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直隶布政使署考

 唯我英才 2022-01-10

图片

编者按:碎碎念,太行人家就像一个话唠一样,絮絮叨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城市历史的犄角旮旯,七零八碎,胸无大志,执着的深描这座城市。对听的懂的人这就像母亲的碎碎念,絮叨但温暖,沉闷但深情,等孩子茁壮成长了,特别迷恋这种唠叨和重复,这成了温暖世界里的一道光。昨天直隶布政使署探源一经发出,拨开了比直隶总督署占地规模还大一倍衙署的面纱,今天刊发保定古城文化研究大家陈伯涛老师撰写的直隶布政使署考的文章,首次揭开了该衙署的来龙去脉,传承演变。

图片

▲1901直隶布政史署,这是目前我们判定唯一的布政使署影像

图片

▲陈伯涛老师文章手稿

图片

▲西城门向东遥望布政史署大旗杆,和陈伯涛老师探讨唯一有点疑惑的是大旗杆后退西大街较远

图片

▲历史的传承演变,城市空间不断的更新蝶变,机关单位不断的变化更新,眼花缭乱,直隶总督署曾经是保定市委办公的场所,如图,保定著名摄影家王德明老师拍摄

因为经典,因为精美

难以忘却   

清直隶布政使署位于西大街帅府胡同口以东,四美斋以西路北(20世纪八十年代门牌164号)。署址西侧前部为前营游击署,后部为帅府胡同;东侧,前部至参将署,后部至草场营坊;北至双彩五道庙(今双彩街),南至西大街。占地约6万平方米,比直隶总督署占地面积约大一倍(总督署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

图片

 ▲彩色区域为直隶布政使署所在古城位置

据史料载,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考课官史之廉访法,各道署肃政廉访司,每司设肃政廉访使八员,正使秩正三品,副使秩授正四品,负责察访下辖官吏功过优劣。保定路廉访分司选址在此建署。

明代,设有都察院。掌监察百官,辩明冤枉,设左右都御史,秩正二品,副都御史,秩正三品, 佥都御史,秩正四品,下设监察御史,依行政区分十二道,分巡州县。保定都察院(又称北察院),成化二年(1466年)在原廉访分司署址建为监察御史巡察驻节之地,故称巡抚行台。

图片

▲清末古城图,藩署即为为直隶布政使署

明崇祯年间,派作战时军中专掌稽核功罪之责,以御史或宦官充任的监军驻入保定都察院(巡抚行台),称总监军署。

图片

 ▲1936年该区域城图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同时设分守道,由布政司派员分守一定区域,督察所属府州县,为一级政府机构。清沿明治,直隶省不设布政使司,只置守道,寄衔于相邻布政司,主官道员,秩正四品,属官有库大使,仓大使、关大使。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设直隶八府守道,署址占原总监军署。此守道为辅助布政使分理钱谷,故又称钱谷道,署址亦称总理钱谷道署。

图片

▲1948年该区域城图

清沿明治之布政司,执掌一省行政总司全省钱谷出纳并承宣政令,考核所属州县官员。主官布政使,秩从二品,佐官参政,秩从三品,参议秩从四品,下属机构经历司、照墨所、理问所,库大使、仓大使。雍正二年(1724年)设直隶总督,废直隶巡抚,改直隶守道为直隶布政使(亦称藩司),署址仍在守道署,改为直隶布政使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四国联军攻入保定,杀布政使廷雍,破坏了布政使署,第二年七月,接任布政使周馥进行了修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署内办法政学堂。

清末废布政使。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会迁天津,北洋政府废府改道,保定府改置范阳道、行政长官为观察使,设内政、财政、教育、实业四科。原布政使署改称观察使公署。 

图片

▲1966年该区域卫星航拍图

民国三年(1914年)将范阳道改为保定道,长官改称道尹,辖保定、正定两府及易、定、深三州四十二县,署址改为保定道尹公署。

民国十七年(1928年)成立河北省,撤销保定道,此址由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北关师范学堂内创办的直隶师范学堂附属高级小学、民国后改称河北省第二模范小学迁入,至1937年“七七事变”停办。日伪时期此址由日本宪兵司令部占驻。

抗战胜利后,1946年保定警备司令部和肃奸委员会办公室占驻。其东北部由第十一战区司令兼河山省主席孙连仲占为公馆。公馆街门开在双彩街五道庙。

图片

▲1958年依旧能看出入口空间和西大街的退让关系。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此址基本分为西大街门和双彩街门两部分。西大街门由河北省公安厅驻入,双彩门由省农林厅占驻。1958年省会迁津,保定市委机关迁入省公安厅址,市农业局迁入省农林厅址。1968年市委机关迁出,市武装部、市人防办占用,1986年武装部、人防办迁出,北市区检察院、北市区法院、北市区司法局驻入。双彩街门1968年后先后由郊区公安局、北市区公安局、北市区教育局等占用,1986年由北市区政府拆建新楼驻入。

清布政使署建筑规模之大,在保定城内首屈一指。这一署址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保持原貌,1997年旧城改造中被全部拆除,改建成帅府小区和北市区机关宿舍楼。为存史料,现就所收集到的该址原建情况记述如下:

1.布政使署西侧贴邻帅府胡同,整条胡同东侧全部是其署地。北侧邻双彩五道庙街,此段自帅府胡同口往东至原孙连仲公馆大门长约210米。其间把帅府胡同口往东约45米处为邻街(文化大革命中在此处拆通一门),再往东约170米至公馆大门处沿街基本为进深二进(约25米)的七户居民院(也就是说这段布政使北墙未临街)。公馆往东约75米均为居民连院。

2. 1928年河北省立第二模范小学迁入,据1934年资料载:时有教室19座76间房,宿舍6斋20间房,自习室3斋12间房,图书馆7间,藏书11000册,可容百人,办公室9间,教员住室25间。另有它房90间。操场占地约两亩。

3.孙连仲公馆址:由五套院组成,临界是东西向并列二个大院,东院开街门,院中南房五间,西南角高立二大门楼,进门是西院,西院又调向成南北格局的四进院。前院是环廊四合院,院中北房五间,东西配房六间,客厅(南房)三间,客厅双面大廊,此院构建非常讲究、窗廊木构全部饰以浮、透雕花鸟,彩色大玻璃花格窗,室内彩色水磨石地面。二、三进是花厅大院。三间雕梁画栋的大厅屹立在五级石阶之上,厅前厅后院中是精心的设计花园。花园后是书房三间,书房后是居室院,院中南廊房五间。

4,据衡志义先生走访华北电力大学卢贺轩老教授回忆抗战前布政使署的建筑情况:大门前有照壁、辕门、旗杆,进入大门内有仪门,西南为轿子执事房。大堂院内有东西签押房。二堂院两侧有环廊相连,环廊中部各有一月洞门,西月洞门南侧墙上嵌有一通那彦成署名碑,此门通往西侧一座建筑华丽的小院。

东月洞门通往东侧库房院(藩司库),院很大,几排库房被厚的高墙围住,墙顶上有更道和栅栏,院内有专为浇铸银锭的场所,还放有不少供消防用的大水瓮。库房院东建有马神庙,再东是存放标准量器的嘉量库和马棚。此外,在衙署东南两侧还有幕僚院、胥吏房。北侧有布政使办公,居住的三合院,还有花厅、花园……

保定古城如此若大的一座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直隶布政使署已荡然无存了。世事沧桑,物事茫茫,至今只字片言的记忆都难寻了。

 陈伯涛撰写, 高熙哲录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