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落石出!一座史前水城证明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五星辉煌 2022-01-07
文章图片1

说到中国的上古历史,黄河流域好像一直处在舞台的最中央。

无论是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还是专家们挖出来的考古遗址,这里一直都是核心区CBD,常年人来人往,很热闹的样子。

文章图片2

大禹治水

相比之下南边的长江就显得有点冷清。甚至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江南最早的历史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的故事。这跟三皇五帝一比,不光年代差得远,咖位也差了太多。

文章图片3

勾践灭吴

那咱们江浙沪包邮区真的就这么“后生”吗?当然不是。

在2007年发现的这座史前古城,就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良渚遗址。

文章图片4

良渚古城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因为它不只是一座货真价实的五千年古城,让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真正让世界认可,还有一套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比大禹治水的神话都要早一千年,甚至连它的发现过程都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传奇现世

在1936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当时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下。但是在浙江杭州良渚镇却有一个年轻人,一直在野外挖着什么,而且这一挖就是好几个月。

文章图片5

这个年轻人就是施昕更,一个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他当时并不是什么考古学家,只是一个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在西湖博物馆实习。

文章图片6

有一次跟着考古队挖宝的时候,施昕更见识了不少史前石器,然后突然就回想起好像自己老家那边,也有很多这样奇形怪状的石头,于是在实习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回到了老家良渚镇,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考古”。

文章图片7

良渚出土的玉石器

这次是他第三次回来了,前两次考察都没什么结果,但他还是没放弃,决定坚持挖下去,果然这次真的有了收获——他在一个废弃的水井里,发现了两块泛着亮光的黑色陶片。

文章图片8

黑陶——4000年前龙山文化的“名片”

黑陶,这可是4000多年前龙山时代的招牌。

于是他兴冲冲的拿着这两块宝贝回到博物馆。馆里的专家也很振奋,因为这个时候除了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之外,历史学界也吹起了一股歪风——“中国文明西来说”。

文章图片9

想要从根儿上否定中国文明的独立性。

这只僵尸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每到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就会再次复活。当然这种观点在咱们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在那个年代,中国的考古学刚刚兴起,即使是面对这种谬论,一时间也还真拿不出什么过硬的物证来反驳。

直到挖出了黑陶。

文章图片10

山东龙山文化出土 杯壁厚度薄如蛋壳

因为这东西是中国独有的,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过。博物馆马上派出大队人马进场开挖,而这个时候的施昕更,作为发现这片宝地的福星,也是一边在工地挥汗如雨,一边挑灯夜战,写下了良渚的第一份考古报告。

文章图片11

良渚遗址第一份考古报告

可惜的是这份报告刚印刷出版,战争就爆发了,更不幸的是,才刚刚28岁的施昕更,也在报告发表的第二年就染病去世了

他在报告的卷首语写了这么几句话:

“科学工作者必须以最后一课的精神,在烽火连天中继续我们的工作。”

“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生存在这个艰巨伟大的时代,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个人都有了一颗坚定不拔的信心。”

文章图片12

良渚报告卷首语

寥寥几句话让良渚的命运和当时的中国绑在了一起,让这个遗址带上了情怀和温度,施昕更先生的努力让良渚没有继续埋没,而良渚也给出了它的回报。

文章图片13

良渚船坞场景复原

在之后的八十多年,这里不断挖出震惊世界的成果,直到在2019年7月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货真价实的五千年文明史。

文章图片14

良渚出土的高规格玉器

兵荒马乱的岁月过去了,施昕更的坟墓也已经无处寻找,我们这些后辈们想要纪念他,也只能敬上一壶老酒,在心中念出他的名字,感谢他的付出让良渚这个传奇重新面世,让中国文明的历史不再蒙尘。

“中华第一城”

时间过去了八十多年,咱们再次回到良渚,这里靠着太湖和钱塘江,被山和水夹在中间,从卫星视角看下去,是一片片的森林和水稻田,而良渚古城就在这下面。

文章图片15

良渚鸟瞰图

文章图片16

良渚数字地面模型

它的面积达到夸张的630万平方米,8个故宫那么大。在五千三百年前兴起,四千三百年前衰落,存在了整整一千年,而且不光年代早寿命长,整个城市的风格也很独特。

文章图片17

良渚城市复原

先说一点非常特别的地方,在发现古城之前,就算你直接站在城墙上,也认不出来它,因为这里的城墙特别厚,或者说已经不能用厚来形容了,因为它足足有五六十米,比咱们现在的高速还要宽,简直像是一圈环城公路。

文章图片18

良渚内城示意图

而且筑墙用的材料也不一样。

像西北的古城比如石峁,城墙是石头里插紝木。

文章图片19

石峁城墙

中原的比如陶寺二里头,是用夯土版筑的搭起来的。

文章图片20

陶寺城墙

可良渚却是底下铺石头中间放淤泥,最上面再堆上黄土这种三层复合结构

文章图片21

良渚城墙

这样的宽墙加上宫城的高台,就像是三条环线,把良渚城里里外外分成了三层。

文章图片22

良渚的“三环”

一环是莫角山宫殿区。这里是当年的良渚王族生活的地方,这片30万平方米的宫城,整体建在相当于现在四层楼高的大台子上,站在上面放眼望去,整个良渚古城一览无余,不过良渚的王宫可不是直接建在这上面的,而是在高台上又建高台。

文章图片23

莫角山宫殿区

你看像不像是宫殿的“宫”字,它的样子就像在表现一个,修建在二层台上的大殿一样。

文章图片24

甲骨文“宫”

而且在台子上修宫殿的传统在现在的故宫也能看到,那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故宫三大殿也和良渚的宫殿一样,脚不沾地威严的立在汉白玉的台基之上。

文章图片25

北京故宫三大殿

但是和故宫不一样的是,良渚的二层台上可不止有三座,而是南北两排一共七座,其中最大的主殿有900平米。

文章图片26

莫角山宫殿区

宫城之外是二环——内城。这一圈的面积300万平方米,这里有两片王族墓地,埋着二十多位良渚先王。他们的大墓一个比一个精彩,这个咱们以后再细说。

文章图片27

反山王陵

内城东边的钟家港是手工作坊区,良渚那些鬼斧神工的玉琮玉钺,当年都是出自这里的大师之手。

文章图片28

玉琮

而且南边还有一座一万多平米的皇家粮仓,发现的时候里面还存放着20万公斤碳化稻米。

文章图片29

良渚出土碳化稻米

再往外就是三环了,这里是良渚的外郭城。在良渚时代晚期人口爆炸,内城已经住不下了,所以就扩建了这一圈新城。也正是这条第三环线把良渚古城的面积,拉到了夸张的630万平方米。

文章图片30

外城居民生活还原

在这座“中华第一城”里,到处都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和港口,古人们出门上班买菜都得坐船,俨然是一幅史前江南水乡的画面。

文章图片31

好家伙,公路环线加船运水道,良渚人绝对算是城市规划大师。不过问题也来了,既然城里很多河道都是人工修建的,那这河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一下它周边的环境。

世界级水利

良渚这个地方三面环山,是一个很标准的C形盆地。北方大遮山西边,距离良渚大概十公里的地方有很多山谷,这些山谷就是在5000年前那个温暖湿润的年代,有大河穿山而过形成的,而良渚城里那些运河的水就来自这里。

文章图片32

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一套世界级的水利工程,它不止是一两座堤坝而已,而是一套用11条坝体组成的完整系统。

文章图片33

在刚才说到的山谷里,就有六条30多米高100米厚的大坝,再往南是四条平原低坝,它们和东边的塘山长堤连接,绵延六公里,让良渚西北形成了一片13.6平方公里的大型水库,库容达到恐怖的46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个杭州西湖。而且整套系统的影响范围有上百平方公里

文章图片34

良渚古人的“水库”

咱们中国人骨子里的这个基建狂魔的DNA,源头终于找到了。

良渚的水利不只是世界最早的,同时也是现存最大的史前水利工程。不过我猜大家在震惊的同时也很纳闷:良渚人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修水坝呢?或者说这套系统究竟有什么用?

浙江这个地方历来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而且经过调查当地的土层,发现良渚这里居然旱涝双全,洪水和干旱的比例是六比四。

文章图片35

良渚当地环境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首先吃饭就是个大问题。那有了这套先进的水利系统,就可以蓄水灌溉,旱涝保收不说,还能发展航运,把山里的石料和木材,从水路一路运进城里,建城墙修宫殿,在城市里接着搞基建,甚至还能在水库里养养鱼虾,补充一下蛋白质,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文章图片36

不过这时候我猜一定有人会杠,五千多年前的人怎么可能有能力搞出这么夸张的工程,一定是后人建的,哎,不好意思,咱们手里有证据。

考古队曾经挖开了这些大坝,然后在里面发现了这个东西——“草裹泥”,俗称草包。

文章图片37

良渚挖出“草包”

草是有机物,可以用碳14测年。专家们测完得出结论,5100到4700年前。所以大坝绝对是当年的良渚人出品,如假包换。

要修建这么庞大的工程,绝对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还需要一个关键人物来设计和指挥,那这个人当然就是良渚之王了。

文章图片38

有人说反山王陵的12号大墓,就是那位工程完工之后的第一位王。

有人有钱有技术还有等级制度,良渚在这时候必然已经是一个“国家”了,而国家的出现就是进入文明的标志。

良渚文明,实至名归,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货真价实。

文章图片39

不过无论是城市还是水利,这些都是物质上的成就,要想彻底弄明白良渚文明,那还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宗教,认识这位良渚之神。

文章图片40

良渚神徽

这个咱们留到下期再聊。

我是柳生,一个讲故事的书生,咱们下期依然良渚见。

--------------------------------------------------------------------------------

资料来源:

纪录片《中国通史》、《良渚》、《鸟瞰古代中国》、《考古公开课》、《寻找古老的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