家的强烈的执著的坚定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哲学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或者说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逻辑。哲学之真理是有没有、对不对、好不好的统一,离开了价值论没有真理论,哲学的存在论、真理论、价值论是统一的,没有离开价值论和存在论的真理论。列宁说,在黑格尔的逻辑学当中已经实现了逻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那么哲学本身就是这样。对于哲学来说,真善美分不开,离开了善和美,就无哲学之真,科学和哲学的真理就区别在这里。常识意义上的真理是有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真理是对不对,哲学意义上的真理是前二者与好不好的统一。黑格尔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当着我们说一个“真”的政府的时候,我们是说它是一个“好”的政府,只有一个“好”的政府才是一个“真”的政府。黑格尔的思想是极为深刻的,表达了一种哲学对问题的理解。当代中国哲学界的一种思想解放,是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当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从僵死枯燥的话语方式当中解放出来,这才有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这是我的第二个问题。

三、哲学的理论自觉

哲学的理论自觉,在这二十多年来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哲学教育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和哲学使命的理论自觉。

当代中国哲学的变化,首先是哲学教育的改革,也就是哲学开始按照哲学的本性进行教育。我这本《哲学通论》,按照我个人的设计,就是如何按照哲学的本性来讲哲学,这是讲哲学的出发点。如何按照哲学的本性来讲哲学?哲学是对于“自明性”的分析,哲学是指向那些不证自明的东西,“清理地基”的工作,因此在哲学教学当中,应当是通过一些最朴实的问题来追问哲学的全部问题。本、硕、博三个层次,应提出不同的要求。本科生,应“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硕士生,应“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作出理论论证”。博士生,则要“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坚持独立思考,进行课题研究”。

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理论自觉,是以学术化为它的根基,离开学术化就谈不到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但是,学术化不是哲学研究的目的,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推进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我把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概括为四句话,就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要实现“时代精神的主题化”,“现实存在的间距化”,“流行观念的陌生化”和“基本理念的概念化”。提倡学术化,我认为主要是体现后一句话,基本理念的概念化,就是说,对于提出的范畴、命题、理念,必须作出论证,而且有它坚实的、学术的文本的根基。

首先是时代精神主题化,无论如何,哲学永远是思想中的现实,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它只有能够把我们的时代精神主题化,它才能够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那么就要求它同现实存在间距化,只有现实存在间距化了,它才能够批判地反思这个现实、理想地引导这个现实。所以我特别欣赏伽达默尔关于理论和现实的一种说法,他说什么是理论?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实践具有多种可能性,理论为它揭示出来了,也就为实践提供了选择的前提,哲学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第三句话,就是对所有流行的、熟知的观念进行一种哲学的反思,我认为这就是当代哲学的根本的任务,比如前边说过的“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的时代”、“物化的时代”、“体验的时代”、“消费的时代”等等,在哲学的意义上去理解它,我认为这就是哲学应该做的工作。最后它真正的切实的工作就是它要使基本理念概念化,基本理念的形成需要文本的根据,基本理念的论证则要诉诸概念逻辑的展开,所以我说任何一种理论都应该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和逻辑的展开性,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自觉,就是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

最后,我要讲哲学使命的理论自觉。我认为这是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哲学讨论,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能够形成的基本共识。关于哲学使命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那就是马克思说的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成人的独立性和个性。我特别欣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边的那段话。马克思说,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现在的政治哲学为什么那么热?罗尔斯呀,诺齐克呀,实际上它表征了当代哲学的一种基本关注。而作为当代中国哲学,首先是达到了一种以理论的方式去关切现实,而它关切的现实,就是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的关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命运的问题,哲学应当自觉到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自觉到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尤其是能够关注当代哲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和走向,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化,从而使我们的哲学研究获得更为切实的理论研究成果。

结合《哲学通论》课程的开设和著作的出版,讨论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变革与走向,我想要说明的中心是,当代中国哲学在重新理解哲学的过程当中,拓展哲学研究的视野,推进整体的哲学研究水平,从而以哲学的方式关注中国的现实,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哲学,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地以哲学的方式推进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文稿 | 王帆

编辑 | 王帆

审核 | 王帆

排版及文字稿由本公众号设计,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录二

孙正聿:《哲学通论》

论哲学(下)——研读孙正聿笔记(4)

孙正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来自百度词条。

作者简介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哲学博士,中国著名哲学家。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哲学学会理事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

已出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现代教养》《崇高的位置》《哲学通论》《哲学导论》《超越意识》《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哲学修养十五讲》《思想中的时代》等著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93年、1998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等奖励,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部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提出并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等七个问题。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新世纪的哲学教材。该书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1993年在吉林大学试开了《哲学通论》选修课,取得巨大成功。

《哲学通论》主要简介了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永远敞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促进社会的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哲学熔铸着哲学家对人类生捂的挚爱。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境遇的焦虑。对人类未来的期待。哲学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玄思和遐想,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和冷冰冰的逻辑。哲学既是爱智的激情,又是“爱智之忱”的结晶。

目录

导言进入哲学思考

1.“爱智”的哲学

智慧与爱智——爱智的“大智慧”——爱智的激情

2.对“自明性”的分析

熟知与真知——名称与概念——有知与无知

3.品味黑格尔的比喻

其一,“庙里的神”——其二,“厮杀的战场”——其三,“花蕾、

花朵和果实”——其四,“密涅瓦的猫头鹰”——其五,“消化

与生理学”——其六,“同一句格言”——其七,“动物听音乐”

第一章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

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

二、当代哲学观概览

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哲学与常识

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

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

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

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第三节哲学与科学

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第二章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

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

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哲学的反思活动

一、反思的维度

二、反思的思维

三、反思的对象

四、反思的特性

第三节哲学的前提批判

一、反思的层次

二、思想前提及其特性

三、前提批判的方式与基础

四、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第三章哲学的生活基础

第一节哲学与人的存在方式

一、哲学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二、哲学与人类存在的实践性

第二节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一、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

二、哲学与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四、哲学与意义的“普照光”

第三节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

第四章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

一、“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三、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

第二节“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

一、“真”的概念解析

二、“真理”和“思想的客观性”

三、思想客观性问题的扩展与深化

四、思想客观性的辩证唯物论理解

五、真理观的哲学视野

第三节“善”:伦理学和价值论问题

一、“善”的哲学追问

二、价值和价值论

三、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

第四节“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一、美与人的存在方式

二、美的存在与创造

三、美的发现与体验

四、真善美的统一

第五节“人”:关于人的哲学

一、哲学与“认识你自己”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世界

三、人类存在的意义

四、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

第五章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一节考察哲学派别斗争的方法论

一、哲学的派别冲突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二、用两个标准考察哲学理论

三、反思现代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二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本原”问题

二、“认识路线”问题

三、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思维方式”问题

二、辩证法的概念解析

三、辩证法的自在性与自为性

四、辩证法的批判性本质

第四节经验论与唯理论

一、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

三、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第五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

二、人本主义的概念解析

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

四、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六章哲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哲学历史演进的多重透视

一、哲学发展史的涵义

二、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透视哲学史

三、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透视哲学史

四、从哲学寻求崇高的进程透视哲学史

第二节哲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自我追问和自我扬弃的历史

二、哲学问题自我相关和哲学原则解释循环的超越

第三节哲学的现代革命和当代趋向

一、“实践转向”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二、“语言转向”与现代西方哲学

三、现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四、当代中国的哲学主流

第七章哲学的修养与创造

第一节哲学的品格

一、向上的兼容性:深厚的历史感

二、时代的容涵性:强烈的现实感

三、理论的系统性:巨大的逻辑感

四、思想的开放性:博大的境界感

第二节哲学思维的训练

一、哲学的求真态度

二、哲学的反思取向

三、哲学的批判精神

四、哲学的创新意识

五、哲学的分析方式

六、哲学的辩证智慧

第三节哲学态度的培养

一、高举远慕的心态

二、慎思明辨的理性

三、永无止境的求索

附录一:《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

一、重新理解哲学

二、哲学的思想解放

三、哲学的理论自觉

附录二:站在大学的讲台上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