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应为氨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按摩穴位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式,一般难以达到快速降压。常见的可以通过按摩降压的穴位包括太冲穴、太溪穴、曲池穴、涌泉穴等。 1.太冲穴:该穴位于足厥阴肝经,对于出现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 2.太溪穴:该穴位于足太阴肾经,主要针对的是肾阴虚导致的高血压。 3.曲池穴:该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泻热的作用,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穴位之一。 4.涌泉穴:该穴位于足少阴肾经,可以与太冲、百会配伍辅助治疗高血压。 具体操作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
|
来自: 紫霞照我 > 《古中医养生植物花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