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破裂原生家庭更可怕的是,这三种“有毒”的母亲

 谢耳朵馆长 2022-01-0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也会不断向外界学习,提升自己。我们会主动地向外界环境寻求新的知识,也会被动接受父母与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
其中对我们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父母传递给我们的知识,尤其是母亲。
这是因为在孩童时期,我们常常对自己的父母给予极大的信任,认为他们所说所做的事情都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一位母亲的精神状态有问题,或是存在不当的教育理念,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受到这种不良的影响。
对于一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尚且可以被改变或治愈,可一位母亲错误的言行,常常会毁掉我们的一生。
曾经有心理学家指出,有一些人在成为父母之后,会习惯性将子女当成自己的出气筒,向他们肆意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比破裂原生家庭更可怕的是,这三种“有毒”的母亲,常常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一、控制欲望比较强烈的母亲

虽然控制欲这个词近几年才逐渐在网络上流行,但控制欲强的父母早在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就出现了。
哪怕已经进入21世纪,仍然有不少父母有这种想法,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
因为我国自古以来讲究孝敬父母,在过去的男权社会中,甚至还会强调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样的传统理念,让一些父母过分看重自己的地位,以至于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完全决定子女的人生轨迹。
有不少父母都不是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子女,他们总是有一定的获取思想,认为自己不从自己身上得到点什么,就属于弱势吃亏的那一方。
因此当子女比较年幼,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利益的时候,父母常常会像对待宠物一般对待子女,以此来获得一些快感。
哪怕是一些和她们无关的事情,这些母亲也喜欢摆出长辈的架势,认为子女应该参考自己的意见。
有一些人甚至会自作主张,完全忽视子女的想法,去为他们安排那些自认为好的生活。而这类父母通常没有眼界,常常会耽误孩子的大好前程。
比如在某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里,孩子往往会学习优异,希望能够凭借成绩出人头地。但他们的父母却常常自作主张为他们做决定,认为金钱比一切都重要,不少人只好早早的步入社会开始打工,被迫放弃大好前程。
他们越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子女,子女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便会越差。
当这些父母无法再为自己的孩子做决定的时候,孩子自己则会变得更加手足无措,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能力。即便是决定一些小事,他们也常常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二、总是凶恶的对待自己孩子的母亲

有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只有自己严厉起来,才能够让孩子尊重自己。当孩子犯了小错误时,她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用暴力惩罚孩子。
但其实严厉只是在规范孩子的人生前进道路,直到他们不走歪路,而不是时刻在精神或生活上压制孩子。
有不少父母似乎都非常厌恶自己的子女,即便是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他们也常常会因此大发雷霆,甚至用非常恶毒的言语咒骂自己的子女。
其实这种辱骂的言语也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大部分孩子都非常渴望母亲的关爱,在他们心中母亲应该是一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形象,是他们无论何时都可以回到怀抱中的温柔港湾。
如果母亲也常常给孩子铸造一个严厉、不好接近的形象,孩子都会觉得毫无安全感。
似乎对于他们来说,家庭已经不是可以逃避的地方。哪怕他们年纪尚小,也不得不一个人面对黑暗的社会打拼,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发泄自己的痛苦与不满。
这种得不到保护的感觉,常常让他们变得过于敏感,患得患失,有的人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
养育一个子女并不仅仅是对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呵护也至关重要。我们只需要在子女犯错的时候严肃起来,而不是给他们树立一个严母的人设,让他们畏惧我们,不敢接近。

三、经常暴力教育的母亲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一句俗语,那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似乎不用武力压制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无天。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大部分家长首先想到的不是用言语教导孩子,而是用严格的体罚惩罚孩子。
这种做法也会让一些孩子变得胆小甚微,甚至不敢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大声说话。童年时期的过渡提法,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有些人甚至会因此出现精神问题
其实家长应该意识到,打骂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特效药。
一些家长仅仅将打骂孩子当成自己发泄压力的一种方法,这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心。

希望家长能够反思自己的教育心境,尤其是母亲这个极为重要的家庭角色,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孩子的性格及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