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武入道|明月可知道,清风不问禅

 风中凌乱人依旧 2022-01-09

图片

贤满法师书联,笔者撰联

2018年在上海廿一文化组织的意拳公开课上表演

(穿着袜子,地板很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明月可知道,清风不问禅。

《拳经》有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

师门训言以「武、德、忠、孝、仁、义、礼、敬、智、勤、勇、忍、信、理、和、善」等十六个字为核心内容,其中,第一条提出来的就是「以武入道」。

关于以武入道的问题,一直以来意拳讲得都比较隐晦,学过意拳的人都知道,意拳包含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养生,二是自卫,三是理趣。这里的理趣,就是义理与情趣的意思。

《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所谓的道与器,落到具体实际,就是一个道与术的关系,故先哲庄子曰:道也,进乎技矣。

武术既是一门义理高深的学问,推崇的是不离对抗而超越对抗,同时武术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讲究的是知行合一与学以致用。

魏源先生尝言: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道者,道法自然;

自然,本来如是。

道,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无形无象,无名无言,乃宇宙之原理原则,并非哪一家所独有,更不是哪一家所独创,即便就是这个「道」字,也不过是先哲假立其名,就是一个标签或者说一个概念,佛家禅宗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喻「道」指「心」,如是而已。

道无名而假立其名,道难言而强释其言。

由此可知,以武入道者,乃形而上之谓,当属于义理的范畴,正如佛家禅宗有向上一着之说,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讲,也可以说这是属于科学探讨与研究的内容。

我们大可不必纠缠于这些不同的学术领域或宗教派别的概念和说法,都有自己的那一套逻辑和语言。

认识问题是不需要逻辑的,只有解决问题才需要逻辑。

无论是哪一家的概念和说法,也都只是一种概念和说法,转圈说话,无论是用什么样的逻辑和语言,只要说出来的都是一个「理」字,能够自圆其说,头头是道,如此即可,仅此而已。

学者须知,道本无名,亦不属言,更无逻辑以及逻辑推理,惟在践行体认。

此前,我曾撰联以释其义,如联所曰:

道不属言,言尽诸事而成理,难乎身体力行,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禅不可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妙在心领神会,故世尊付教外别传。

以武入道也好,诸法入道也罢,凡言入道者,真正能够践行与体认的就是一个「中道」,借用佛家禅宗的语言,那就是:

若离两边,是名中道;

不离两边,是行中道。

契入中道,体证实相,行站坐卧,须臾不离,同时产生,同时作用,同时消失,如是者,当下无住,当下即是。

姚宗勋师爷总结说:意拳的创建无疑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可以说,意拳倡导与创建的过程,正是祖师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秉承传统,博采众长,结合自身拳术实践与拳学研究所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思想革命、观念革新和形式创新,反复的实验与总结,不断的提炼与升华,并非一帆风顺,始终坚韧不拔。

以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意拳无疑是现代科学理论与具体拳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用中国传统的哲理来讲,意拳切实体认并深刻诠释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与中道不二的思想。

道理千古不易,因缘各有不同。

正如师爷所言:道乃万一,虽然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但归根结底,道理只有一个。

这里的道理,实际上说的就是「中道」,所谓路有千条,行皆中道,即是此意。

关于中道,儒释道等各家尽管自有学说,侧重不同,深浅不一,但对于中道,无不推崇备至。

比如,儒家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十六字心传,中庸有言「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遂传中庸之道留于后世。

道家有「抱元守一」之圭旨,实如老子所谓「在于深根固蒂,守中抱一而已」,正如《道德经》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佛家有中观正道之说,立中道为根本立场,称之为第一义谛,何谓第一义谛?用佛家的语言讲,那就是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后有显密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开创中观学说,遂造《中论》而演法布教诸世。

王芗斋祖师称拳道为中庸大道,所谓中者,道也;庸者,用也;中庸者,乃道用也。

以我个人的体认,所谓的中庸,就是中万变而万变不离其中的意思。

具体结合到拳术实践,就是一个找中、定中、守中、用中的问题,找中定中谓之练,守中用中谓之用,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或言「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更有「得中者得力」之说,祖师的代表作之所以命名为《拳道中枢》,亦即彰显中道之本义。

没有功夫,羞谈境界;没有境界,枉练功夫。

再高妙的拳学理论,如果脱离拳术实践的科学检验,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再深入的拳术实践,如果没有拳学理论的系统指导,那终将是盲人瞎马,无所适从。

佛家禅宗有言: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前者喻指境界之高妙,后者喻指功夫之笃实。

功夫不学不上路,功夫不舍不入道,故功夫常练而不执。

境界不过不明心,境界不忘不见性,故境界长养而不住。

虽然这样的道理俯拾皆是,但人们往往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大都失之于偏颇,殊为叹惜。

形意拳大师刘奇兰先生尝言:形意拳术之道,体用莫分,自己练者为体,行之于彼者为用。前辈所言,诚如是也。

所谓体用,是中国传统哲理的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后世通常归属于哲学范畴,因而很多学者都将体用说成是一种有体有用、体用一如的思维模式。

对于这种说法,我个人是持保留意见的,说是有体有用或体用一如,这个没有什么异议,但说是一种思维模式,则有待于商榷。

因为哲学思辨的认识,远不能深刻阐释体用之道的真正内涵,体用之道既不表现为某种思维模式,更不由哲学思辨而得,体用之道的根本在于躬行实践。所以,前人讲体用莫分。

关于体用莫分的道理,我个人的体会是体用一如,既不要分开而论,也不能混为一谈。

昔时,我曾作有一联,略表心得,如联所曰:

动即是静,静即是动,动静处中,中万变,万变不离其中;

体合于用,用合于体,体用一心,心无住,无住而生其心。

实如祖师所言:内虚灵,外挺拔,舒适得力,为基本不动的原则,更以刚柔,虚实,动静,紧松,同时起参互错综作用。

以武入道不易,唯中道者能入;

以武证道尤难,非中道者不行。

离骚千古绝唱,此道知来藏往,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