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九)

 我的书海601 2022-12-12 发布于广西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九)

此次讲解《道德经》的第九章,罗安宪教授主要围绕核心意涵,即戒贪、守柔、戒骄、功遂身退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图片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意为满,在《道德经》一书当中共出现9次。已,意为停止。罗安宪教授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核心意思就是不贪。佛教中讲贪、嗔、痴为人类恶行的三大根源,贪则为众恶之首,为人类一切罪行的起点。人皆有欲望,满足基本欲望本无可厚非,但追求欲望之极大满足、过度满足,则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於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孔子所言“满则覆”,与老子所言“持而盈之”有相通之处,均代表盈满则溢之状态。这就提示我们,过分的贪心,一定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人的贪心一旦过度,所有的东西都有可能失去。

图片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意为打造。“揣而锐之”,是指将器具打造得极为锋利。但是,器具打造得过度锋利,就会导致器具过早的损坏。罗安宪教授认为,此句之核心内涵是在告诫人们要守柔。前半句指刚,后半句指柔。因为刚强不可长久,故而要守柔。

2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一个人追求财富,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满足呢?贪心一起,永无穷尽。《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对于自己的欲望、需求,应当有一个清楚的界限,否则就会导致无穷的贪欲。《淮南子·精神训》:“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吾死也有一棺之土。”人之所需,似乎并不需要太多。一旦人所占有之财货,超过了人之所需,人们能够守住自己的财富吗?当然是守不住的。因为财富乃身外之物,过度的财富可能给人们带来杀身之祸。清朝和珅之例,即可警醒世人不可占据过度之财富。道家所追求的,是清净的、健康的生活,而不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

图片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之语言,不仅是至理名言,而且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富、贵二字,含义有所差异。富者,讲财富之多。贵者,讲地位之高。有财富不一定有地位,有地位不一定有财富。与富相对应者,是贫。与贵相对应者,是贱。至于讲精神,则有穷、达的说法。富与贵,经常联系在一起。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虽然人人都向往,但是不可因富贵而骄傲、专横。所谓骄,就是胡作非为、任意妄为。《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在子贡看来,自己有财富,但自己能够做到富而无骄。罗安宪教授指出,不管是因富而骄,或是因贵而骄,都会导致“自遗其咎”的结果。清代之年羹尧之所以落得身败名裂之下场,正因为不懂“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道理。孔子之祖先,受嘉奖则要求越来越低之官职,为人越来越低调,故而得以免除祸害。孔子之弟子冉有,虽有高位但却乐意为孔子赶车,可见冉有深谙富贵不可骄之道理。春秋时晏婴之车夫,因自己为晏婴赶车而骄傲,车夫之妻甚至想要离开自己的丈夫,其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史记·管晏列传》)听了妻子之言,车夫才懂得“自抑损”之道理。由此可见,懂得收敛为做人之大道,骄傲自满乃取败之小径。

图片

(晏子车夫)

3


“功遂身退天之道。”王弼本作“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罗安宪教授认为,“功遂身退”与“富贵而骄”两个观念应当联系在一起进行理解。功遂身退,是老子所主张的基本观念。《道德经·二章》:“功成而弗居”。有功之人,不可骄傲,否则就成为众矢之的。“功遂身退”是“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更进一步的说法。功成之后,应当隐身而退。越国之文种,不听范蠡之警告,不知勾践之为人,自居有功而骄傲,最终被勾践赐死。文种之下场,实在是因为不懂功遂身退之道。反观范蠡,功成之后懂得隐居,故而能安度晚年。“天之道”,在《道德经》当中共出现5次,“天道”出现2次。“天之道”与“天道”内涵不同,亦如“人性”与“人之性”内涵也不相同。孟子讲人性,荀子讲人之性,二者面对的并非同一问题。人性,是人之为人所特有之性。人之性,是人所包含的性,这种性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因此,天道是天所特有之道,天之道则是天和人所共通之大道。《道德经·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此处之“天之道”,是在讲天地万物共通之大道,并非专讲天特有之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是就人而言。功遂身退,则是就天地万物共有之大道而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