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冷最大的好处是让人保持头脑清醒,但冬天也会让人心生“抑郁”。 2.“没有抑郁过的人,根本不知道抑郁有多可怕”,这是朋友的原话,“那种被死神亲吻之后的无助感,让你对人间烟火心生厌倦。空空如也的内心什么都没有,没有感觉,没有情绪,没有留念,也没有痛苦…”。 3.一位经济学家的儿子自杀了、摄影师鹿道森的遗体找到了…朋友看了新闻之后,无尽感慨,他也曾在死亡边缘游走。从抑郁到严重抑郁,再死亡…仿佛一道魔咒让困在其中的人无法发声。当我们发现时,悲剧已经发生。 4.这些人或许是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子女、父母、甚至我们自己…我们该如何自救,或施以援手? 5.之前两篇文章《不会学习,我emo了…》和《是什么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坍塌?》探讨过这个话题,但并没有深入。本文尝试分析其成因,以便读者参照自检、预防和干预。 6.《改变思维》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预设的程序是:积极情绪有利成长,消极情绪自取衰亡。” 抑郁是消极情绪积累,长期抑郁之后生命开启了“自毁模式”。 7.抑郁之前是消极情绪,但不是所有消极情绪都会导致抑郁。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是一个人正常的情绪状态。而只有低强度的消极情绪才会产生抑郁,如忧虑、哀伤、沉默、无精打采… 8.那是什么导致低强度的消极情绪产生呢? (1)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如亲人离世、生意失败、意外事故等。 (2)人际关系不和谐,自己又无法解决。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同事关系等。 (3)做事失败或遇到挫折后的主观自我否定。如自我压抑、自我贬低、自卑等。 9.你可能会觉得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或许你也曾经经历。消极情绪过后,日子该咋过咋过。怎么就会抑郁了呢?难道是矫情吗?非也非也。正常人都能够自己调整情绪,而抑郁症患者者则不能。 10.平时表面上两者没什么差别,但真正遇到事情时,深层次的潜意识就暴露无遗。若追根溯源,这与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有关。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11.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即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这种心理状态植根于潜意识里难以消除。 12.画重点:习得性无助是被“训练”出来的,是后天错误教育的结果。换句话说,本来人是正常的,但被一直被打击和惩罚,心被教“坏”了。即在心理上最终形成了任人摆布,放任自流的状态。 13.为何会如此?深层次原因是精神不独立,即内在健康自我没有形成。按照精神分析学观点,人在很小的时候,内心认为世界和他是一体的,这叫全能自恋。这种全能自恋对一个人身心成长至关重要。自信与精神独立都是自恋的结果。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逐渐认识到世界和自己的不同,然后学会与世界相处,身心同步生长。 14.成长即是探索世界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育者给予何种反馈。长期批评和否定的负面反馈,会让孩子内心形成“我不好”的心理暗示,导致健康自我无法形成。而正确反馈则是会让孩子明白事情好坏与自己好坏关系。这也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无条件的爱。 15.然而,现在中国教育普遍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家长不懂,学校不教,一直延续过去错误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唯分数论和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与学校双重绞杀了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该保护孩子的时候不保护,该让孩子独立的时候又过度干预,进而摧毁了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根基。等孩子长大之后,再想治愈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16.其实,最可怕不是无知。最可怕的是把无知当真理。就像生病不会治不可怕,可怕的是生病乱吃药。教育需要遵循规律,按规律教。若不懂,请让孩子自由生长,否则,伤害了孩子还不自知。 17.错误的爱其实是变相伤害。真正的爱按需给予。无为而治,教育也是如此。 18.愿我们能治愈自己,关爱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