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王老师,你好,我是xx一中XXX老师,高中任教七年了,今年第一次带尖子班上高三,因为以往带的都是普通班,所以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尖子生培优方面,想跟你请教。 上了几周内容下来以后总感觉尖子生有种吃不饱的情况,我自己的做法的是对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重点句式进行讲解和运用,然后对每个单元的每个单词进行听写,听中文写英文标词性,每单元第一篇课文要求背诵,自习课限时训练并讲解高考真题,总结考点和解题技巧。学生每天保持两篇阅读理解的练习量,每周背诵一篇优秀范文。作文每两周写一次并面批指出问题。烦请王老师空闲时指点一二,非常感谢。 答:非常感谢您的信任。 我想谈这样几点。 尖子生吃不饱,估计不是在语言形式方面,而是在语言内容方面。根据我以往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我感觉,学生在思想的深度和思维的深度上是走在英语学习的形式前面的。 意思是说,学生的思维和内容上因为高中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他的思维已经能够具有相当的广度、深度和宽度,但他要用英语来表达这些思想、情感内容却往往捉襟见肘,语言形式的掌握远远落在了内容的后边。 有限的词汇、句式、表达形式的单一,让他决定不能够真正去用英语表情达意,所以就显得吃不饱。我觉得加大阅读量是个比较好的方法。 你现在对单元重点词汇、短语和重点句式进行讲解和运用,当然是必要的,但你要注意,用这些形式来表达更加贴近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到简单的形式也可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满足他们在情感发展和思想发展方面的需求,吃不饱的问题就能够得到部分的解决。 听写单词不如听写语块,因为听写单词是机械的,是脱离语境的,而语块相对有“微语境”,可理解性比较强一点,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性比较强一点,意义性比较好一点,这样对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有好处。 既然是尖子生,还可以尝试听写句子,而不是只是听写单词。在听写单词的时候,尤其注意不要让学生机械的写出字母的排列组合,而应该把音形义充分地结合起来,这个需要老师点拨并坚持,形成习惯之后,对学生识记单词非常有帮助。 你还可以尝试用英文解释词语,让他们听懂你的解释之后写出这个单词,不要总是用中文,因为用英文解释一个词,他需要听懂理解之后再写出那个英语单词,这个过程要远远比听中文写英文来得有效,而且建立起来的语言关联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英语,养成英语理解英语的习惯是极好的。 高一使用高考真题,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能拿来就用,就是说这个高考真题的使用应该和你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高度融合,不露痕迹,这样减轻学生的焦虑感,同时还能让他尝到目前的学习与高考试题的关系。 教学设计中,应该是围绕内容——目标——活动这三个基本程序展开。如果要把高考真题纳入自己的教学内容,那就要从这内容出发设计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活动,这样,把课本的内容和高考真题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契合点,融合到一起,对学生的帮助一定会很大。 高一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考点和解题技巧。因为在高一高二更多的,应该是引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充分地享受到学科的美,享受到学科对他们的生命与人生的启发和塑造。 高一高二的时候就总是在总结考点和解题技巧,会削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即便是你想总结考点和解题技巧,也要很自然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中,不要专门拿出来,那么功利地进行。 我不是反对总结考点和解题技巧,我只是说做得稍微“隐蔽”一点,不要在明面上显得太功利化。到了高三你可以尽情总结这些考点和解题技巧,完全没有问题。 适当地背诵一些课文、范文,肯定是有好处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满意的效果。适当指点一下背诵的方式和技巧,不要弄成纯粹是死记硬背,甚至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就没多少意思了,还不如让他们多看看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章呢! 以上都是个人不成熟的一些想法,与您探讨交流,说得不适当的地方,请英语教育界的同仁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