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本没有出路

 氧气是个地铁 2022-01-07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出自名篇《故乡》,是鲁迅笔下诞生过的无数经典句子之一,也非常亲民,可适用的场景很多。因为鲁迅特别会洞察人性和解析社会,而且跟白居易一样通俗易懂,加上人性本能自从远古时代有智慧后在大场面上几乎固定,所以在这个几乎没有文盲的社会,这些道理更加流行。

鲁迅借《狂人日记》盯着书籍看到处都是“吃人”的字眼,而他本身的书哪怕比较表面地理解,都到底是公式。比如我看到的是,“世上本没有出路,走的人少了,便变成了路”。鲁迅研究的是整个社会和国民性,我单方面将其降维,仅个体人生,也能代入一些道理。

所谓“出路”,是超越本能的存在。我喜欢引用的有句改过《侏罗纪公园》的台词是: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任何生命首先都会基础地满足本能,这是进化论物竞天择的结果,也有利于维持任何体系稳定。大自然不是被调侃那样被人为设计出来的科技产品,但这种服务于宇宙本质的动态平衡,决定哪怕细节到个体,都会满足要求。

这种平衡是动态的,所以状态不确定,随时都会被改变。人在智慧加持下的欲望永远高于现有状态,更何况很多人的现有状态是没有达到相对平均水平的,所以这种追求甚至谈不上满足欲望。在这个大背景下,本能已经不足以支撑正常生活消费——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和额外属性,于是出路就被提上议程。

出路不仅仅能拯救本能,但最基础的价值就在于缓冲本能。有句俗话是:还能学会走就想要飞。但出路的一大特点就在于违反常识,是摆脱本能的局限,基础在于更高维度的布局。因为出路是绑定超越现实的操作模式,所以必须在本能趋势以上,否则会矮化过程,最终让使命破产。

出路是被创造出来的,如果用“微积分”式的工具甚至不需要无限缩小,就有了最上面的观点“世界上本没有出路”。但出路还是一种发现,因为个体虽然不至于像谬传那样大脑开发不足十分之一,可确实有很多潜力没有被挖掘。我们都或者被迫完成过超预期的广义壮举,这也是出路兑现的效果之一。出路就是对自我新版本的发现,所以“出路不存在”的现象很容易被打破。

出路也有级别,而在这个社会,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安排一个任务:读书。虽然应试教育被讨论过很多次,本身就确实值得这样讨论,但读书的价值是非常明显,一定程度上还相当于人生的捷径。当然这是说不需要思考就有改变人生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想转型为成功,就没有捷径。读书几乎承包了大部分人前二十几年的一切烦恼,同时也几乎解决了大部分人前二十几年的一切烦恼。

世界上还有很多出路,我们也需要找很多出路,其中一种情况就符合这句话,“世上本没有出路,走的人少了,便变成了路”。出路之所以是发现而非发明,就是因为虽然“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或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但以心理学和社科为代表的科学说明,人类所有个体存在大量重叠的特质。所以有些出路会撞车,但只有懂得坚持下去的人,才能将其变成一条至少自己能走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