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轶闻】布干维尔岛上两万多日军,凭什么能活到战争结束?

 王生不易 2022-01-09

    1943年的“魁北克会议”,确立了美军在太平洋的攻势由南部、东南部地区,调整到中太平洋地区。这意味着,大量的先进装备优先供应中太平洋战区,而南太平洋战区则改为所谓的牵制性进攻,对日军拉包尔基地围而不攻,以消耗为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哈尔西对发起布干维尔岛战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首先,日军重兵把守的布干维尔岛,美军完全可以用“蛙跳战术”跳过去,但该岛有6大机场,可以缩短护航战斗机的距离,是盟军封锁或轰炸瘫痪拉包尔基地的理想之地。


    其次,由于地面部队兵力不足,哈尔西决定采取“小蛙跳”战术,避开日军在该岛重点防守的南、北地区,选择防御薄弱的中部地区实施登陆,由海军陆战第3师打头阵,建立登陆场和飞机场,既对岛上日军进行压制,又能轰炸拉包尔基地。

    更重要的一点,为了保持对日军拉包尔基地的长期封锁,海上力量必须得到加强,否则将失去夺占布干维尔岛的意义。哈尔西找到其上级兼好友尼米兹求援,尽管美军战略有所调整,但尼米兹还是给了他4艘航母和众多舰艇,哈尔西十分满意。


    为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哈尔西早在10月初就开始空袭拉包尔、布干维尔岛等地,甚至对邻近的布喀岛等进行空袭,以此迷惑日军。一个月后的11月1日,美军第三陆战师  在托罗基纳登陆并建立滩头阵地,战至黄昏,登岛盟军已达1.4万人。并很快依托美军强大的工程作业能力,完成了3个机场的修建工作,使该岛成为美军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基地。也就是说,尽管美、日双方围绕扩大登陆场和反登陆进行作战,但美军登陆布干维尔岛已实现了战役目的,占领与不占领已不重要。

    由于美军突然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并建立航空基地,日军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出动拉包尔基地的航空兵对盟军登陆场进行轰炸,而且联合舰队组成3支袭击舰队,趁盟军立足未稳实施反登陆,并登陆地面部队,从陆地对盟军实施攻击。但在美军海、空优势面前,日军的反击显得软弱无力,不仅没有夺回登陆场,反而损失惨重,并逐渐丧失布干维尔岛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更有甚者,岛上的约4万日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都归功于美国海军在海上的封锁。

    以阿利·艾伯特·伯克上校指挥的第23驱逐舰支队为例。随着美军空中力量的不断压制,日军在布干维尔岛的机场基本瘫痪,大量的地勤人员无事可干,日军决定用陆军换下他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哈尔西随即命令伯克的舰队前去拦截。而此时,伯克舰队距离战场足有300公里之遥,必须以31节高速才能按时抵达,这对于最高只能跑出30节的驱逐舰是个极大的挑战。好在,伯克的手下费了老大劲榨出1节航速,终于按时抵达战场,并运用新战术向日军发起第一波鱼雷攻击。

    当场就击沉了2艘日军驱逐舰,但伯克并未“见好就收”,而是继续追击北逃的日军舰队,在成功躲过日军3枚鱼雷的反击后,又击沉一艘驱逐舰。3:0的战绩让他一战成名,军事迷们熟悉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正是美军的严密封锁,让岛上日军外援断绝,不得不发起多次大规模进攻,但都无功而返。如今的登岛美军已达3个师,总兵力已达6.2万人,却没有占领全岛的意思,而躲在丛林里的日军,干脆种蔬菜填饱肚子,双方就这样僵持到战争结束。

    随着太平洋舰队主力在中太平洋发动攻势,布干维尔岛的战略地位也随之降为次要位置,甚至将岛上的防务全部移交给了澳大利亚军队,而撤出的美军则分散到中太平洋战区。由此可见,不是日军有多顽强,而是美军压根就没有想占领全岛

看来,战争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盟军手里,打与不打,日军说了不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