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个引人争论的话题,肥西县的一项考古发掘,对夏的最后一个君主桀奔南巢的事件倒是有些佐证意义。 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合肥肥西县三官庙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各类遗物400余件,包括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绿松石等。其中出土的18件青铜器尤为引人注目,这批青铜器以兵器为主,包括戈、钺、戚、凿、角形器、箭镞等。该遗址是全国除二里头遗址之外发现同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点。从出土陶器的形制及结合碳十四测年结果,考古学家认为三官庙遗址年代应在二里头四期,距今约3500年。 航拍三官庙遗址 出土陶器本地特征较为明显,但可看出有浓厚的二里头文化因素;而青铜器带有明显的二里头文化特征,陶器与青铜器显示强烈的对比,而且铜器的工艺超出了既往认识中的同时代水平。 铜𨱆 出土陶器与青铜器强烈对比表明,该遗址上的居民既有使用陶器的土著居民,也有使用青铜器的外来者,这些外来者极大可能是来自中原二里头地区的贵族。 出土陶器 石锛等 铜𨱆 铜戈 铜戚 铜刀 遗址面积仅2100多平方米,发现四座房址,发现三具人骨,均倒卧在地,为非正常死亡状态,青铜兵器也被遗留在倒压的红烧土墙下,一件铜戈表面有一处突起,是另一面阻挡坚硬的异物时产生的。不少考古学家推测,二里头贵族来到此地后,发生了突发性的兵灾,导致房屋倒塌、青铜器被埋、居民的非正常死亡等事件。 发现的房基 发掘现场 上世纪同样在肥西县另一处遗址大墩孜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和三官庙遗址出土的铜器的年代基本为二里头文化四期,与碳十四测年数据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断,三官庙遗址周边存在过高等级的聚落。 铜𨱆 《尚书》载“成汤伐桀,放于南巢”,说的是“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最终被汤放到南巢而死。多个文献指明南巢就在今合肥市肥西县一带,比如《扩地志》有“庐州巢县有巢湖,即'尚书成汤伐桀,放于南巢’者也”。 三官庙时间、地点、出土文物和遗迹现象均与桀奔南巢事件基本吻合,应为桀奔南巢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重要佐证。 |
|
来自: hy01 > 《博物院/考古/文物/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