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简介 李雪灵,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各类心血管疾病诊治及相关研究。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金钦阳,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康复医学会青年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慧医疗学组委员兼秘书。研究方向包括心力衰竭的机制及加速康复,代谢性心脏病学。 随着老龄化加重,我国的房颤患者超千万,据调查近34%患者不知自身患有房颤,从而未能及时诊治。近年来EAST-AFNET4、CABANA、CASTLE-AF等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早期节律控制明确可改善预后,其中导管消融在减少或消除心房颤动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远优于药物治疗。多数观察性数据指出导管消融在治疗年轻和老年房颤患者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但目前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不同年龄导管消融的长期预后。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1]上一项研究对前瞻性随机试验CABANA进行了事后年龄亚组分析,探索患者年龄与导管消融治疗的获益和风险的关系。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1.不同年龄对主要终点的影响 图2. 不同年龄两组四年Kaplan-Meier事件发生率 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导管消融组在全因死亡率上也有类似的逆年龄梯度模式:年龄每增加10岁,导管消融组的全因死亡率会平均增加46%(交互p=0.111)。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治疗的AF复发率在各年龄亚组中均较低,aHR为分别为0.47、0.58和0.49。无论年龄大小,两组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均较为罕见(<3%)。 图3.不同年龄对中死亡率的影响 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的临床结果存在逆年龄梯度模式,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导管消融的预后增量获益逐渐减少。年轻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的相对和绝对临床获益最大,而在减少房颤复发方面,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导管消融都优于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近万例。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9名(其中博士学位19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112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基地的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 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 of Hypertension、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 作者:李雪灵、金钦阳 |
|
来自: 昵称69125444 >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