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二十七:《寄全椒山中道士》(1)

 松颜客 2022-01-13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郡守起居之处。白居易 《秋日怀杓直》:“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山间水沟

归来:(1)(志者)回去。《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2)指 晋 陶潜 的《归去来辞》.寓 “隐者高士之回去”。《隋书·文学传·王贞》:“ 茂陵 谢病,非无《封禅》之文, 彭泽 遗荣,先有《归来》之作。” 

五代 梁震 《荆台道院》诗:“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měi我哉!”

煮白石:神仙、方士做饭(修炼)。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风雨:喻危难和恶劣之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直译

二、心想其人如啖蔗

     

善寄者韦应物

前文于《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中提及:韦诗多寄。据松颜客不完全统计,韦应物549首诗中,仅诗题之中出现“寄”字达56首,超过十分之一。韦诗善寄,寄“诸弟”、“居士”、“道士”、“上人”、“尊师”、“处士”……所寄之情,无私利机心。

山中道士

无考。韦诗之寄,发乎本心,对象虽不可考,或也不需考?

三、身临其世甚烹茶

   

关于:落叶满空山

其一:

47岁 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夏,韦应物由前任领滁州刺史,秋到任,正四品下。

48岁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仍在滁州刺史任上,冬罢任。

由“落叶满空山”而知“秋”,本诗或作于784年秋。盖783年秋到任,无暇亦无从寄此地道士乎?

其二:今人多言诗中“山”为安徽全椒神山。读《醉翁亭记》首句“环滁皆山也”,当知“山中道士”非为专指某山也?合句“何处寻行迹”,落脚方稳当乎?如此“山中客”,唯有“寄”也,全诗之“寄”,真而不伪,是也?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

邀点赞,求在看,

清浊惭向沧浪叹!

忍把浮生算,

迎风付一扇!

——松颜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