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五四)

 火帝养生_WSH 2022-01-07

【伤寒论第140条辨】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误用了攻下方法,病人的脉象急促,但未见结胸症状,这是邪未内陷而欲外解的征象。脉象浮的,可能发作结胸。脉象紧的,可能发生咽痛。脉象弦的,大多伴有两胁拘急。脉细数的,头痛还未停止。脉沉紧的,必有气逆欲呕。脉沉滑的,会出现协热下利。脉浮滑的,必发生大便下血。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这里又重复了告诉我们,太阳病应该发表,结果没有发表,而是攻下。攻下了以后,如果脉是浮的,就不会结胸,这提示我们这个病自己也会好。

所以,有的时候本来该发表的,结果攻下,病人身体很强,攻下以后,才想起开错处方了,可能会结胸,但是病人说没什么感觉啊,没有结胸,所以,这也是病欲解。

在过去,中医有一派,有的是汗法,什么病来都是汗法;有的是吐法,专门用吐,有的是下法,管你什么病,专门攻下。这个病人是伤寒表证,他也是去攻下,运气好,病人体质好,就没有结胸,病就好了。还有一种运气不好,就造成了结胸。如果是这样子宁可做和解派,小柴胡汤,至少不会结胸。

如果攻下以后,脉是促的,什么是促脉,就是你用拍皮球的那种感觉,刚开始脉大,慢慢地就没有了,这就是促脉。这个时候,就知道这个人会结胸了。

被攻下以后,如果脉细数的一定会咽痛。中医认为喉咙三阴之会。本来表邪在外,攻下以后,阳气往下走,表寒束得更紧,阳气往下导,导下去以后,由于攻下,阳气回弹,当阳气回弹的时候,又遇到了表寒挡到了,出不去,这出去的阳气会集中起来,往喉咙跑,旁边发不出去的时候就往喉咙跑,所以会出现咽痛。,脉细表示里面有寒,数表示里面有热,这就是寒热并结,脉数的话,是因为阳气没有办法从外走,不能发散,所以,阳会集中在喉咙。这种喉咙痛并不是真正的喉咙发炎,这是因为误下造成的,这种我们开麻杏甘石汤,一发汗,开表,阳气透发,不集中在喉咙这里,喉咙痛就去掉了。

被攻下以后,如果脉是弦的,病毒跑到胸胁的地方,少阳三焦的地方,造成了两胁拘急。脉如果是紧的,还有头痛,寒还有,这个时候再开发表的药就可以了。如果脉是沉紧的,一定会心下痛,胃这个地方难过。只要是摸到脉是沉的,都代表病在里,是紧,就代表里面有寒。

如果是被攻下以后,脉沉而滑,滑里面有热,就会出现协热下利。如果大便小便带血的时候,脉都是数滑的。中医治疗下血,不管是大便有血还是小便有血,也是一剂知,二剂已。脉滑数就是血利,血利包含了大便有血也包含了小便有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