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拿出这部电影让大家冷静一下了

 古读 2022-01-06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时,鸡飞狗跳,嗷嗷喊叫。前一秒如漆似胶,后一秒叮咣就削。

这是我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条微信,不禁哑然失笑。可以想见类似的“变脸”每天在多少家庭上演着。类似的段子有很多,特别每到开学季似乎给人一种中国的爸妈都备受孩子”摧残”的舆情。我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感到一丝沉重,父母和孩子因为学习问题产生巨大的亲情损耗,甚至出现令人痛心的极端后果。


如何能让父母们在对待孩子学习问题上更淡定一些呢?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虽然这部电影的小主人的情况有些特别,但是它阐述的教育理念是很具有启发意义的。豆瓣8.9的评分,导演和主演是男神阿米尔汗,都会保证这部作品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的普通工薪家庭。爸爸忙于事业,妈妈是全职主妇。



大宝是个学霸,门门功课第一,高大帅气,懂事乖巧,是属于别人家孩子的那种。


二宝伊夏却是学渣,门门功课不及格,还皮得不行。可见,同一个家庭成长的孩子也可以天差地别,另外还说明了一个不言而喻的现象:总有一款让你不省心。


早晨妈妈争分夺秒打仗一样忙着一家人的早餐,送走爸爸和大宝,等到二宝这里就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这边厢你帮忙收拾书包,那边厢他穿衣服拖拖踏踏,不急不慢地玩着玩具。


对此宝妈们一定感同身受,不吼不叫绝对算优秀!



学渣在学校的日常:

可怜天下的老母亲都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


不一样的语言但是同样熟悉的味道。


粑粑麻麻鸭梨山大不只是因为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还有来自学校老师们的巨大鸭梨。



知道真相的父母眼泪掉下来。


“他不是笨,是不专心,是根本没有好好学!”


“我看他是有多动症。”

“他会不会有自闭症啊?”

------

当孩子在学校表现得不好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各种类似上述的声音,孩子被贴上各种标签。

随便就给孩子贴标签,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是成人们在推卸责任。一旦贴了标签归了类,好了,问题是在于孩子有这样的问题,不是家长的问题,不是老师的问题。

此外,似乎有一种普遍存在的逻辑,一旦孩子学习表现不太好,父母们就会觉得:都怪我们对孩子太溺爱了,如果我们早点严格要求他,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伊夏的爸爸妈妈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他们决定送孩子到一个寄宿学校就读,他们希望那里严格的管理能改变孩子。

无论伊夏怎么痛哭求告,可是我命由父母不由我,他被送进了最讲规矩的寄宿学校。


看到这里,我想到前些年在中国兴起一些特殊管理学校,那里实行军事化管理,其招生的对象是那些有网瘾或是顽冥不化的孩子。有些父母家拿自己的孩子没办法,便病急乱投医,送孩子去这些学校去改造。可屡见报端的是孩子在这种学校出了事,自杀或是遭到肉体惩罚致死的事故。后来被政府明令禁止,但是即便现在依然有这样的学校存在。

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退一步来说,依赖粗暴手段去强力纠错,凭借惩罚和恐吓让孩子屈服,即便没有造成意外事故,对孩子的身心肯定会有所伤害。身心健康难道不比优秀不优秀更为重要吗?


父母的离去的那一刻,可以想见伊夏内心是多么绝望,这个世界在一个8岁的孩子眼里是多么冷酷绝情。


当学习跟惩罚和羞辱画上了等号后,就变成了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武器了。伊夏拿什么去反抗?他只能无力地捶打着枕头,无声地啜泣。

尼克老师后来跟伊夏的爸爸说到一个所罗门群岛的故事:在所罗门岛上,当原住民想要用森林的一部分来耕种庄稼时,他们不用将树木砍掉,而是在树木的周边聚集,对着树大声的辱骂,不用几天的时间,树就干枯死掉了。

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没有比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更能毁掉一个孩子了!

小主人伊夏由起初的惊恐、害怕变得愤怒绝望,最后变得麻木。他将书本倒进垃圾桶,扔掉书包,站到高台上。


到底是谁把孩子推到了悬崖边缘?

父母?老师?还是父母+老师?

事后的指责总是太过轻巧,只有身为当事人才能体会到那种无力和挫败。扪心自问,如果我们有伊夏这样一个孩子,我们一定会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好吗?

伊夏的妈妈花了很多精力辅导他功课。老爸虽然一脸严肃,但是也不乏有温情的时刻。送伊夏去寄宿学校他们既无奈又心痛,每一次分离他们也饱受煎熬。他们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尽心尽力地养育孩子,并没有特别可指责的地方。


老师或许过于严厉苛刻,但是老师对所有孩子都是一样,唯独你的孩子表现非同寻常的差,这个板子打到老师身上也似乎不公平。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印度好同桌的及时出现拉住了悬崖边缘的伊夏。在电影里可以设计这样的桥段化解危机,但是实际生活中,人活着不能凭运气,更值得依赖的是智慧。

伊夏不仅有一个印度好同桌,还遇到了一个印度好老师,就是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

男神一出场不是耍帅,而是耍“丑”。


尼克老师留意到伊夏的异常,他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和训斥,代之的是关心。这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却有着和风细雨的温暖。一个优秀老师的素养立即体现出来。

希望家长们能记住这句话,并在日常生活多用这句话去代替“快点!快点!别磨磨蹭蹭了!”

当大人们放低姿态,孩子的世界就变得温柔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孩子在如沐春风般的涓涓细流的滋养下,将来他们一定会长得玉树临风。


尼克老师经过一番调查找到了伊夏的问题所在,那就是他存在读写障碍。他之所以能找出原因,是因为尼克自己小时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尼克对伊夏目前的情况非常担忧,觉得他有危险。


可伊夏的父母却浑然不觉,原本说好周末去看伊夏,却因为要出席大宝的网球赛而取消。电话那头伊夏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说。他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是放下了对家人的最后的依恋。


这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这是尼克老师去伊夏家的途中看到的情景,一个辍学的小男孩在路边摊当服务生。小男孩的眼睛失去了他本该有的童真和快乐,瘦弱的肩头扛着的是生活的负担,微蹙的眉头昭示着他一生的命运。

那一刻尼克神色动容,他一定在想身为教育者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老师这个职业之所以神圣伟大是在于老师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我被这个小男孩的镜头深深打动。优秀的电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镜头就能触动人心。

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一辈子的命运会被困囿在狭小的范围之内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能改变人的处境,还能改变人的思想,扩充生之为人的空间。教育者不止是老师,还有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每一个成人都应担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责任。

对于这个已经离开学校的孩子,尼克能做到的是招呼孩子坐到自己的身边,分享给他一块饼干一杯热茶,给他一个短暂的温暖。

但对于另一个孩子,他可以做得更多。

这是伊夏自己制作过一本画册,从后往前翻,原本一家四口中的一个孩子和家人渐行渐远,直至最后消失,四口之家最后变成了三口之家。这是非常有创意的画作,但是也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似乎是伊夏的命运预兆。


在伊夏的家里,尼克老师看了伊夏的一些绘画作品,被他的绘画天赋感到惊叹,又为他的天赋几乎被扼杀而叹息。尼克对伊夏的父母指出伊夏的问题在于他存在“诵读困难”。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跟我一样不了解“诵读困难症”,为此我还特意百度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幼儿的“诵读困难症”的典型症状是学习阅读、朗诵、书写、发音时比同龄孩子困难得多,一般开始发生于3-4岁的幼儿期或5-6岁的学龄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矫正或治疗,症状可能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持续至整个儿童时期。

在美国,约占5%-15%的孩子患有轻重不一的诵读困难症,比例不低。据相关人士统计,英国有25万小学生存在诵读困难。翻开诵读困难症患者的名单,你还会惊奇地发现一长串名人的名字。例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发明家爱迪生、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冒险大亨理查德·布兰森、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和基努·里维斯,等等,他们年少时,也都曾被这种病所困扰。

可尼克老师的说法遭到伊夏父亲的绝然否定,他认为伊夏的问题在于学习态度。


伊夏父亲的执拗源于他知识上的盲区和受惯有思维的支配,其实换着他人也未必表现得比他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的盲区,而且还会受环境和固有观念的影响,我们所理解的世界跟世界的本来面目之间是存在一定维度的差别的。庄子说:“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我们不知道的事比知道的大得太多了。)


电影中小主人公的情况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实际上从百度的数据说明这个比例并不小。我们绝大多数人没听说读写障碍这个说法,不代表我们身边就没有这样的人,只能说这些人被错过了。

即便我们的孩子完全不存在类似身心健康上的问题,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谁能说我们百分百理解孩子,我们和孩子之间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孩子为一块橡皮和同学喋喋不休或者大打出手,这件事在大人的眼里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顶天的大事。

电影《狗十三》中的女孩养的一条狗丢了,在大人的眼里女孩的表现是极其任性执拗不听话,后来为此产生的冲突在女孩子的心里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创伤,但是在大人眼里是孩子少不更事。

伊夏的情况算是一个特殊的案例,但是通过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颠补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一旦你的世界我不懂互相伤害就在所难免。


尼克老师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说服伊夏父亲,让他接受伊夏存在问题的事实,但是他最直接的反应是:他以后要怎么办?他怎么和别人竞争?难道要我养他一辈子?


父亲很现实。可谁又能不现实呢?


尼克老师的一句句质问,敲打的不止是伊夏父亲的心,还有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心。我们也生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本文开头的鸡飞狗跳不就是为了成绩吗?

我很想奉劝家长们一句:看低成绩,看重情怀。但是我也知道这句显得很苍白,很无力,毕竟我们身处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但是我自己还是相信这句话的,因为这两者并不是互相抵触的关系,相反是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的教育中最越少的就是情怀和美,一个身心愉悦的孩子自然会朝阳光的方向成长,人的天性是追求美好和进步的,要始终相信这一点。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迟早会以自己的步调开始学习。我们现在有多少家长干着的是拔苗助长,涸泽而渔的事情,孩子本来的步调被打乱了,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 ,一种奴役之下的苦工。

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了现在,使得孩子受了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他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即使说这种教育在目的方面是合理的,但把孩子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像服刑的囚徒似的连续不断地工作,欢乐的年岁是在哭泣、恐吓和奴役中度过,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罗梭)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坐等孩子自发找到自己的步调呢?不是,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可以看尼克老师是怎么做的。


尼克老师跟全班同学解释读写障碍是怎么回事,争取同学们对伊夏的理解,然后说服校长给伊夏一个机会,最后他亲自辅导伊夏学习。



伊夏的爸爸跑来学校找到尼克,对尼克说了以下这番话:

伊夏父亲的表情和他说的话都很耐人寻味,也代表了许多父母的心态。

这类父母一旦因为孩子的问题遭到他人质疑,首先感觉到面子受损,非常不甘心落得不负责任父母的形象。其次是觉得委屈,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极大的牺牲。他们不但在老师、朋友和外人面前要维护好爸妈的形象,就算明知有错误也不肯承认,特别是向孩子承认错误。

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有勇于承认错误和善于反省的人才能不断进步。为人父母是一种修行,可如果从不修正自己,如何修得正果?

流于形式的爱是难以抵达对方的,它们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巧饰,只有真诚的爱才能传递涌动的力量,在另一个人心里造成回响。

当伊夏父亲刻意对尼克声明他们是很关心孩子时,尼克对伊夏的父亲说:“关心是真的非常重要,它具有治疗的作用,是痛苦的慰藉,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


一个拥抱,无时无刻给他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知道我在关心他

儿子,我爱你

如果你会害怕,来找我

你出错了,失败了,不要怕

一再保证

这就是关心,对吗?


尼克的这段话非常动人,应该也是他多年深藏内心的话。他小时候因为患有识字障碍被父亲抛弃,失去父爱的关心一定是他内心永久的遗憾。

老父亲满脸羞愧,当他离开时看到伊夏在黑板报前口中念念有词地念着黑板上的字,他自觉惭愧连见儿子一面的勇气都没了。

天还没有亮,伊夏就起床了,他一边穿衣服一边回想着尼克老师的话:


在我们之中出现了天才

他们改变了世界的规则

因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

他们被反对

但是他们之中出现了赢家

惊艳了全世界


天色未明,伊夏推门而出,一个人走进黑暗之中不过这一次他眼里有光。

为了振作伊夏,彻底将他从自卑中解救出来,尼克老师组织了一场全校师生绘画大赛,他意欲借此机会让伊夏展示他的才华。


全校的绘画比赛,伊夏击败了自己亲爱的老师尼克拔得头筹。多谢那一双慧眼,将那颗迷路的小星星找到了,使他重重见天日,重新闪耀。


我有一次和一个外国人一起吃饭,饭桌上外国人问了一貌似他困惑已久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很少看到左撇子?

在座的中国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后来有人说可能是遗传基因上的差异。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所致。

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人云亦云随大溜,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不去观察和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甚至扼杀了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

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唯成绩论,在其他方面对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非常欠缺。以致我们国家虽然经济越来越强大,可以称得上经济强国,但是却不是文化大国,我们在文学艺术、音乐绘画方面人才还很贫弱。

我们每个人不能只做批评者和旁观者,要积极地去做建设者和参与者。如果我们能从这部电影中得以拓宽教育思维,受到启发,那么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有尼克这样一个好老师,伊夏终于回到了最初的美好。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喜极而泣处。老父亲的眼泪既欣慰又惭愧。



我们长大后,要承担责任

要把很多担子往自己肩上扛

但至少让孩子过得快乐

让孩子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成长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



伊夏伸向天空的双手像飞翔的翅膀,让我们相信他一定可以飞的更高。让他飞得更高的不止是他的天赋,还有那双托举他的手,那是一双神圣而伟大的手。

在都市如织的人潮中,在时光飞转流逝中,在一个个挑战接踵而至时,我们会感到无力,觉得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但是摊开我们的手,我们并非一无所握。手心向上,我们可以托起明天的太阳;掌心向下,我们可以遮住星光。

为人父母任重道远,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不只是付出,也是收获,为人父母者的修行是为了让孩子和自己to be a better man。

无论孩子的天赋如何,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们将来成为或大或小的星星,只要我们用爱和智慧去呵护他们,他们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阅读|教育|文艺

 - End -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