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导主任的角色意识及主要任务[页2]

 云哥7tz6c7y122 2022-01-06

  缺乏一个模式。高效课堂建设,可采用教研教改的基本模式:“一课二上三讨论模式”,就是同一节课由一名教师或者是多名教师上两次同学科内容,教师讨论三次。具体的讲就是选定一节课的内容,同一学科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根据集体备课的情况选定一至二位教师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或者是同一年级同一班级讲课,三讨论是指集体备课后的第一次讨论,定人讲课,第一次讲课后的第二次讨论,点评优缺点,第二次讲课过后的第三次讨论,积累生成经验。这种模式,我认为同年级平行班多的每月就可以开展一次,同年级只有一个班的每学期开展个两至三次,同年级平行班多的二上可以采取一人同内容上二次,同年级只有一个班的可以采取两人同内容 在一个班上一次,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只要我们坚持每学期做,每月做,定时、定内容、定人,并建立相关的考评机制,一定是有收获的。

  把教师课堂的教学反思作为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抓手。高效课堂建设是一个常态工程,作为一个教学管理的主导者,必须要有实施高效课堂的决心,坚定不移的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信心,把握高效课堂建设脉搏的恒心,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真心,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要时时掌握,或者说教师是不是把高效课堂的理念、实践应用于了课堂之中。教务处要想办法迫使教师加强高效课堂的实施力度,作为教务处主任来说,也只能抓住教学常规中的一个方面-----如:对课堂教学实行深度的反思。学校统一设计一课堂教学深度反思表,要求教师按要求,从指定的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专家指点,深度的教学反思,能够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坚持三年深度的教学反思,可以成为教育专家。教师撰写深度教学反思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否关注知识的教学,是否能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内容是否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活化课堂。三教学中是否对学生进行能力和实际技能的训练,是否为学生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四课堂上是否让学生参与了教学,在合作中主动思考学习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五教学设计中是否能将问题和过渡设计得科学巧妙,使课堂教学过程合理自然。六是否关注课堂生成,如何将课堂意外演绎为课堂精彩。

  缺乏一个资本(这个资本指的是高效课堂的资本积累)。课题研究就是高效课堂的资本积累,所以要想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得有资本,各个学校必须确立有两个以上的省、市、县级的教研课题,进行研究。这也是各校教学管理目标之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学校没有几个课题,证明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既无过程,又无结果。就目前看来,农村中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一个立项的课题,更不用说课题研究了,课题研究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拿高效课堂建设来说,也就是在高效课堂建设中选择一个具有弹性的、有讨论价值的、答案不确定的问题作为课题,学校的任务就是根据实际选择好题目,落实课题负责人,落实课题研究队伍,撰写立项报告,立项后拟定课题研究计划,安排课题研究活动内容,按内容进行具体活动安排,活动期间,常请专家引领,直至课题结题,得出经验成果,就是高效课堂建设的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