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枣花香香满路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沙枣花香香满路

吃过晚饭,带着小女去外面转转。骑上自行车,不觉来到了南面的路上。

刚一拐弯,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忍不住抽动鼻息,美美地吸了几下。小女在车后座上发出一声惊呼:爸爸,真香。哪里来的香味?

香味是沿路栽植的沙枣树上飘出来的。一株一株的沙枣树一溜烟地排了开去,向路的尽头延伸出去。树冠被修剪 成一定的造型,质朴中散发出一股清雅幽香的气质,粗犷中显出一副柔和温顺的神情,装点着这个城市的一角。

更要紧的,是它开着黄色的小花,花开浓郁,香飘满径,撒下一路浓郁的清香。树影婆娑,花朵摇曳,清香阵阵,沿路的行人与车辆都放慢了节奏,沉浸在沙枣花的香气里。

记得小时候,门前有一棵树冠硕大的沙枣树,枝丫向南、西、东三个方向伸出去,东边的树丫叉下就是一条大路。树冠造成的荫凉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总能够让人能够坐到树底下而蒙大树的荫凉。大概这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境了。

树底下放着一辆木轱辘大车,不知道为啥,它会长久地被放在那儿。吃过晚饭,溜出院门,来到木轱辘大车上,坐在扎唰唰的席笆上。风吹过树,有落叶飘下来,有衰败的沙枣花簌簌地飘落下来,落满衣襟,头上上也顶了几片树叶。就那样静静地坐着,看月亮从树缝中悠悠地飘过去。清辉照的四周白亮白亮的。

最诱人的,还是那沙枣花香。坐在一株笼盖四围的沙枣树下,坐在一辆满载着农村沧桑的木轱辘大车上,野性而又清雅的沙枣花香扑进你的鼻孔,清亮的月色如水洒落,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脚步声。偶尔也有身影从大树底下的大路上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我不出声,他也没有发现。各自在安静的世界了走过对方的时光,又擦身而过,各自安好。

因为是自己家的树,随便一些。于是折了几枝,拿进屋里,插进装满水的玻璃瓶里,绕室清香,数日不散。

这么想着,已经到了路的尽头。回头一望,清风乍起,吹动落在地上的沙枣花贴着地面飞去。不知怎么一来,想起《红楼梦》里的一段: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了去”

残败的荷叶经李义山的一句诗点化,顿时被赋予了另一层生命力,卓然焕发出新气象与生机来。林黛玉真是审美大师。司空见惯甚至惹人恼恨的残荷败叶,经她独特的审美解读,一下子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沙枣树虽形貌丑陋,看似粗野放犷,但它却有“金花银玉叶,无意奉君王”的高贵品格与清高的美称。民勤县文化馆樊泽民馆长写诗曰:

铁骨擎天浩气昂,管它冬雪与秋霜。

春来银叶三分绿,夏至金花十里香。

自把根深留故土,不因地瘠走他乡。

挺身铸得长城固,岂任风沙肆虐狂?

沙枣树俨然成为民勤人民不屈不挠、铁骨铮铮、爱乡爱国的象征。确实,还有什么树能够像沙枣树、沙枣花香这样能够象征民勤人民的精神风范与精神境界呢!如果选一种树来作为县树,它应该就是沙枣树,如果选择一种花香来象征民勤人民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明天,它应该就是沙枣花香。

诗人李郁葱在《沙与树》开篇第一首诗写的就是沙枣,其中有两句是这样说的:

是卑微之物给了这个世界可以触摸的甜

让我相信造物小小的善意

民勤人低调、平和、坚韧,身处卑微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创造。

此时,一副画面进入我的脑海:沙枣树栽植满城,花开时节,城里城外飘满纯洁的香气,而残败的沙枣花铺满路径。沙城变成了沙枣花城,变成了香气萦绕的美丽城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