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车笔记:黎明列车

 df7086 2022-01-12

梁东方

深冬的早晨,少有人愿意爬起来赶火车;加上突发疫情,很多地方都要核酸证明,很多原本打算出门的人也都取消了行程。这样一来,火车站广场上的人就很少,候车室里也没有多少人,以至于就要检票了,检票口居然也没有排成有规模的队伍,只是几个人稀稀拉拉地站在那里。站在那里的每一个人大致上都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意识到了人少,不必争先恐后就能从容检票,就能在一定人也不会太多的火车上坐得比较舒服。这种轻松里可能还含有一定的庆幸成分,庆幸自己买票的选择,没有去车站在城外的高铁,而买了价格只是高铁票价三分之一的普速列车。

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和感觉是正确的,火车亮着头顶上单独的大灯沉重而舒缓地开进站以后,车门打开,从每一节车厢里下来的人都屈指可数,又有同样屈指可数的人上车,刚上车的人习惯性地对号入座,已经随便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遇到这样对着自己的手机和车厢上的号码找过来的新乘客,却也不说什么换个座位的话,因为没有必要,哪里都是座位,挪一下就可以了。

大家不怎么说话,还因为这是早晨,天还黑着的早晨。早晨的人们,总是少有高声,甚至很少说话,大多沉默。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还在夜睡的持续状态里没有完全醒来,即所谓阳气未升。这时候候车乘车就少了很多喧嚣,几乎都是静默的。

静默的好处就是人人都可以不被打扰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这自己的世界是手机上不断刷屏显示出来的随机的画面,还是靠着窗户和窗户外面不断闪过的黑暗大地上的串串灯火而进入的沉沉睡眠。早起紧张地奔波终于告一段落,连同昨天忙着去做核酸的画面一起都在睡眠中变成了遥远的过去,至于现在因为被这样的回笼觉刷新而竟有了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

睁开眼看见车厢连接处有人抽烟,抽烟的人一时比较多,出现了车厢里都没有的拥挤,便有人弓腰缩头地到了车厢里的洗手池边上抽。那种专注于抽烟,使劲抽烟的姿态中,充满了对抽烟本身的依依不舍的依赖,充满了自己其实是被烟给控制了的无奈。

烟味飘进车厢,让每一个沉默着的人都呼吸到了二手烟的味道。这种味道里东北的气息是浓郁的,这种浓郁的东北气息将逐渐地由这趟列车的始发地沈阳一直带到终点站成都。准备应对这种长途旅行的硬座乘客从心态上先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他们不像只坐一站两站的的人那样什么都是暂时的,连包都包在怀里,都不往空空的行李架上搁。

长途旅客的特征之一,是到点就会从自己没有放到座位下面和行李架上的小件随身包裹中拿出一桶方便面来,一点点地撕开外面的塑料包装,打开锡纸包装盖,但绝对不将桶盖完全撕下来。从敞开的口子里将一袋袋小包装的作料拿出来,逐一撕开撒进方便面桶里。然后起身去接开水,接了开水再走回来。不论是去接水还是接水以后回来,动作都很从容,有的是时间,何必着急;好不容易有了这么点事,何不做得完美无瑕。因为这样走回来,将塑料叉子叉住了桶盖放在小桌上,就算是为下一段行程了预设了一点点最具体的期待。

窗外依然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车厢里依然是昏昏然的沉默,除了列车带动出来的呼呼声之外,就只有车体几乎是固定频率的震颤了。车厢中部几个人关于昨天爆发的疫情的议论,关于各自怎么去做核酸的讲述,反复都是那些话;重复是因为再没有什么别的可说。没有想到这样的重复不仅没有将车厢里震颤着的沉默搅动起来,反而还增加了沉默的边界。他们自己这样说了几句,也就不约而同地不说了。

列车在所有说或不说中始终如一地运行,不知不觉中就能将时间度过,还没有觉着怎么着,就已经要到站了。天亮了,因为雾霾亮得很含糊,但是从黑夜中过来的眼睛,还是能毫不含糊地断定这的确是天亮了。天黑天亮,上车下车,纵贯南北的列车上,时间稀薄,人生稀薄,只有强大的动力下列车永恒的奔驰是浓烈的。不知疲倦且永远实干,从不懈怠,从不犹豫,永远用最具体的实干来回答一切他人的诅咒和自我的怀疑。像是一个历经世事痛定思痛之后的哲人的毅然决然。

下车走进寒冷的冬日早晨里,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它是运载着成千上万的人的交通工具,也是人类制造出来鼓舞自己的神。被这样的神鼓舞了以后,雾霾里的冬天也不再有什么可以打击到你心绪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