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W比较顽固,慢乙肝查出3年了,ALT每次检查均波动在60-90U/ml左右,一直拒服抗病毒药。最近连续2次查体,不仅ALT升高,空腹血糖也高了起来,一次7.8mmol/L,一次8.2mmol/L。 这下子老W慌了:大夫说我是肝源性糖尿病?我没啥症状,咋又得了糖尿病呢? 老W这情况其实临床很常见,肝炎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至10%,肝硬化患者发生率更高。肝脏是人体重要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器官,对血糖的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与糖代谢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等分泌后,直接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肝是这些激素的第一作用器官。肝损害时,葡萄糖耐量进行性降低,其中部分患者可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上称为肝源性糖尿病(HD)。 与原发性糖尿病比,肝源性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而且可被慢性肝病乏力、腹胀等症状掩盖。因此,肝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非常重要,甚至不少医院把血糖监测列入肝功检查项目内。 那么肝源性糖尿病如何治疗呢? 不可擅自服降糖药 肝源性糖尿病与原发性糖尿病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如果发现自己患上了肝源性糖尿病,千万不能擅自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否则会加重肝功能损害,甚至会导致肝衰竭危及生命。 肝源性糖尿病治疗原则是改善和保护肝功能,降低高血糖,缓解症状。因此,将控制肝病和改善肝功能放首位。随着肝病的好转及趋于稳定,血糖可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糖尿病病情趋于逆转。所以治疗肝病是防治肝源性糖尿病的关键,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预后是良好的。 饮食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治疗,轻症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即可使得血糖恢复正常。饮食控制的重点是低脂、低糖和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强调少量多餐和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但伴肝性脑病患者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在补充葡萄糖的同时使用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转化。 如果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最好尽早使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合成及保肝等多重作用,是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和防治肝衰竭的首选降糖药。尽量用中、短效胰岛素制剂,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治疗中要注意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防范低血糖的发生。当肝硬化发生腹水并感染时,要积极控制感染,否则血糖不易控制。同时,在治疗中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噻嗪类利尿药等。 适宜运动,可得永年! 适宜的运动锻炼可改善机体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和转化,有利于控制血糖,患者最好选择轻体力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日1次,且应在餐后2小时后进行,餐后2小时内最好保持相对安静,以免活动过多,加重肝负担。对于肝功能损伤较严重者要注意休息,防止肝负荷过重。 因为老W没有肝硬化的情况,慢性肝炎长期不加以控制,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我给的建议是立即启动恩替卡韦抗HBV并保肝治疗,给以糖尿病饮食并适宜的运动。密切监测血糖,如果6周内血糖不能恢复,则启动胰岛素降糖治疗。 作者: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邵国辉主任 |
|
来自: 新用户8825scG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