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情缘半岛 2022-01-12

​        宋代欧阳修曾说过一句话,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医治病患的,必定是从病因根源的生发处去治愈;擅长匡正弊病的,必定是要从弊端根本的起源处去解决。

        治疗病患,要从病因根源的生发处去治愈;拯救弊病,要从弊端根本的起源处去解决。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从中医思维里医人治本的思路,扩展到上医医国、针砭时弊的思想。

         无论是身患疾痛、治病就医,还是人生症结、问题解决,甚或是社会治理、深化改革,都是同样的道理。与“治本”原则相对的,就是看似见效快、实则隐患多的“治标”方法。

        “治标”之法,也就是俗话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顾表面现象的暂时压制,也许更是转移了矛盾,也许更是加深的隐疾,也许更是潜伏了危机。

        “治本”的法则,虽然可能见效缓慢,却是在深入机理、探寻病因、调理整体、改善系统,从本质上扭转弊病、从根源上转危为安。

       《文子》:“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这就是古代谚语常说的“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选择“治本”比安于“治标”的人更加需要勇气:因为他时刻要面对被众人怀疑的孤立、被时间打击的寂寞,还要面对在水滴石穿折磨信心时,自我心理上的畏惧与动摇。

        一个肯直言、敢担当、有魄力的社会决策者、问题医治者,他宁愿良苦用心地陪你熬过猎猎严寒、走过漫漫长途,只是为了真正领你迎来世界的春回,而不是简单用一缕热气换你一次体尝暖意的迅速感激,然后再弃置你于寒意更甚时、他早已转身离开。

        “治标”是急速解决当下,“治本”是谋求根本长远。如果能够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那就是远近兼顾、那就是缓急从容。那就是真正的善医者,有当机救急、有长线疗治;那就是真正的救弊者,有近搏疾行、有远见卓略。

        近者信之,远者怀之,善医国者,国民安之。

        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这些因素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其表象是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债务高企、贸易和投资低迷、实体经济失速、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像一个人生了病,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

       找准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我们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要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既要落实好以往成果,又要凝聚新的共识;既要采取国内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精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