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失败的英文原著阅读实验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一场失败的英文原著阅读实验

今天说说自己做的一场失败的英文原著阅读实验。

我想利用公益图书馆(由我发起的一公益项目,旨在推进英文原著阅读,目前有图书近300册,均有网友捐助)的图书开展一个英文原著阅读的活动。于是,请高一年级部开了一个英语阅读社的社团活动。

恰好有十几个学生原来报名参加的社团解散,就转到英语阅读社来参加这个英文原著阅读的社团活动。

第一次活动,我们推选了社长、副社长等职务,作了登记,借给每人一册  Animal Farm,布置了阅读任务,确定了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正要打算按照第一次的布置开展活动,却发生了始料未及的情况,学生告诉我说:没有机会阅读;晚自习阅读,班主任会没收,认为是课外书籍;都不懂,生词太多;作业量大,抽不出时间来。

由于这些原因,除了有两个学生阅读完第一章的前面几节之外,其余学生根本没有阅读。原来拟定要复述、讨论、问答、答疑的方式显然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我立即改为当场阅读、理解,由我随时帮助。但学生们还是读不下去。最后没办法,只好由我朗读、讲解给他们听,但40分钟,读不了几节。原著阅读完全变成了课文讲解式的课型,显然严重违背了我们当初原著阅读设计的初衷。

一学期,周六下午一节社团活动课,由于放假、考试等各种情况,真正能开展活动的时间并不多,一学期下来,一本书读不了几节。而且,这完全不是英文原著阅读的节奏。因为原著不是这样的读法。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课前读掉一章或两章,社团活动的时候对人物、情节、语言、内涵等等进行一个讨论、问答、互动交流,以加深理解,相互启发,至少要搞懂基本情节与人物形象等问题。

在阅读中,碰到的生词、句式等问题,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加以解决,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与交流,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尽力使用英语,即用英语去做事,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原著阅读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层次。

但这次英文原著阅读实验显然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从我们自身来讲,引导不够深入,没有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认识到原著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都是值得总结的教训。

反思这次试验,我们看到:

  •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支持是最大的保障。由于班主任将英文原著定义为课外读物,不允许学生在自习上阅读,怕耽误做题的时间,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阅读原著。

  • 学生时间紧张,大量的考卷与试题成为课余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几乎无法抽空阅读原著。

  • 学生本身对原著阅读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清,认为与高考没有直接的关系,短时间内也见不到成果,认为与考试帮助不大,阅读的动机不强,动力不足。

  • 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用英语参加讨论、问答,会有畏难情绪,选择逃避。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些学生并非自愿报名,而是从原来一个社团整体转过来的,有些学生对英语本来就不感兴趣,现在原著阅读难度更大,深感压力,就寻找借口不来参加或不积极参加活动,找借口不去阅读原著。

  • 由于我不是他们的任课教师,学生对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些漫不经心,有些中途退团,连招呼都不打一个。跟班主任联系,说是请假去补课了。我也没有办法再去管理。这也是造成整个阅读实验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有的学生连最后书都交不上来,问的时候说回去再找找看,不知道放哪儿了。可见,他们的思想上完全不重视这个阅读活动,对书本也是轻忽轻视,到目前为止,还有3本书没有着落。

我曾经在补习班的一个班里进行了一个原著阅读,并通过书信的方式让他们跟北京的学生进行一个交流。实际上,跟他们交流的学生,是北京一个中学高一的学生。因为要和我的学生交流,他们的老师向瑞方布置他们阅读同一本原著,北京的学生一周就读完了,我们的学生一学期还没读完。高四跟高一,一周与一学期,这是什么概念?想来大家都清楚。这就是差距,是活生生的差距。

为了鼓励他们用英文书信讨论问题,练习写作,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我可以说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包括寄送书信的费用,都是由我自己承担的。虽然他们坚持写英文信一个学期,大约三周一次,但真正交流原著的内容有多少,据我了解,比较少。不过好在,这种方式维持了他们用英文写信的兴趣,北京的学生来信指出他们写信时出现的一些错误,也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英语的动力,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说这件事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学生与北京的学生差距确实太大,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差距就太大。其次在阅读量与阅读速度上差距太大,人家高一的学生一周能读完的小说,我们高四的学生一学期读不完,这不能不令人感慨,令人深思。

现在,从高一开始,想要促进一下,结果又遭遇滑铁卢,无疾而终,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伤感。

广州的李振来老师,是我的网友,几年前在刘鹰老师组织的学术会议上见过一面,更多的是在微信里有过一些深入的交流,他在自己的学校坚持搞英文原著阅读,现在出版了专著,刘道义教授对他的贡献非常赞赏。当然,我也不敢跟他相提并论,他是英文原著阅读研究与推广的大师,我是无名小卒。但从他的经历与经验来看,我想,搞英文原著阅读,并不是走错了路吧?

我不想说,我的做法到底在多少人眼中显得另类,我不想说我的方法到底被多少人嗤之以鼻,我不想说我的想法到底被多少人鄙夷不屑,我更不想说,我的理念并非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却恰恰能促进学生的英语水准真正提升但却被当成垃圾扫在一边。

谁懂我这颗为英语教育殚精极虑的心?谁又会安慰我这万箭穿心的伤呢!我只能说,一切都交托给上帝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