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觉者》陈履安:到外面找答案越来越难,所以我们要向内看,回归自己内心 | 第一辑

 药师海印月 2022-01-09

嘉 宾 简 介

 陈履安 

觉性科学讲师

▲点击视频观看《生命·觉者》

陈履安 第一辑

精 彩 对 话

01

用科学解释觉受

可以利益更多的人

梁同学:

大家好,欢迎收看《生命·觉者》系列,我是梁冬。在我们这么长的访谈里面,其实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位很想访问和请教的长者先生,他就是陈履安先生。

他过往的所有经历,似乎都在帮助他做现在的事情,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的生命。

小梁作为一个晚辈,今天终于有机会能够向陈先生请教,感到非常的荣幸,陈老师您好。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就是最近这三年,你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陈履安老师:

其实我在美国念书,当时学的是电机,涉及电脑、硬体软体这套东西。后来念博士念数学,所以基础上我是有科学背景的人。

在教育界、政界服务一段时间之后,有个特别的机缘——1990年,有位禅师,他现在已经圆寂了,他为了我们17个人,举行了一个禅七。

当时我问什么叫禅七?他说就是静坐七天。这对我来讲很好奇,我首先会问要做什么准备?他说回家盘盘腿就好了,第二个把《心经》背熟,这是入禅堂的条件。

我想这个不难,于是决定参加。我大概痛苦了两三天,到第四天时,安静下来就有很多觉受。因为我觉得东方文化实在是非常可爱,它会用禅诗来表达刚开始学习是什么样的感觉;第二个当我们开始有一点觉受时,是什么感觉,你要注意什么;第三个有了觉受会有一些什么麻烦;最后你到证悟的时候,你要怎么处理你的心态。

学科学的人,有了觉受我不会觉得很神奇,我就会想一定有科学的根据。我不是个迷信科学的人,因为科学是一个人类都接受的语言,如果能够用这种语言(来解释觉受),能够接受的人就会更多,就可以利益更多的人。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2

觉受是自己的觉受

不要对别人讲

梁同学:

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时有什么样的觉受吗?

陈履安老师:

觉受是自己的觉受,不要对别人讲。这是一个规矩,它几乎变成一种戒律。

它有原因的,因为觉受因人而异。你真正要了解的不是这些觉受,而是这些觉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包括有了感觉之后,怎么处理这些感觉;哪些觉受是暂时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门学问不容易推广的原因之一。

就好像中医说的气脉不通,当气脉开始通的时候,会有很多觉受。这跟得道成仙没有关系的,只是像障碍打通了,不通的管子通了。

所以关于觉受,原则性的可以谈,但是个人的是不宜去谈到,因为容易造成错觉。比如你跟一些开始学习的人,你告诉他会有什么现象,他可能产生一段假的觉受,这对修行来讲,他是有妨碍的。

这门学问起步非常不容易,因为它分了太多的门派,也有人把这个叫“传承”。传承的意思是我把我学到的东西,很完整得保留下来,我不会偏离,但是也就不容易进步。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有些好的传承,最开始发起的人,他确实达到了证悟的境界,他的经验是值得保留的。

但现在时代变化这么大,他就面临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古代用的语言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生活方式不太一样,而且近200年科学的发展,它一定还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