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凯洛夫阴魂不散,中国课堂深受其害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凯洛夫阴魂不散,中国课堂深受其害
1

几日前,跟一同事说玩笑话:别以为你有电脑一台,还连上了网,就进入了信息时代。这话乍一听,突兀,细一想,确实如此。正如我们以为生活在现代,就自信过头地认为我们是具有现代思想的人,其实我们的头脑和思想怕连春秋战国时代的头脑和思想都无法企及。

就像我们以为我们教授的是现代知识,就不由自主认为古人都被我们踩在了脚下,其实我们连人家的脚后跟都没有够着。我非复古派,这么说,并非意在宣扬今不如昔,该一味向古人看齐,以古人之言行事。绝非如此。我意,牛顿所谓“我踩在巨人肩膀上”,并非谦虚之辞,乃实情确确如此。换而言之,我们当尽力踩在古人肩膀上,至少在思想和头脑上要超越古人,乃至可以成为现代人。说了半天,还是教育。我曾评过一节数学课,读过我专栏文章的人或许有印象。

【录】1.教师提出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2.教师画出y=2x+1y=x2的函数图象,并要求学生观察:图象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3. 对比发现:不同的函数变化趋势不一样;同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4.导出:函数的单调性

5.如何用数值表示这种变化趋势?通过x f(x)来反映这个变化趋势

6.通过任取两个数x1x2时的函数值f(x1)f(x2)的比较来说明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引出增函数。

7.小组讨论后发言,然后教师给出严格的增函数定义

8.同理得出减函数定义

9.两个例题解决实际问题。

仔细观察课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这个教学过程,外不过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知;三)讲授新教材;四)巩固新教材;五)布置作业。

凯洛夫什么人?且不说别的,这个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至今犹在。从以上课堂实录当中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所以我在评的部分有一句是:整个课仍然强烈地体现观察----理论-----运用过程,即认为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与新课程理念还有一定差距。

然后我来告诉大家凯洛夫是谁。为了省事,百度一下吧:伊·安·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1893凯洛夫出生在俄罗联邦梁赞州一个教师家庭。1917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自然专业,同年4月加入苏共。1978年病逝,终年85岁。曾当选原苏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检查委、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这里面紧要的一句是:他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老实说,这位原苏联的教育学家,就是新中国教育学的奠基人,中国国内相当长的时间里编写的《教育学》,基本是凯洛夫的翻版。且不说他对教育学研究的影响,那也不是我们需要着重关心的问题。然而,他提出的五段教学法,却跟我们有着实实在在的联系。

可以不夸张的说,十年来,凯洛夫的教育学在学界早已被超越,然而基于他的教育学思想的五段教学法却仍然在我们的课堂上大行其道,几乎没有变过。除了不关紧要的一些修修补补之外(有些甚至修修补补都没有),我们的课堂教学法还停留在凯洛夫时代,还远远没有没超越呢!各位看官,您可明白没?我们现在的教学法正如我以上所录的一节课一样,还在凯洛夫时代呢!您说,我们在教学法上可曾走出了前苏联的影子没?我们能说自己已经进入教学方法的“信息时代”没?

有人对一些人批评我们民勤教育观念落后之说,大不以为然,以为大家谁还不是这么个弄法。这就颇有夜郎自大的味道了!或者刻薄些说,岂不是井底之蛙还不自知?我们距离教育的“信息时代”还远着呢!不要以为我们在最新的时代教书,就是有最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

自然,凯洛夫也是不错的,我们的教学业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差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简直就是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能够和人家“飞机大炮”较量一番,还掼一个平跤,细一想,我们够厉害,凯洛夫够厉害!自然,我们还不足以立即丢掉凯洛夫,搞他们的这一套。

但是我们自己首先得明白,我们在思想观念上确实是落后了,我们得向经典看齐,得向经典学习。因为我们需要超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