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纸笔测试这几年,评价准备好了吗?

 木香草堂 2022-01-11
“非纸笔测评太重要,也太难了,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精力。”

“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非纸笔测评,到底要测试什么,怎么评价?”

……

上周,杭州市小学低段非纸笔测评研讨活动现场,满当当地“塞进”了来自杭州各区县学校教师代表和我省各地学校慕名而来的教师。“'评价智慧充分激活,促进学习丰富实践’,这是我对杭州评价改革两年多来的'白描’。”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在参观了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低段非纸笔测评活动后感慨道,“近年来,在杭州各小学的积极探索、推进中,包括非纸笔测评的评价改革,成了教育再还原、坚守教育本原的一枚'金钉子’。”

探险之旅:“喜看杭城新变化”

“你好,这是你的车票,接下来我要找你多少钱?”“如果用银联云闪付的方式支付,你们小队购买车票共需要多少钱?”……

1月11日的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变成了有西湖厅、运河厅、钱江新城厅的“杭州城”。几乎每一个自发组成的“探险”小组后面,都有一两位观摩教师跟着看。二年级学生吴逸忱和组员们顺利地在规定时间内“乘地铁”到达了想去的钱江新城厅,“到达之前,我们要买一套乐器需20多元。每个人的钱都不多,那就大家凑一凑吧!”而在西湖厅,吴逸忱和组员们领到了5样乐器,“可我们有6个人呀!怎么办呢?大家商量后决定由我来唱歌!老师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表扬我们团结合作!”

“今天我们测试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一点儿都不紧张,像在做游戏。”吴逸忱快乐的背后,是该校“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目标。

“比如在读一读关于运河的诗歌时,里面难免会有生词,老师特意在边上放了字典,观察孩子是否会用。”

“除了知识的运用,我们还要考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并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该校教务主任罗晓莉介绍。

“'喜看杭州变化,我为祖国点赞’活动已开展近两个月。期末同主题的非纸笔测评活动,是在学科整合下的主题式情境任务中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更重要的是,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引了方向。”校长金颖提到的后续学习,指的是借助智能评价系统在后台生成的学生个体和班级在测评活动中显示的各项能力数据,“加上平时教学中的评价数据,一学期、一年甚至几年下来,数据能清晰地看到学生每一项能力发展的轨迹”。

考试变革:评价准备好了吗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严禁在小学低年级举办任何形式的校外和校内统一考试,严禁按成绩给学生排名。早在10年前,杭州部分小学就已经开始探索以游园的形式代替试卷,进行低年级的期末考查。而省教育厅相关通知的出台,让低年级学生“游中学、考中乐”的非纸笔测评逐渐在我省越来越多的学校中推行。

每到期末,热热闹闹的小学非纸笔测评活动都会成为教育界的一道风景。“热闹的背后,学生收获了什么?我们的测评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了吗?”

2016年年初,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针对区域低段期末测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发现,该区所有的学校都采用了游园式、达标式或“笔试+游园”式等多种综合性形式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这种把知识技能融合在生活情境和趣味活动中的测评,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自我反思、自我完善。”非纸笔测评得到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但负责该项调研的教研员陈红霞在欣喜之余也发现了问题——“趣味化没问题了,但对照课标要求,游园式测评在评价内容上还缺乏检测的相应性;'模块游考’尚需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

同样,在当日的研讨活动环节,不少先后“身陷”非纸笔测评探索与实践的教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都知道能纸笔测评的内容就不要放入非纸笔测评中,但实际操作中依然容易混搭在一起。”

“非纸笔测评需要很多的测评员,但我们农村学校教师少,家长资源欠缺,也没有先进的智能分析系统,非纸笔测评我们看着很美,但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团队捆绑式评价中,是否应该制定相应的细则,才能评价出每一位组员的真实能力和个人学科素养,一个小组一个评价等级是否科学?”

“游园打卡式测评我们也尝试了好些年,评价的标准怎么设定更为合理?能否加入学生的意愿,比如学生自行申报演奏课外乐器等某学科特长给予加分?”

……

量规渐变:教育回归本原

关于圆周率π的考题,常规做法是让学生求半径、周长。“但聪明的老师,会这么命题:π是一个固定的数,请你回忆一下在数学课上,你们怎么得出圆周率的。”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认为,“这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展现出来,连老师怎么上课都反映出来。”

“非纸笔测评关注的是一些难以在纸笔测试中反映的能力与素养。”有测试,当然评价也得跟上,而且必须有标准。在杭州市小学低段非纸笔测评研讨活动的优秀学校经验分享环节,记者看到,几乎所有分享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体系,而且体系中的每个层级内都有详细的标准备注。

“评价体系中的量规如果制定得够科学、够具体,高年级学生就能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测评员。”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师童丽君介绍,每学期初,该校各学科会先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出本学期的核心知识点和需要达成的能力目标,再由学校管理层、学科教师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设计出融合核心知识、技能检测和综合素养等的主题测评活动。

“不要因为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漂亮的综合任务的测评,就以为非纸笔测评必须都是这种综合任务形式的。单项技能的测评和综合任务的测评是并存的,不同起点的学校,它的形式可以不一样。”张丰提醒。

非纸笔测评实践多年后,杭州市天长小学不仅有“期末经典两周”之识字小能手、口语交际、阅读达人等单向技能的测评,也有“期末经典两周”海洋主题实践活动、科技和职业主题实践活动等综合任务的测评。“长周期测评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教师张麟认为。

非纸笔测评,能够完全检验出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吗?这样的疑虑似乎与评价改革的步伐一直“如影随形”。

“我们今天深入推进能体现孩子学习思考过程的非纸笔测评,不是在否定纸笔测评。”张丰认为,两者应该是并存的,所占的权重在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是渐变的。

不仅如此,即便在小学低段,纸笔测评依然是考量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杭州市学军小学不断改进学生平时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的测评功能,让每位学生每个月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过程性评价。杭州市京都小学在平时有三个维度考评学生——阶段性小练习成绩、“平时作业+教师日常观察记录”和“课堂听讲习惯+作业完成习惯”。该校校长洪俊认为,夯实基础和综合素养的培育都必不可少。

随着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增长,纸笔测评和非纸笔测评的权重在渐变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衔接?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唐西胜曾主持过区域内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评价等各个维度的衔接性研究。“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等,对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等进行系统的研究,真正让知识与素养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西胜认为,如何渐变,小学高段甚至初中如何进行非纸笔测评,学校探索的空间很大。

“我们今天的努力和探索,本质意义上的改变是什么?是从管理立场到学生立场。”张丰说。

“乘地铁”穿过钱江新城厅,“探险”小组来到西湖厅,合作画一画西湖的天空。(浙江教育报记者 黄莉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