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它很考验你的能力

 速读速记 2022-01-11

年轻不容易,因为每件让你困惑和焦虑的事情是你破天荒头一遭。

                      ——大卫.米切尔

这两天学生们快考试放假了,甚至有些地区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已经放假了。

孩子们开心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寒假,这得多玩多少局游戏啊!

家长们开始焦虑了,你说孩子天天在家,家长上班没人管,该咋办啊?首先是吃饭,其次是学习,还有天天宅在家里,不见阳光是不是特别容易近视眼啊?

你还别说,还真是很现实的问题,哪个都不好解决。

小明他们也快放假了,因为疫情的原因,邢台的他们的兄弟学校已经放了,石家庄的还在坚持。不过,也就到周五了,马上放假。

很多家长在群里感叹,这哪里是初三毕业生啊,是不是上了个假私立,号称学习衡中很有成效的学校,这么搞下去,把学习都交给家长,还有什么优势?还不如上公立学校好呢,至少省十多万,还可以天天看到孩子。

确实,“双减”+疫情,有些以严格、长时间学习管理见长的私立学校受冲击不小,好像教学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话说回来了,公立学校就一定让人满意了吗?也不一定。

毕竟,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我们的父母也没有多少智慧可以指导我们了,至于有些专家,真成砖家了。

就连教育培训大佬俞敏洪都转行做农产品带货了,普通人更是看不清楚学习、工作、事业、生活的方向,焦虑是正常的。

而且,大家都是当家长没几次的新手,也在摸着石头过河。

昨天,群里有家长问要不要给孩子做感统训练,有时间让我科普一下。

我问孩子多大了,培养方向是什么?

家长说孩子五岁,去课外班想报名注意力训练,结果人家老师推荐去训练感统。

其实,感统训练至少存在几十年来,它最开始是针对感统失调的孩子开发出来的,康复、提高训练方法,也就是说是针对感统方面有问题的孩子进行的。

后来啊,有些机构就给包装成只要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来做感统,你看要不感统失调了多可怕。

很多家长一看,感统失调的例子太可怕了,赶紧报一个班吧,还不便宜。

完全没必要,正常孩子,正常发展,不会感统失调的,感统失调大多数是遗传造成的,根本不是你没训练的结果。

如果给培养出感统失调那样儿,家长得多刻薄,计划多周密,天天按着相反的方向要求。

就好比,孩子本来是想变胖,可你还觉得孩子不够瘦,变着花样、按变胖的反方向操作,你说这得多处心积虑才行。毕竟变胖是本能,变瘦不容易。

放到孩子身上,正常是本能,不正常是很难的。

还有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感统失调,我说是你给孩子去专业医院检查了,还是自己判断的。

家长说,自己判断的。

我顿时无语啊,不带这么给孩子贴标签的。

我说我记得给你家孩子做过脑电注意力测试啊,注意力挺好的,就是心理压力有点大。

家长说,现在更大了。

我说你家是上3年级了吧。

家长说2年级。

天天琢磨着给他报什么班,得未雨绸缪啊。

我说,不客气的说,未雨的前提是你得预测的准才行,石家庄这两天一直报着有小雪,结果哪天也没下。

放到孩子身上也合适,哪些需要筹谋哪些不需要。

教育孩子过程中,我有很多的失败案例,说起来大多是我自己太焦虑,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就天天盯着孩子看。

有一个心理现象,叫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是指:能力欠缺的人在欠考虑的决定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或辨别错误行为,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实际上,有不少的家长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有的时候帮孩子还不如不帮,甚至还没有那些没怎么管孩子的家长教育的孩子好。

先关注自己,看看怎么更好的评估自己的的能力范围,建立更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模型,这个能力给孩子也许更实用一些。

……………………………分割线

快速记忆初级课程线上课的实录视频课程已经上线,这个是去年组织的线上课程,有成功,有不足,不过确实一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

大家可以拍下来,随时看,慢慢跟着一起练习。

很实惠。

也可以进群交流。对,会专门拉群,答疑,一起探讨。

适合有自学能力的亲子,没有能力的勿扰。

上课节选视频

快速记忆初级线上课程实录节选古文背诵---训学斋规

快速记忆线上课实录--身体定位法

快速记忆初级课程线上小班课实录--神奇的故事背诵训练方式

速读速记小程序

……………………………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棒,右下角点个在看  ,马上加客服进相应的交流群哦。(表明身份老师,家长,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