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谢布蒙古人——北元的“董卓西凉军”

 非著名问天 2022-01-13

明朝的蒙古各集团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集团,就是永谢布蒙古人(又译作应绍不、永邵卜、永舍布、引蛇布、鹰韶保、雍谢布),分阿速、哈喇嗔、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失保嗔、叭儿廒、荒花旦、奴母嗔、塔不乃麻十个部落,号称永谢布十营。是明代蒙古政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永谢布这个称呼始见于明代,明代之前就没这个称呼,那么这个部落集团是哪儿来的呢?

蒙古史学大家亦邻真经过研究考据发现,原来为什么一直找不到“永谢布”名称的来源,是因为一直从蒙古语和突厥语寻找,所以找不到。而“永谢布”名称的来源,既不是蒙古语也不是突厥语,而是汉语,源于这个俗称“云需府”。

云需府的全称,是“云需总管府”,负责管理察罕脑儿行宫。这里不但因为行宫的设置而聚集了大量百姓,而且还集合了不少专业人才。比如给元朝皇帝养老鹰的人群,蒙古语将“养鹰人”称为“昔宝赤”,这些养鹰人因为聚居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部落,就是明代称呼的永谢布十营之一的失保嗔部。另外还有大量的政府管理的弓匠,逐渐也形成了一个部落,蒙古语称工匠为奴母嗔,他们就是明代永谢布十营中的奴母嗔部。

蒙古西征时,曾经收编大量外族游牧人组建色目卫军,其中来自高加索的奥塞梯人组成阿速卫、来自哈萨克的钦察人组成钦察卫、来自西夏的西夏人组成唐兀卫。这三卫士兵在元末燕铁木儿、伯颜等权臣把持朝政的时代,因为各种原因被聚集在上都和大都之间,逐渐形成了明代永谢布十营中的阿速(或译为阿苏特)、哈喇嗔(哈喇沁、、哈喇慎、合剌赤,古代钦察部落之一)、当剌儿罕(唐古特、唐拉噶儿)三部。

成吉思汗时期,从札剌亦儿、弘吉剌、亦乞列思、兀鲁、忙兀五个蒙古部落中各抽调一部分人马,统归木华黎节制,号称“五投下军”。除中央有意干涉外,木华黎后裔基本上都世袭掌握这支军队。元末时,木华黎后裔纳哈出掌握“五投下军”并率五投下的主力投降明朝。没有投降明朝的一部分五投下军,就此跟随元顺帝北逃,蒙古语的“五个部落”读作“塔布艾马克”,也就是永谢布十营中的塔不乃麻

北元时期,一部分南迁的布里亚特人、巴尔虎人、晃豁坛人被阿鲁台太师收编,也因为就有了永谢布十营中的孛来(布里亚特)、叭儿廒(巴尔虎)、荒花旦(晃豁坛)三部。

至于舍奴郎是啥,不知道……

这些中,除了皇家养鹰人失保嗔部、国营弓箭制造厂职工奴母嗔部外,其他部落基本都和云需宫无关,而且还都来自四面八方,甚至有些就不是蒙古人(比如阿速、哈喇嗔、当剌儿罕),有些可能不是蒙古人(养鹰人失保嗔部可能多数是女真人,国营弓箭制造厂职工奴母嗔部可能多数是汉人)。那么到底是什么特别的缘分,让他们团结在一起变成了永谢布蒙古人了呢?

这个人,就是阿鲁台太师。

留着西亚风格的小胡子的阿鲁台太师想象图

阿鲁台太师,应该是元末阿速卫的军官出身。祖上可能是奥塞梯人,阿速卫在虽然在镇压元末红巾军时不战而逃引发溃败,但仍然是元顺帝能打发得动的少数军事力量之一。在元顺帝北逃后,明朝持续对北元军事打击,北元又内讧不止,蒙古力量一再削弱。这时候,指挥了阿速卫残军的阿鲁台就逐渐崛起,他麾下的原阿速卫士兵,形成了阿速部(或者翻译为阿苏特部)。

在明军的持续进攻下,北元逐渐只剩了两个能被明朝重视的大军头,一个是卫拉特的马哈木太师,一个就是阿苏特的阿鲁台太师。这两人各自都接受了明朝的封爵,然后吞并其他蒙古部落。明朝就此称马哈木的势力为“瓦剌”,阿鲁台的势力为“鞑靼”。

在阿鲁台的吞并和拉拢下,许多蒙古部落归顺于阿鲁台,就此永谢布蒙古人的雏形就形成了。

阿苏特和哈喇慎这两个来自色目人雇佣军的蒙古化后裔为主要核心,联合蒙古化的西夏人唐古特部,收编云需宫的养鹰人和国营弓箭厂职工,拉拢一部分南下的布里亚特、巴尔虎和晃豁坛,收拢投降明朝的五投下军的剩余部分。最后形成了以阿苏特部为龙头老大,共同以汉语“云需宫”为部族认同的永谢布蒙古人。

别看这么凑凑合合似乎是乌合之众,但就是他们,一直效忠于北元大汗,当然这个北元大汗是由阿鲁台太师任意废立的。

由于明军屡战屡胜,阿鲁台太师放弃了自己扶持的北元大汗本雅失里,妄图投降明朝做明朝的羁縻臣子。在乞降得到和宁王封爵后,阿鲁台太师以为高枕无忧可以做蒙古土皇帝了,结果战争狂人朱棣觉得没地儿施展筋骨,像薅羊毛一样盯着阿鲁台,欲图完全消灭阿鲁台,不停地北伐。阿鲁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被自己的手下败将——马哈木太师的儿子脱欢趁机吞并。

脱欢是马哈木太师的儿子,马哈木太师并没有“统一”卫拉特(马哈木之外,卫拉特还有太平、孛罗等军阀),只是卫拉特最强的绰罗斯部首领。被明成祖击溃后,马哈木被阿鲁台太师趁机擒杀。阿鲁台太师还来不及吞并绰罗斯部,明成祖就来打他了,于是被俘的脱欢逃回绰罗斯部,蛰伏等待机会。

脱欢太师本来手里只有绰罗斯一部,实力并不强。但由于阿鲁台太师被明成祖朱棣盯着追杀,导致阿鲁台太师麾下的各路人马溃逃离散不少。于是脱欢太师就开始趁乱收编阿鲁台太师的部众,最后等到阿鲁台太师已经被明成祖打得连裤衩都没了的机会,一举消灭阿鲁台太师,吞并了阿鲁台太师的所有部众,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永谢布十营”的蒙古各部。

得到了以阿苏特为首的永谢布十营力量后,脱欢太师和他的儿子也先太师,逐渐威服蒙古各部,成了蒙古实际统治者,北元大汗对他们父子来说不过傀儡。但大伙要清楚,无论是脱欢还是也先,他们的主要兵力还是永谢布蒙古人,而不是卫拉特人。所以虽然脱欢、也先父子的势力被明朝称为“瓦剌”,其实他们不怎么“瓦剌”,只是这对父子的出身是瓦剌罢了。

比如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女医明妃传》而被大伙熟悉的明英宗的好朋友伯颜帖木儿,他在也先太师时期,就是永谢布最强部落阿苏特部的首领,

对明英宗一往情深的伯颜帖木儿

伯颜帖木儿疑似是也先的弟弟,但他却是也先时代的阿苏特部首领,可见永谢布蒙古人在也先时代的重要性。

开玩笑说,在明朝前中期,得永谢布者得蒙古。谁能掌握永谢布十营的兵力,谁就能做蒙古的实际统治者。

也先被卫拉特的阿剌知院突击刺杀后,蒙古再一次分裂。还是那句老话,谁掌握了永谢布十营,谁就能成为新的蒙古霸主。

而此时,接替也先担任北元太师的,依然是永谢布十营之一的哈喇慎部的首领孛来。由于孛来手里只有哈喇慎一个部落,不能完全拥有永谢布十营,所以孛来的太师肯定不长久。

兹后,翁牛特部首领毛里孩趁孛来和明军厮杀时,突袭哈喇慎部老巢。孛来太师从此衰落,其部众大多西逃投靠了野乜克力部的癿加思兰。毛里孩成为新的蒙古太师。

然而,得永谢布者得蒙古嘛。毛里孩手里的翁牛特部是不行的,所以——

癿加思兰就横空出世了!

西域战神、智将癿加思兰

癿加思兰是哈密的游牧畏兀儿人,游牧的畏兀儿部落中有个叫“野乜克力部”,得名于唐代的莫离军。本来他们在哈密,然而癿加思兰是个不甘平凡的汉子,他带着部众东迁,开始以各种手腕收编蒙古部落。据蒙古语的史料记载,癿加思兰擅长各种迷惑人心智的妖术,所以才获得了许多蒙古人的效忠,反正具体细节不明了,但肯定这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物。对于只知道蛮打猛冲的蒙古人来说,他非常危险。

首先,癿加思兰用了不知道什么方法,挖了也先太师二儿子阿失帖木儿的墙角。让阿失帖木儿的大将拜亦撒哈平章率四万永谢布蒙古人投靠了他,然后又趁毛里孩太师爆菊孛来太师的机会,收编了孛来太师的大将斡罗出。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手腕和军事打击,最终癿加思兰这个新疆人,统一了永谢布十营,成了新的名副其实的蒙古霸主。而且,似乎就是癿加思兰开始,这些阿鲁台太师聚合的团体,才开始高频地使用“永谢布”这个汉语词作为团体自称的。所以可以说,阿鲁台太师是永谢布的奠基者,癿加思兰太师则是永谢布成型的缔造者。

癿加思兰死后,永谢布十营被癿加思兰的弟弟亦思马因太师掌握了。亦思马因太师,就是派人杀害达延汗父亲、霸占达延汗生母的那个人。

达延汗在满都海夫人和托郭齐少师的辅佐下崛起,终于成了第一个不再是傀儡和摆设的真正北元大汗。亦思马因太师被托郭齐少师击败杀死。

晋剧中的达延汗和满都海夫人

亦思马因太师死后,永谢布十营大部分被也先太师的后裔亦不剌太师掌握。起初,亦不剌太师假意服从达延汗,但是达延汗想加强中央集权,派次子为济农(晋王的音译,北元时期的副可汗)来管理永谢布、鄂尔多斯等蒙古部落联盟。亦不剌太师联合鄂尔多斯首领杀害达延汗的次子。达延汗亲自率军讨伐,结果亦不剌太师惨败了。

(这里插一段吐槽,尼玛搜狐啊百度什么老是盗我的破文,反正都是alt+a后复制粘贴,我看这些傻子会不会把这段话也粘贴过去。)

达延汗对永谢布蒙古人非常仇恨,他的父亲就是死于永谢布人之手。所以达延汗对永谢布人的战争是不可能慈悲的。

自此之后,永谢布蒙古人的极盛期就结束了。

一大部分永谢布蒙古人跟随亦不剌太师和卜儿孩太师(癿加思兰之子,达延汗同母异父的弟弟)先后西逃青海。没有西逃的永谢布人被其他部落蚕食,最后剩下永谢布人已经不足以形成“十营”的强大规模了,最后形成了明末的“永谢布”三部,也就是阿苏特部、哈喇慎部、以及其他零散人群凑起来的“永谢布部”。

因为永谢布蒙古人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卫拉特出身的蒙古贵族统领的,比如脱欢太师、也先太师、孛来太师、亦不剌太师这些,以及在蒙古人眼里跟卫拉特人也差不多的癿加思兰太师、亦思马因太师。所以达延汗为了安定剩余的永谢布三部,就有意安排自己的卫拉特出身的固始夫人的两个儿子统领永谢布三部。

在达延汗死后,达延汗的三儿子、鄂尔多斯首领巴尔斯博罗特逐渐强大,巴尔斯博罗特的儿子们都非常厉害,开始逐步掌控了蒙古霸权。

大儿子衮必力克济农(明代激萌翻译:吉囊)继承了鄂尔多斯万户,并出兵青海。

二儿子俺答汗吞并了蒙郭勒津(明代激萌翻译:满官嗔)万户的所有蒙古部落,并改名为土默特万户,下辖十二个部落。

三儿子博弟达喇鄂特罕台吉和四儿子巴雅思哈勒吞并了永谢布三部,也就是达延汗设置的永谢布万户。

此后,俺答汗依托其武力和威望,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个集团的蒙古人成了俺答汗霸业的本盘。永谢布蒙古人虽然已经没有了左右蒙古政坛的能力,不过好歹也算跟着俺答汗吆喝了一回。皇太极开始撬蒙古墙角的时候,永谢布人也较早归顺满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