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有一些书很挑人——读张炜《游走:从少年到青年》随感

 阳光之波 2022-01-13

我总觉得,有一些书是很挑人的。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愿意让你阅读。书在读书人的面前,不是被动的选择。它无法主动地选择读书人,却会在读书人选择的时候,决定自己以什么样的形态展开。当读书人拿起书本的那一瞬间,读书人与书本的首次交流就开始了。当这本书愿意为你所读的时候,她就以你喜悦的方式展开。她会捕捉到你的兴趣点,并迅速而充分地展示在你面前。倘若她不愿为你所读,她就故意以晦涩难懂的方式展示出来,而悄悄地隐藏起自己十分迷人的一面。好让你知难而退,快速打消自己的阅读兴趣。

书愿不愿意为你所读,跟你有关,也跟时间、地点有关。这就像多年同事,彼此一起工作,但却又缺乏深入交流。直到某一个特定场合,他忽然开口对你讲起了自己的故事、经历,你就觉得又深入地了解了他一些。他这本书就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你展示了部分章节。书也是这样。

平日里图书长廊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多遍,一直没有看到这本书。近日因为办公楼装修,我已经流离失所。在年级组闲逛的时候,穿过长廊,却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把她从一列书本中抽出来,随便一翻,这本书就向我展开了她的神奇篇章。

这是张炜写的《游走:从少年到青年》。张炜出生在海边,他写了许多关于自己成长历程中的趣事,其中有不少发生在海边的奇闻异事,让我大开眼界。对其中描写蛇懵、老李花鱼儿、河汊隐士等篇章,很感兴趣。忽然觉得这个人的文字很巧妙地切中了我的需求:对于一种平凡生活里隐藏的神秘感的好奇心。

我对于个人成长经历类的书籍一向很感兴趣,但对于那些喜欢宏大叙事,不真诚码字,故意装B的文字却是例外。张炜的文字阅读起来行云流水,没有阻碍感,很轻松,也很亲切。他的每一个篇章都很短,目测一个故事大概也就千把字,也没有特别关注故事的情节,很多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那种零星散碎的情节,却被他很巧妙地组合到了一起,看起来居然很顺畅,只是有些篇目读过后,感觉稍稍短了些,有点没有写完的感觉。

      我们阅读故事,总期望在看到完整或不完整的过程后,能够看到结果。但现实的生活是,有很多的事情,往往只有开始,没有结果。而且,往往是没有结果才是真正的结果。记忆中,有很多的人一起开始,然后就随着各自方向的改变,散落到了天涯。你在这里生长,他在那处发芽。你的生长历程,自己步步经历。他的发芽过程,没有特别去打听,就从此隔膜。或许,在多年后的后来,你偶尔知道了他的结局,也只是泛起心中的一些涟漪,总也掀不起大的波涛了。

《游走:从少年到青年》;张炜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23.8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