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新我《学书十要》之一

 黄俊俭书法 2022-01-07

费新我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所作隶书古拙朴茂,楷书醇厚蕴集,尤以行草著称,结字严谨,奇中求正,险中求平,线条干净利索,章法错落有致,参以画意,跌宕多姿,使转自如,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其对书法理论亦有研究,其《学书十要》是其几十年学书经验的总结,对初学爱好者大有裨益。今分6次刊发。

 

一、要在习字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我国的文字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孳生渐多,劳动人民在应用中逐渐把它加以美化,一些士大夫文人又把这美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有意识阶段,就成为“书法艺术”。学习书法,是要在习字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实践,不断体会研讨而逐渐进取的。
“学书”第一要义,要求仍依“习字”的路子向前走,不过是逐渐深入了。即练点画要完全重质了(要讲究笔笔中锋送到,点画间讲究联系贯气等);练结体要更讲究舒适完美了;每天练习的时间尽可能增加一些;碑帖范本尽可能多看一些(由有限到广博);要把多思考与多应用、多涉猎、多实践结合起来,“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这是为向艺术化进军铺好道路。也有人以为,从“习字”而至“学书”,就可以自由地纵放地随便写了,这是自欺欺人。要知道还是要连走下去,而且要更加小心翼翼地、认真踏实地向前走去。
要而言之,习字是求正确,学书是更求美化,美化中仍要包括正确。

二、要识势

“必先识势,乃可加功”,这两句为古人提出的名言。唐代张怀瓘有学书三要点:第一用笔, 第二识势,第三裹束。把“识势”列为三者之一,相当重视。传统书法理论中不但有“书势” “笔势” “气势”等说法,而且谈到“势”的也比较多,现举些例子来说明其性质。
读“先后步骤”的有四句:“正脚手(先端正人的手脚,也作写好点画解),得形势(次学到字的结体与字的姿态),加遒润(再加上骨力、丰采),兼拗拔(还要自辟蹊径与提高)。”这四句的前两句是讲“习字”,后两句是讲“学书”。“势”字已带着“学书”了。这简括的提示,大家认为是恰当的。而李世民(唐太宗)则说:“……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里的“势”字都是指字的美好姿态。李世民对“步骤”的看法,一反故常,要在骨力中取得形势,也是有其独到见解的。
读“运笔”的有:“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腕不悬)拘而难运”。这里的“势”字是指运笔的回旋舒畅而有气有力。
谈“点画”的有:“有锋(出锋)则以耀其神,无锋(藏锋)则以含其气,横、斜、曲、直、钩、点、盘、纡,皆以势为之。”这里说所有点画都要趁势写出,对点画进一步要求具有神气了。又把“势”与“神”“气”并提并重了。
谈“小章法”、“大章法”的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真则字终(楷书一字写完)意不终,草则行尽(草书一行写完)势不尽。”是说有丰采(上面的“金生”“玉润”即为丰采的形象化)的书法,其“意”与“势”好比音乐妙奏有余音袅袅之意了。这里的“势”是“余势”之谓。
谈势不宜滥用的有:“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如是则筋力不等,生死相混。”这是说运笔仓忙,用势不当,或运笔滞缓,都易造成不平衡不协调现象。
谈怎样会丧失势的有:“拘则乏势(拘谨了就缺乏活力),放又少则(放肆了又缺少规矩)。”又“宜疾则疾(应该快的地方,就要用“力行而送到”的快笔),不疾则失势(否则就没得精神);宜涩则涩(应该慢的地方,就要用“力行”的慢笔),不涩则病生(否则就易生浮滑之病)”;“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最不可匆忙而轻率,犯了就潦草而无劲势)”。
看了历史京剧,感到台上的演员不论一举步、一攘臂、一顾目、一扬眉以至拂袖、整冠、按剑、挥鞭……其姿式又美又有精神。原来他们把生话中的行动艺术加工了,也可以说都讲究“势”了。那么学书练功,岂可不识“势”呢!不识势就是不知什么才是美的姿式,那么不一定是择美而练,加的功夫就不及同样练功而能识势的效果好了。
关于“势”的含义,姑举了这些。再简括浅说一下:“势”大致是:用意使笔求自然舒畅,搭配求有顾盼映带,稳妥中求有抑扬生动感,实践时求精神贯注而不执着。“识势”就是懂得与领会书法艺术的不同寻常而又微妙的优美。
张怀瓘说的“裹束”附带说明一下。我认为,它指的是结构与章法上需要有团结紧密之意。张又说:“裹束岂止虚实展促,其要归于互出。”互出的意思是说不但应用了参差变化。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参差写得有神采,既有虚处、有实处,又有开展处、有短促处,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中有展促,展促中有虚实,不但求舒展趁势,也求紧密敛势,虚、实、展、促,一起精心活用,这也可以说使“势” 更加丰富多彩化了。 


三、要有目的

为了自己爱好,就想钻研这门艺术,应不惜勤学苦练,待到有所成就,要为祖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贡献,这是每个学书人应有的志愿,也就有个总的目的。
有人口上也说爱好,要追求,心中也想有所成就,但茫无规约方向。怎样进取,心中也无数,岂不是在无“的”放矢。
在继续深入临习的过程中,还必须有部分的目的,可以抓住重点,心中有数地进行了。这里要谈谈各种书体。
学楷书的目的,为了要寻究好的楷书的“骨肉停匀,气血和润”。
我揣摩古人的经验。他们说:“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墨蓄于笔头副毫之内,运笔时驻之提之捺动,水墨即下锋入纸,写来润泽,就有“血”感;所谓“气”全在于书写时得心应手,笔笔意连,运笔时按而铺毫,就有“肉”感;提而后行,就有“骨”感。我们看了,实践时都要出乎自然,不能着意造作。楷书的纯骨,多肉和墨的过湿、过燥、过浓,过淡,都易成病。要做到“中规中矩,浓纤有方”。
学行书的目的,为了要揣摩而学到它的“意态生动,气脉调畅”。
行书运笔,有时近乎楷书,可是多了弧笔、转笔了;笔与笔间或相连,或不相连,而有了吸引力了,竖笔多了“勒”意了(勒马缰之力,本是从外向内——渐近自身);“磔”也可用藏锋了;作“点"可从空掷笔或用“啄”意了(这“啄”还指手中笔的动态);“掠”笔可加长加峻了,“生动、调畅”,都要结合腕力。
学草书的目的,为了要穷极“矫健飞腾,纵横离合"的变化,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
草书运笔,略同行书而加以放纵,有了惊涛骇浪之势,但放中也须有敛意,大参差中仍须有平衡感,提笔挥洒虽似流逸,仍须力行有筋感。更可加上“滚笔”“捻笔”(都是腕指与笔俱动)与“换笔”(手中笔杆转换方向,纸上笔画方向不变)。行草书以腕运为主,但也不宜死指不用,较大草书更用肘、肩、腰力了。
学篆书的目的,要探索其“藏收盘屈,遒浑谨严”之格律;学隶书的目的,为了领会其“气骨沉着,波磔雄强”之气概。这“格律”与“气概”都可溶入楷、行、草中作养料。
篆书运笔全用中锋、藏锋,认真的作横面:先从笔画中段落笔,向左行(逆入)至首端折成圆锋(也叫“藏头”),乃向右行至末端又折成圆锋(也叫“护尾"),回收至中段与落笔处相接而起讫。一笔上了两次墨,故能遒劲浑厚了。隶书用笔也须中锋厚重,不必如书篆之用复笔(书篆也有人不用复笔的,但锋尖不出),藏头略带斜方,除长横与捺脚有波磔出锋(须留住回收,每字只限一笔出锋)外,都要护尾。
北魏是楷书,风格繁多,也有很灵秀的,带方的近千隶,较有特色。学它的目的,为了要吸收其“方劲古拙、庄茂开张”之范型。
它的用笔,基本在隶、楷之间,惟钩不是提,转而趯出,而是用实折提收。折角处有用两次换笔的,点多用方角,故写起来可以中锋、侧锋并用。
“章草”是从隶书的便写、捷写而来,末笔多波磔,笔断意连,流动而韧练,字字分清,较有规律可循,故为学行草书的好阶梯。学章草的目的,为了要学它的“圆转严谨,劲峭而又醇朴”之气质。
    “目的”无非把“人为我用,学些什么”明确一下。还有如:多学碑(体较严整的),为了坚筋骨;多学帖(体较流利的),为了滋肌血;学些民间的,为了吸收其“纯朴天真”之意趣;临些或观摩些墨迹,要辨察与领会其笔墨的“干、湿、浓、淡,转、折、顿、挫”等之实相与微妙处。……有了目的,就会自觉地、认真地去探索它们的规律和特点,并从中择取值得吸取和借鉴的地方,细心学习,期在必得(达到目的),不至于如过门而不知进,又如入得宝山不知宝在何处,空手而回了。(未完待续)

编辑部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