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模范打工人——调的沙和尚 文/青浅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便是沙和尚了。他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台词往往重复这三句:“大师兄说的对呀;二师兄说的对呀;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细细品味,沙僧无疑是几人之中最低调的一个,他是无数奋斗在底层打工人的代表。没有含着金钥匙的出身,也没有出众的才能,不被领导器重,但依然为人忠诚、做事勤恳、兢兢业业。 沙僧原先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这个职位在天庭是非常尴尬的,大概类似于现在的门童保安之类,因为打碎了一个琉璃盏,就被罚下天庭,说明了沙僧在天宫中一直郁郁不得志。 琉璃盏就是今天的玻璃杯,虽然今日玻璃杯的地位同古代的琉璃盏不可相提并论,但在包罗天下珍宝的天宫也不过是一件普通器物,但卷帘大将却因失手打破一个酒杯就遭天谴,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打碎一个酒杯和打碎夜明珠(白龙马)、调戏嫦娥(猪八戒)竟然一个罪名,这不得不说沙和尚的无足轻重,玉皇大帝早已经想废掉这个“卷帘大将”。 别被这个卷帘大将的名头吓到,天庭里人浮于事,为了好听安个威风的名字实乃常事,就和理发店里创意总监、设计顾问一样,还是那个剪发的汤尼。 他从天庭可有可无的保安到凡界的河妖直至修得正果成为金身罗汉,像极了普通打工人历经坎坷的奋斗史。 一个普通的天庭打工人被贬下界成为称霸一方的河妖其实也蛮不错,无拘无束肆意妄为的日子不香吗?可是曾经在高高在上的天庭,如今坠落凡间沉沦河底,是个人都会心有不甘。 幸得观音知遇之恩,给他带罪立功的机会,沙悟净才知恩图报,为修正果,一路上对唐僧忠心耿耿,他是个善于抓住机会在逆境中成长的人。 沙僧还十分精明,沙僧在小说中在流沙河闪亮登场时,八戒同沙僧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其功力和八戒不相上下,但是他在取经路上都很低调,总是挑着担子走在最后。 善于韬光养晦,隐藏实力,不急于表现自己,只是干好份内的活儿,默默无闻,从不争功邀宠。虽然有时候领导看不到你的付出,但是这样的性格才能让他稳稳走到最后。 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出头露脸的事儿不去争,但永远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第40回唐僧被红孩儿掳去,战败的悟空准备撂挑子走人,回到花果山躺平,八戒求之不得,心思早飞到了高老庄。只有沙僧出言阻止,晓之情,动之理,力劝两位师兄坚持到底。 坚信自己的使命,不半途而废,不轻言放弃,不受他人蛊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沙和尚的忠诚,因为沙和尚心里明白,自己只有这一条康庄大道可走,毫无退路可言,坚持信念永不退缩是打工人最励志的魂,沙悟净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这一点。 如果被掳的唐僧有千里眼顺风耳,定会感慨平日看轻了这个毫不起眼的徒弟。在职场中很大部分的人,都像沙和尚这样默默无闻,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份内的事。 但有些人中途放弃了,有些是受人蛊惑,有些是不甘平庸。唯有像沙和尚这样有自知之明,不和别人拼家世能力,只和别人拼努力勤奋的人才坚持了下来,最终等到了大放光彩的一天。 沙僧还是师徒四人间的润滑剂,负责和谐气氛、调结矛盾、鼓舞斗志。他总是一副憨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样子,一直是师父的好徒弟,师兄的好伙伴。如果进行民意测验,我想他一定是得票最多的那个。 可惜领导的眼里没有他,最终取经回来,唐僧向上级领导汇报邀功时,他甚至被排在了白龙马的后面,御帝哥哥深谙职场之道,身为官二代的白龙马自然不可与普通的打工人同日而语。 可是对于沙僧来说,他这一路砥砺前行,等的不正是今天吗?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能力,终于摆脱了打工的命运,成为金身罗汉,此生足矣。 西行路上惊险不断,数次身陷囹圄,一路挑着担走来,付出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我心慰矣。 沙和尚是懂得知足常乐的,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有一颗透悟明净的心,饱经风霜,几经坎坷,终于走向了打工人的巅峰。 沙僧胸前有九个取经人骷髅头串成的链,“九和经”是作者的隐喻吗?我们常说一个词汇:久经考验。沙和尚的人性不就是需要久经考验,才能最终修炼到不受外界影响吗? 平凡如沙和尚般的打工人,正是要久经考验,才能在磨难中成长,沙和尚低调的智慧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