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幼教改革中的现象级幼儿园,如何用10年成为学前教育界的先锋?| 日观察

 五千韧月 2022-01-13
图片

这是一所普惠性幼儿园,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全园27个班,1200个孩子,创设100多个游戏区供孩子自主选择。孩子一天在园时间490分钟,92%的时间全部用于自主游戏,并自主安排自己的“一日生活”:从入园自主签到开始,然后开始安排一天中自己要去哪些区域玩哪些游戏,玩过后自己记录、自己表征、共同分享,还会自主用餐、有序午睡,孩子们是如此放松自如地全身心投入到幼儿园的游戏和生活中。

而老师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儿童观察、理解儿童、研究材料和调整环境,没有过多琐事,极少加班。

以上这些这可能吗?

图片

正则幼儿园的孩子们

如果说仓桥芴三在《教育的真谛》里提到的“生活如水,幼儿如鱼”是教育的理想状态:“教育在游戏中并通过游戏,教育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老师们很努力,但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他们在被引导,一切都在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在生活”那么,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幼儿园用十年如一日的探索,抵达了这样的理想状态,用自己走出来的路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实践让大家看到:“这是可能的!”在这里,孩子们用他们的专注、淡定、创造、灵动、睿智和自主挑战着成人的认知。

到目前,丹阳正则幼儿园已经累计有4万多人次的同行前来参观,曾经那些考编出去的老师千方百计又陆陆续续回到这里。

图片

正则幼儿园户外环境

据正则幼儿园的吴益斐园长介绍,改革的十年他们主要做了六件事:实现全区域自主游戏、一日生活最大限度让孩子自主、创设有呼吸感的空间、给予有自由感的时间、提供有自然感的材料、实现有陪伴的互动。

要做到这些,他们其实主要研究了两条线:一是从空间上,研究每个区域的材料和环境;二是从时间上,研究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在这样的研究和变革中,他们经常面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调整。

01 /

创造100多个游戏区

最大限度支持孩子游戏

正则幼儿园有专门的环境研究小组,在十年里经过126次教研,把幼儿园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开发出来,8次更换室内外区域的位置,创造了100多个游戏区,如大树屋、戏水缸、白沙地、水部落、屋顶菜园、绿植墙、四季园等等,这些室内外的游戏角落等等,他们统称为“游戏部落”

图片

126次大组教研

图片
图片

正则幼儿园今年出版的《游戏部落——幼儿园活动指导手册》

每天全园的孩子都可以完全自主地选择一天中到幼儿园的哪些游戏部落中玩耍,同一个班的孩子,有的可以留在教室游戏,有的可以出去户外游戏,有的可以去材料更丰富的功能室,所以这是一个1200多个孩子大混龄的幼儿园,用全园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支持儿童的游戏。

图片

正则幼儿园户外环境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有自己的站位,不会只看着自己班的孩子,还要观察顾及其他各班的孩子(每个孩子衣服上都有自己的班级和名字)。在正则幼儿园,你不会因为孩子多而感到拥挤,每天4个小时,全园的孩子都散落在幼儿园各个角落,集中在一起的时间仅仅是吃饭、午睡、入园、离园时。

图片

温馨的班级环境

各个游戏部落并不是材料的堆砌,环境布置中,他们非常看重“有呼吸感的空间”、“有自然感的材料”。室内区角环境创设中你可以看到蒙特梭利教育中环境的有序性,你也可以看到瑞吉欧环境创设中的美感和吸引力,还可以看到随着季节变化的华德福教育中的“四季桌”,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材料研究上投入的心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正则幼儿园在各个游戏部落中投放材料的原则和要求,一是按照24节气代表的一年的自然变化来投放,二是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特别是每一个发展的敏感期)来投放,三是根据真实的生活需求来投放。

因此你会在教室的艺术区看到刚刚从幼儿园菜地里采摘下来的油菜花、南瓜、葫芦等,以一种充满美和仪式感的方式摆放在那里,好像暗示着孩子“你来画我呀!”;你也会看到有的孩子的行为图式中正处于对“旋转”敏感的时期,老师专门投放类似地球仪之类可以旋转的各种材料在不同的游戏区,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还有生活中孩子需要学会自主进餐,老师们就研究什么样的餐车、取餐工具才适合儿童使用又能保证营养,设计出来的保温餐车前前后后调整了7次,最后还申请了专利。在正则幼儿园,这些游戏环境至少要具备三个层次:一是有准备的;二是有吸引力的;三是有挑战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准备的环境引发的自然材料创意

有人在参访中质疑:“如果放开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区,孩子老选这一个区,不去其他区怎么办,他能得到全面发展吗?我们要不要干预?”一般发出这样的疑问,正则的老师们都会知道提问者肯定没好好研究过区角环境创设,因为每个游戏区绝对不是像分科那样是单一功能,每个游戏区其实都会包含五大领域的综合发展。这样的判断自信正源于他们这八年来对游戏部落中环境和材料的研究。

正则幼儿园的老师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在游戏区的材料研究和环境创设上?

尽管《指南》里“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只是一句话,但是正则幼儿园认为要真正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要取消依靠老师设计的高结构课程,取消幼儿园集体教学模式,看不到任何老师提前设计的课程,老师们再也不通过设计主题目标组织和实施活动,而是在游戏中去把握儿童的整体发展,靠环境和材料的力量,以及与孩子互动的力量开展幼儿教育。

“追求教育无痕”是园长吴益斐的教育理想,孩子上幼儿园并非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规定完成任务,而是完全过自己的生活。她说:“我们不是把游戏当成教师要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工具,而是纯粹让孩子去玩,在玩中去学习、去生活。老师要把自己的专业智慧和教育目标隐藏在环境和材料里,藏在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里,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图片

02 /

创造中国幼教“一日生活”新模式

最大限度实现孩子自主

想要实现孩子自由自主地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在幼儿园有“如流水般的生活”,光是靠环境上创设是不够的,正则幼儿园颠覆了以往的一日生活的安排,时间的调整带来活动的重构,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孩子的自主。

和很多幼儿园一样,十年前正则幼儿园的时间表也是一个环节紧接着一个环节,光是早上7:50~8:55这个时间段就包含了早操、晨谈、集体教学活动等。孩子的生活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被动地按照时间表上的安排,每天像打仗一样,停不下来。在决心要进行变革的时候,正则幼儿园的老师们梳理了孩子从入园到离园的碎片化时间,孩子光是排队都有21次,孩子没有多少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时间。

图片

十年前由老师安排好的课程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课程组11次的修改作息时间安排,最终形成了每天4小时的大板块游戏时间安排。整个时间表里除了晨读(晨谈)、午餐、午睡、离园前的分享活动之外,全是自主游戏。之所以是四大段游戏时间,是每玩50~60分钟就会有铃声提醒孩子可以换游戏区,但也仅作提醒,不是必须换游戏区,如果孩子玩得非常投入不想换,也可以不换,这些时间都是让孩子真正有意识的、自主的、有弹性的安排自己生活。

图片

孩子在正则幼儿园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上午:8:00到幼儿园后会进行自主打卡和自主签到;进到班级后,孩子要到计划墙那里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写(画)出自己一天的活动安排,要去哪些游戏区玩什么游戏,也就是说每天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课程表。接下来就去自己计划的游戏区玩耍1小时。9:00回到班级,有20分钟晨读(晨谈)活动,这是思维共享时间,大家坐下来彼此聊聊天。结束后,接下来差不多2个小时,孩子们就去自己早上安排好的区域游戏。

图片
图片

自主签到处:中班的时候还只能照着数字钟画图,到大班的时候就会同时放数字钟和表钟,每天孩子逐渐会认识表钟,并正确书写时间。(点击图片可以放大看)

中午:11点回来进行餐前整理,有值日的小朋友会推着餐车进来,自己打饭菜,自己选择跟谁坐,以及坐在哪里用餐。还会准备病号饭。最后自己洗碗、自己整理用餐后的环境。之后再去散散步,消消食,就准备午睡。午睡也是自己整理床铺、衣服。

孩子们中午非常有序地自主进餐视频

下午:起床后又去自己想去的游戏区玩耍1小时。放学前回到班级,会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回顾、分享今天的游戏、感受、收获等等,老师要忠实记录下孩子们的话。孩子们最后就开开心心回家了。

图片

游戏结束后的回顾和表征

在这样的一日生活中,正则幼儿园几乎做到了“最大限度地让孩子自主”,大大的“计划墙”代替了曾经的“主题墙”,让孩子“自己设计自己的课表”。这一天几乎都是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准备,而不是老师来安排。到了大班,孩子还会做一个月的学习计划,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

图片

教室里的部落游戏计划墙之一

在自主游戏、自主生活的过程中,孩子们当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教育的契机。老师通常不会直接介入去帮孩子们解决问题,他们介入有四条非常清晰直接的原则:

“如果孩子不来找我,我就不去找他;如果孩子来找我,我要把问题抛回给他(让他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如果孩子还来找我,我就给他建议寻找答案的方法;如果孩子说前面的方法都用过了,他还来找我,那就陪伴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班孩子在探索树杈和木片之间的着力点、平衡性、以及如何稳固

有意思的是,正则幼儿园跟踪他们的毕业生已经跟踪到六年级了,有跟踪档案,就是为了看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到中小学以后,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帮助?跟踪结果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不同就是,这些孩子的自我规划能力特别强,对生活和学习有掌控感,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要做什么,而且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03 /

课程的变革也给老师减负

最大限度给到老师观察儿童、理解儿童和支持儿童的时间

孩子自主游戏、自主签到、自主进餐……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是孩子自己做了,那老师干什么呢?

以前老师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备课、写教学目标、做主题墙、赛课、技能比赛等等,但是现在正则幼儿园没有了高结构的主题式课程、探究式课程,也没有了集体教学活动,更不需要老师做无用的环境创设。

老师工作内容变得非常聚焦和纯粹,就是在旁边观察儿童、聆听、陪伴、记录、分析,通过反思游戏材料的适宜性,调整材料和环境支持儿童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全园混龄,也倒逼着老师要掌握儿童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必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图片

正则幼儿园的孩子

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更新了老师们对儿童评估的认识,在正则幼儿园,老师们不用总是死死地盯着评估。

正则的业务园长邹素花园长认为:“孩子是测不准的,不能拿着条条框框去作为孩子成长的标准。而且不需要一个班的老师每天都盯着自己班的孩子,如果孩子去了其他游戏区玩耍,班级老师没有看见,难道这个孩子就没有发展吗?孩子的成长时时都在发生,而且总有看到的时候。而且很多评估都是老师主观的,这些评价里面潜藏着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不一定就是准确了。正则幼儿园现在的评估除了老师在孩子游戏中用手账做一些观察记录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结束一天的活动时,忠实地、客观地记录下孩子回顾分享时的所思所做,孩子说了什么更能传递他的真实的状态。然后有需要的地方,老师们再一起研讨。”

当然,正则幼儿园老师们的观察评估也经历了多个阶段。随着和学者们的不断研讨碰撞,不断更新的儿童观,他们的观察评估从写观察便签,到白描记录,再到检核观察,记录的方式从简单描述到数据分析。老师们也在这些过程中,获得了专业能力上的极大提升。

04 /

没有那么简单,

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一次阵痛和蜕变

这十年来陪伴正则幼儿园成长的指导专家张晖老师(江苏省教科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副所长),正则幼儿园的每一次蜕变和她都密不可分。

在她看来:“(正则幼儿园)这种跨越,不仅仅一种活动方式的改良或者改进,而是幼儿园课程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是幼儿教育的一次方向性的转身。为了实现这种跨越,我们打破了几十年来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坚信幼儿对成人的引领和启迪。”

这样的“革命性的转变”背后,没有那么简单,和其他幼儿园的教育改革一样,正则幼儿园也遇到各种困难、委屈,甚至园长自己特别没有安全感。这十年里,园长吴益斐至少和张晖老师有三次记忆深刻的“吵架”:

2012年11月,正则幼儿园正式成为镇江市第一批“《指南》实验园”,那时正则幼儿园还在做“泥塑”特色的课程,吴园长带着他们的《幼儿艺术之泥塑成果》信心满满地参加了《指南》实验园的交流活动,但却受到张晖老师重重质疑:“花费过长时间在泥塑特色是否合适?”“泥塑是不是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指南》究竟要研究什么?”“幼儿园工作是做加法还是减法?”当时,吴园长说:“这些质疑让我们很生气,觉得一个专家一来就推翻我们,有本事你来带班看看!”尽管如此,吴园长还是接受了这些质疑,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

图片

十年前的幼儿园

后来正则幼儿园研究主题活动,哪些可以通过材料投放,在区域里完成,哪些还是需要集体教学活动。吴园长说:“当时我们研究如何在区域里完成一些主题活动,写了好几万字,来进行所谓的课程审议。而且我们担心孩子不会玩,还把玩法一、玩法二、玩法三弄出来,还担心能力强的孩子一玩觉得简单就不再探究……” 在《指南》实验园交流活动上,张老师又质疑吴园长:“为什么要把玩法固定下来?”“为什么孩子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先来观察孩子的想法呢?”“孩子的游戏要局限于成人的玩法吗?”正则幼儿园有老师也不服:“完全放任幼儿的游戏行为,不利于幼儿全方位成长!”“经验缺少的年轻老师不参考玩法指导,就难以组织游戏活动”“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要老师干嘛呢?”……就这样张晖老师说一句,老师们顶一句,最后会议上的一位处长桌子一拍说:“正则幼儿园老师坐下!”老师们委屈极了。

但是带着这些问题,正则幼儿园又开始“上路”了。他们开始了解深圳的一些前沿的幼儿园如何做主题式课程、探究式课程,当时去学习的时候,吴园长把她看到的都录下来,回来照着他们的做法,把每个环节里老师做什么、孩子做什么、行政做什么、家长做什么统统写下里,吴园长说:“我们那时觉得探究式课程这些很新,我把它学过来就是课程改革,就是落实《指南》,当时还写了8万字的汇报。”结果在汇报的时候,还没有讲完,张晖老师就冲到台上说:“吴园长,你把儿童当什么了?你把这个模式按照工厂里流水线的环节一样固定下来,你让每个孩子在里面过一遍就落实《指南》了?你是不是不管这个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也不管他的发展规律,总归在你的'文件夹’里过一遍!”吴园长也很生气,反驳说:“其他幼儿园想搞还搞不到!”

图片
图片

老师们一次又一次的教研

正是在一次次“吵架”中,正则幼儿园开始认真研究《指南》,《指南》里说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于是他们就开始研究儿童的“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学习特点”每个阶段到底是什么样的?开始了解儿童行为图式是什么?他们把研究的目光从课程开始真正的转向儿童。当老师们开始刷新对儿童的认知的时候,一切的转变就开始了。

正是在一次次“吵架”中,正则幼儿园虽然沮丧但是从不放弃,把每一次“问题”都当作探索的契机,在这样的“阵痛”中完成一次次的蜕变。如果没有这样的“吵架”,也就没有今天这种革命性的转变。

所以,变革必然面临“不适”,就是你是否有决心、有信心走下去。

05 /

结语

回头看走过的十年历程,吴园长说:“教育儿童,步步都是'陷阱’,更不敢轻易说'教’。为了'蹲’下来、'矮’下来、'退’下来,我们用十年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我们成人如何做幼儿园老师。我们虽然用十年去追求'教育无痕’的理想,追求生活如水,幼儿如鱼的状态,但一切不过才刚刚开始。”

图片

生活如水,幼儿如鱼

*非常感谢丹阳市正则幼儿园吴益斐园长、业务园长邹素花老师、研训处主任戎菊芬老师、副主任程银花老师、朱丽霞老师。此外,本文参考资料有星晨学前教育中心的文章《生活,幼儿园的课程源泉——品味丹阳正则幼儿园的“鱼水请”》。

-

主编  /  晔子

副主编  /  小秋

撰稿人  /  小秋

图片 / 由丹阳市正则幼儿园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