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旋转90度的操场,建造3个教学“盒子”……一次“触及灵魂”的校园改扩建

 名师说 2022-01-06

许多年后,当福强小学的毕业生们走进社会,行走于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偶尔瞥见一望无垠的蓝天,或许会想起年少时美好的求学时光:

偌大的透明教室里,青葱少年或埋首阅读,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蓝天白云、绿树红花,以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

诚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它们在受教育者心中留下的印象也截然不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那些时时激起学生美好回忆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好教育。

办学近20年来,福田区福强小学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教育。而全新校舍的投入实用,无疑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一目标。

2002年创办的福强小学位于益田村内。临街而建的校园,占地面积仅万余平米。随着办学规模与教育特色与日俱增,这所“袖珍”学校的空间捉襟见肘,制约也越来越严重:

  • 它是游泳运动特色校,却没有自己的泳池,要租借社区场地上课和训练;

  • 它的羽毛球小将在全省赛场上冲金夺银,但羽毛球场配套空间严重不足;

  • 它的民乐、管乐、弦乐三大乐队声名远播,却没有足够的排练、表演空间;

  • 它尤其重视特色课程和活动开展,每年的新年音乐会、毕业典礼、运动会、读书节备受欢迎,但校内场馆狭小,专业教室与活动教室不足,大型活动只能借用校外场地。

当时间来到2019年,随着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在学校与设计方确定的“课程与空间融合、过去与未来衔接、学校与社会连通”的理念引领下,在代建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监理单位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以及施工单位汕头市潮阳建筑工程总公司等的通力协作下,一座更大、更新、更美的校园得以孕育。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福强小学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同时也最重要的一次硬件升级。

但一次大刀阔斧的校园改扩建所带来的影响,又不局限于此!如何借助此次校园改造深度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给学校带来“触及灵魂”的变革,是上级主管部门对福强小学的期待,也是这所区域名校谋求“二次飞跃”的战略部署。

NO.01

融合,空间亦课程

改造前的福强小学,是一座沿街而建的L型大楼。右上方的风雨操场,是学校唯一的集体户外运动场所。但因为教学楼与操场挨得太近,教学与运动常常互相干扰。

为此,负责校园改造设计的北京众建筑设计总公司的设计师们,大胆打破这种紧张关系,将操场旋转至校园北侧,并将其抬升至二楼。此举不仅使学校的功能分区更加科学、合理,也使教育教学空间大幅提升。加上原校园北侧土地的划入、新旧建筑“上天下地”扩容的空间,最终学校的建筑面积增加到28538.85平方米。

扩充的空间拿来做什么?首先是体育

走进改造后的福强小学,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所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与热爱。学校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几乎是“见缝插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施展拳脚的运动场馆:

被抬高至二楼的运动场,拥有60米直道和4条环形跑道。蓝色橡胶地面,如梦幻的海洋。这里不仅是学生运动、娱乐的乐园,更是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拓展的地下空间,负二层建设有9米净高的6片标准羽毛球场地,场内吸音采用声博士处理,灯管采取混合国标设计施工,木地板做架空底层外加羽毛球胶垫。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现场还安装了悬挂式篮球架,羽毛球场可秒变篮球场。

从羽毛球场出来,经过一个小小的中庭,便可到达拥有6条25米泳道的室内恒温游泳馆。场馆虽小、功能齐全,更重要的是免去了师生奔波之苦。

此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北侧一墙之隔的近两千平米绿地也改造为体育场地。未来,这里将建成五人制真草足球场、篮球场,并安装单双杆等体育设施。

如果说,运动场是福强小学的心脏,那么,图书馆就是她的灵魂。

全新的校园里,除了运动场,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阅读空间:位于“透明盒子”里的大型阅读馆、楼道拐角处的开放式阅读区、每个教室和室外的阅读角,等等。不同规模与特色的“3+4+N”主题阅读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随时可读、随处可读。

所有这些运动与阅读空间的建设,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深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课程体系之上。

办学近二十年的福强小学,从一出生就肩负着教育革新的使命。学校先以国际教育为切入点,后又深耕阅读、运动、艺术等领域,迅速发展为特色鲜明、成就卓越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2016年初,“福田区十佳校长”、“深圳市名师”柯坚林出任福强小学校长后,提出“福果强根,绿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培养“三好一有”(即习惯好、阅读好、运动好、有特长)世界小公民的育人目标,并围绕阅读、运动、习惯、特长“四颗种子”,打造丰富多元的绿色课程体系。

此次校园改造的首要目标,就是为这“四颗种子”奠定更为坚实、宽广与肥沃的土壤。

早在2018年进行校园改扩建设计的时候,福强小学就与北京众建筑设计总公司沟通,并与教育局、代建单位、施工总包单位进行了充分协商,各方最终确定了两个目标:

  • 第一、将学校所有教育空间在施工前都完成精装设计效果图和施工图,施工完毕后真正实现建设空间完美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完美契合;

  • 第二、实现工程完成之后拎包入住。

经过上级各部门、学校以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以及施工单位汕头市潮阳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两年多夜以继日的持续奋斗,一个全新的福强拔地而起,恒温游泳馆、标准羽毛球场、中英文图书馆、乐队训练厅、小剧场、植物园、真草足球场等场馆如花绽放。

尤为重要的,在课程与空间的深度融合上,福强小学走出了先行示范的第一步!

NO.02

连通,开放即本真

今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全球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报告指出,应重新设计学校建筑、空间、时间安排、课程表和学生分组,以鼓励和推动个人一起学习。“学校需要将不同群体聚集在一起,并使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在其他地方无法遇到的挑战和可能性。”

事实上,关于空间与教育的关系,关于未来学校如何构建,中国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也有了长足的探索。

从2016年的《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到2018年的《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再到2020年的《中国未来学校2.0创新计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对未来学校的理论构建与实施路径,作出了深入而全面的阐释。所有这些文件都离不开两个词:开放与连通

“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是潜在的课堂,学校的整体空间是开放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走动。”

“未来课堂应由封闭型空间转变为开放型空间……与学校其他空间连通,与大自然连通,与社区社会连通。”

未来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开放。在知识量成几何倍数增长、知识迭代不断加快的智能时代,唯有开放才能革新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胜任未来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福田区致力于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开放与连通的教育,才是本真的教育。

而这,也恰恰是此次福强小学校园改造的核心主题与亮点所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型建筑中向外延伸与展示的三个透明教育空间,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盒子”

第一个“盒子”有6层,从上到下分别是教工之家、舞蹈室、乐队排练厅、水墨书法室和阅读空间;

第二个“盒子”有5层,分别布置科学馆、乐队排练厅和会议室;

第三个“盒子”有4层,有乐队排练厅和手工创意室等。

民乐队
管乐队
弦乐队

民乐队、管乐队、弦乐队,这是福强小学的三大王牌乐队,每年例牌的新年音乐会就由这三支乐队担纲完成。现在,三个“盒子”里的三大乐队排练厅,面积分别为220、230、240平方米,内部装修按照乐团排练要求进行了精装。

每天,迎着朝阳或沐浴着落日余晖,落地窗外是城市的车水马龙,耳畔萦绕的却是高山流水般美妙的音乐。这样的教育场景,想想都觉得美!

这是福田乃至深圳基础教育最生动的案例,她体现了福田教育在本真中探求、在开放中对话、在透明中展示的勇气与信心。

如果说,打破围墙,打破校内外隔阂,让学校与外界自由对话,体现的是办学者的开放与自信;那么,校园内部空间的开放与连通,则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更多机会与平台。

在传统25m的教室间距中,因被固定距离限制,上下楼层学生的活动很难相互看见。在福强小学新校区中,这个距离被打破,形成了可以互相交流的退台空间。

在这里,和缓的大阶梯活动空间随处可见,他们是连接不同功能区的通道,更是活动与交流的重要场所。退台就是舞台,为生命成长预留更多舒缓地带,为鲜花绽放提供更多等待空间。

在这里,得益于校园内错落有致、高低相应的空间格局,原生态的教育可以更多地被看见和欣赏,以此促进朋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从图书馆借完书出来可以坐在看台上,欣赏操场上同学奋力拼搏的英姿;在乐器室排练的学生通过大窗户,可看见楼下平台展示的手工作业。

在这里,外挂式的楼梯,立体的椭圆形大窗户,既是风景的通道,也是风景本身。尤其是那些随处可见的椭圆形大窗户,如同校园里的蓝色眼睛。栏杆与玻璃的背后,还有一个个小天地——学生可以灵活利用窗台,可独思、可静阅、可对谈、可群聊。

最终,教育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达到了: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

NO.03

匠心,细节见真情

据介绍,改造后的福强小学,可能是福田区乃至深圳市厕所最多的小学——在这个建筑面积两万多平米的校园里,竟然建起了38座厕所:从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场到停车场,应有尽有。

而且,这些厕所都是高标准设计、建设的。厕所墙面的色调参考深圳机场标准,洗手台及厕所空间进行了优化处理,各种设施配备完善,干净无味更是底线要求。

这是学校落实“厕所革命”的规定动作,也是“习惯好”校本课程构建的自选动作。福强小学的“习惯好”课程包括“敬、静、净、竞”四个模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厕所,自然是“净”的最佳体现。

人们常说,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好的教育,不一定要轰轰烈烈、趾高气昂,相反,安静和缓、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才更接近美好教育的样子。

在改造后的福强小学校园,人们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小细节、小角落。这些地方看似无心插柳,其实是设计者、建造者和教育者们独具匠心所在。

比如一新一旧、一动一静两个庭院的设计。新庭院宽敞明亮,与看台连接,是理想的运动和集体活动场地;旧庭院古树虬枝,洒下一地绿荫,角落里还点缀着一把小小遮阳伞,趣味盎然。为了进一步消减操场噪音对日常教学的影响,建筑师们还在庭院中引入了绿植过滤噪音的设计。通过设置庭院空间,精细种植树木与设置绿植立面,隔离操场噪音。

比如走廊的优化与改造。在传统校园里,走廊只是四平八稳的通道,毫无新意,更与惊喜绝缘,但在改造后的福强小学,走廊也是充满温馨回忆的地方。走廊的某些角落,专门留出公共区域,有洗手台、饮水机和壁橱。人们可以看到,在教室外洁净的走廊里,孩子们或坐或站或趴或蹲,三五成群打开书本,热烈地讨论起来。和煦的阳光打在青春活力的脸上,那是最美的校园风景。

比如楼顶的装饰与利用。富余的空间,被涂刷成明亮的深蓝色,这里将建成空中花园,以及可供学生参与的劳动实践基地。

NO.04

协同,共建大教育

“我们的学校,仍然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角落。”这是2011年,美国传媒大亨默克多在G8峰会上发出的一个引人深思的警示。

诚然,教育的封闭与守旧已成众矢之的,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绿色的教育生态,已成为各方共识。而这样一个教育生态的建造,同样需要除了学校之外的各方,比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的合力。

福强小学二期改造工程的孕育与落成,体现了一种各方共建、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工程启动伊始,学校就牵头建立教育局、学校、社区、家委、工程代建、工程总包、工程监理、辖区管理处、辖区警务室、辖区友好共建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动、沟通、协调机制,就学校二期建设定期召开相关协调通气会。

为了减少施工对教学的影响,学校争取教育局的支持,与代建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协调,按照高标准建立最适合学校的隔音安全防护挡板,此举还被万科等代建单位作为参考样板进行推广。

运动场塑胶跑道建设,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从原材料进场抽样送检、现场施工到验收,学校都邀请家委代表全程参与、见证,打消家长一切顾虑。检测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后,才投入使用。

由于学校属于改扩建工程,拆除后仅保留了原有教室进行正常教学工作,学校与社区、管理处沟通协调后,利用社区、管理处的有效场地资源确保孩子体育运动、乐队等训练不受影响。

新建空间设备购置,学校未雨绸缪邀请深圳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曹晓明博士担任技术顾问,进行全面规划、广泛征求各学科教师的需求意见,制定切合学校需求的清单,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最终采购需求,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公开招标采购。这一做法在福田区新建学校设备采购会上得到介绍与推广。

独行快,众行远。为期三年的福强小学改扩建工程圆满收官,全程“零投诉”的背后,是所有相关单位与个人的精诚合作和奋力拼搏。有了这个家校社协同的“零”,才有了教育改革创新的百千万。

如何以点带面、由内而外推动教育的变革?如何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大教育与好教育?福强小学的改造升级,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撰稿、编辑:名师说内容团队

扫码加入名师说粉丝交流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