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英语学习,探究,运用,教授的浓郁兴趣是学生兴趣的发动机,动力源。很难想象,一个经常在课堂上流露甚至公开表示对英语厌烦情绪的英语老师和抱着迫于生计的想法而走上讲坛的英语老师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机”的教师无疑把自己当成了“授课器”,教师和学生的唯一纽带就成了知识的授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立即变得冷冰冰的,本来应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成了抽取掉情感,人性,乐趣,好奇心等等这样的人文因素的课堂,结果使课堂变得的机械,沉闷,僵硬,这样的课堂是难以激发出学生的激情和兴趣的。如果教师本身始终表现出对英语知识的渴求,对英语学习无止境的兴趣,以及对讲授英语的激情,学生就极有可能产生出同样的兴趣和激情。英语笑话和幽默,英语故事和传说,英语文学和歌曲,英美国家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机智乐趣,散发着人文情愫,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引入运用,课堂就会幽默生动,情趣盎然,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长久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爱某一老师从而喜爱本门课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一条极佳的途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对学生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爱,尊重,亲和,理解,关爱 ,抚慰,和学生平等交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稳定的情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等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养学生,在和学生其乐融融的情感交流中教书育人,就能培养起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强烈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来。 英语语言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因素,如英语语音的音乐之美,英语句型的结构之美,英语语法的严谨之美,英语谚语的智慧之美,英语成语的意象之美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这些美学因素,加以因势利导,揭示和体现英语语言当中蕴藏着的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到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体验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乐于去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就是让学生对英语学习达到乐之者的境界。这对老师提出来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并身体力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修炼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升自己的美学境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天然浑成。虽然要达到这一境界这很难,但我们应该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和意志,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通过点滴积累,不断去实现这样一种高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