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墨秦译文】容器已经溢满,小心端着,不如停下来。铁器锻造使其锋利,长久之后又将滞钝,不可以长期保持。金玉珠宝堆满了房屋,不能永久占有。大富大贵使人骄傲,也会留下隐患。功劳成功后就应该隐退,天道就是这样的。 【墨秦解析】 这一章讲的是人生的进退之道,芸芸众生、行色男女、活在这个大千世界,吃穿用度、柴米油盐,每一样都需要财富支持。没有财富支持将寸步难行。钱多钱少又无有标准,贫穷的想富有,富有的想更富。人人都想尽办法去弄钱,正规渠道挣来的还知道挣钱不易,低调淡定,谨保财富。而那些非法收入者,为满足个人欲望,穷奢极欲,声色犬马近乎变态。还自以为是自己的能力足够享受,飘飘然不知今兮是何兮。却不知月满则亏、乐极生悲。花开花谢总有时,事情在大圆满后又将重复下一个大圆满。事情适可而止方为上策,不能好事占尽,“天道损有余而奉不足”。 杯中酒已经满了,为了多喝一点,还要再加,非得溢出来才作罢,然后小心谨慎地端在手中,生怕洒下一滴。与其这样还不知少倒一点,岂不是更加爽利。人类的贪欲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无名无利时想要打拼事业,拼得一身荣华,永保妻儿富贵。名利双收时,又想着怎么样永久保持这份富贵。可谁又能保得住富贵,王侯将相还未见白发就已经被困朝堂,天子帝王也会迎来改朝换代。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食不过三餐睡不过七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乍听来似乎很是消极,人这一生匆匆几十年,安心于当下,知足于现有,何乐而不为呢?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说过:“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人世间所有种种不快,不外乎就是比较心造成。有比较就会有不足,有不足就会有贪欲,有贪欲就会作恶。 在《道德经》中,天地和圣人把我们和万物都当成刍狗,用完即可扔。天地用万物,圣人用百姓,用完都会被扔。那么作为刍狗的我们就应该有刍狗的觉悟,不要以为一日当狗就能一辈子做狗,况且“狡兔死走狗烹”。作为刍狗的我们在功成之时就应“功遂身退”,这是天之道。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这些都是走向灭亡的表现,“几于道”说的是水,可财富又何尝不几于道呢?民间风水也是水管财。花钱如流水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水和钱类似,财富是天下人的财富。存不得,留不住。所以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样才是合乎天道的。 事实上也没有谁能永久地占有财富,富可敌国的天下首富尚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不要说权倾朝野的王公贵族,就算是只手遮天的帝王。生前多么的不可一世,挥手间日月为之暗淡,即便死后也是金玉傍身,最后还不是落得个连尸身都不能保全的结局。 老子在这一章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盈则溢的道理。做事切忌过满,满招损。不要太过尖锐,过锐易钝,过刚易折。同时也从反面告诉我们,事情都有两面情,否极泰来,遇上困难也不要灰心。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知足才能常乐。退而隐并不只是说形而上的隐居深山,而是要人们不倨功、不贪婪、适可而止,这才是天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