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山樵夫 | ​浙江绍兴:一个有诗有酒有故事的地方​(一)

 金鸽子文艺 2022-01-13

浙江绍兴

一个有诗有酒有故事的地方

(一)

文  /  摄影  / 深山樵夫 
(安徽黄山)
2022.1.13


鉴湖女侠秋瑾像↑

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像↓

浙江绍兴,一个有诗有酒有故事的地方。她不但是春秋时期大美女西施的故乡,还是唐代宰相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的故乡,也是近代鉴湖女侠秋瑾、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大文豪鲁迅先生和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更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长妈妈、孔乙己、阿Q……的故乡。
   
 绍兴人才辈出,不但盛产师爷,还盛产糯米黄酒 ,加饭、花雕、女儿红、状元红等各种黄酒味道醇和、不上头、好过喉,有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散湿气等功效,饮用前将酒壶放在热水中烫热后再饮用口感更佳、更爽口。

到绍兴撇不开位于越城区的鲁迅故里,景区步行街西口矗立着一座重檐式略带弧形的四脚牌坊。街北侧是鲁迅先生的塑像,先生穿着长袍站立在街口,左手自然下垂紧贴着身子,右手微弯,手指夹着香烟,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远方,看样子大概是在等待闰土吧!闰土他摇着船,从乡下进城,路程有点远……。

步行街上,按照先生笔下的样子和格局把鲁镇上咸亨酒店“搬到”鲁迅故居西侧,依葫芦画瓢的咸亨酒店坐北朝南三开间,西头一间是折尺型柜台和货架,货架摆满着各种瓶装、坛装的绍兴老酒,其余两间摆着几张八仙桌和长板凳。店外是孔乙己的塑像,孔乙己穿着长衫,侧着身转过头站在柜台边,右手扶着酒碗,左手大拇指、食指捏着一粒茴香豆准备放进嘴里,看样子是在和喝酒的老食客在搭话,柜台上的一个小碟里放着几粒下酒的茴香豆。

趁着孔乙己回头和人家说话,不注意的时候,我偷偷拿了他一粒下酒的茴香豆。

寿镜吾老先生

街边随处可见先生的《故乡》里情景雕塑:有月光下的瓜田里少年闰土举起钢叉对着偷瓜的猹猛刺;也有少年闰土雪地里支起簸箕捕鸟的场面……;还有少年闰土给少年时的先生他讲乡下各种趣事……。

街南边的水巷,停泊着一只只绍兴特有的乌篷船,狭长的船身,低矮乌黑的竹篷。两头的船篷是固定不动的,中间的船篷可以前后移动,风雨来临之时,船篷移到当中罩着船舱,小船就成了遮风避雨的地方。绍兴市内河道狭窄,狭长的船身也便于穿梭在各条水巷之中。

步行街由东到西,依次是先生的祖居---周家老台门、新修的现代建筑鲁迅纪念馆、先生的故居---周家新台门,三味书屋在老台门的斜对面,由于正在维修不开放,也让此次绍兴之行留下一点遗憾。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老台门第一进是德寿堂,高大宽敞明亮,德寿堂是整个周家族会见贵客、举办婚嫁、召集会议的场所,是整个家族的脸面之所在。水磨青砖铺就的地面平整洁净,梁下彩灯高悬,照壁上悬牌匾,中堂和对联,一堂的清式家具。虽算不上富丽堂皇,但也精致典雅,一看就感觉到是以前官宦人家的会客厅。

德寿堂上首一墙之隔也是一个小会客厅,堂中显得昏暗,家具比起德寿堂也显得简洁不少,此厅相当于后堂,一般是女主人会见女眷或供宾客休息的地方。

堂上最精致地方的当属壁上的那副对联了,可惜好几个导游带着参观者路过此厅,却无一人涉及。此联看似平常:山分秋色归红叶,水约蘋香入画船。再看书写着的落款就不平常了,谁?清乾隆年间大名鼎鼎的罗锅子刘墉。刘墉和成亲王永瑆、两江总督铁保、内阁学士翁方纲并称清四家(清中期四大书法家)。

主人和客人一般从德寿堂照壁后到第二进,而下人们则从两侧的夹弄穿行。第二进中间是香火堂(家祠),照壁上挂着祖容像,一夫二妻,顶戴花翎,凤冠霞帔。供桌上摆放着古色古香的香炉、烛台、花瓶祭祀五件套。

上首第一间是佛堂,佛龛里供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经幡长垂,供桌前是一蒲团。

第二间是宴席厅,两张八仙桌,纵向摆放着,每桌各配八条骨牌凳,两侧白墙上各挂着一个竹编的菜罩,一方一圆,菜罩下方靠墙各放着两大坛绍兴老酒,不知是加饭还是上等花雕。

下首第一间是书房,宽大的明式书桌,一端紧靠着西墙,桌前是一个大大的《二十四史》书柜,书柜按每个朝代史书册数多少隔成大小不等的格子,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每个抽屉上用隶书标明书名:《史记》、《前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 一目了然。

下首第二间是主人的卧室,卧室里摆放着梳妆台、大衣柜、储藏棉被的大樟木箱等家具,其中最精致的还是那张老式帘床,这种大红色的床呈轿式,做工精细,上用薄木板覆顶不落灰尘,床后壁和两头也是用薄木板加以封闭……。

小客厅

琴室

闺房

绣房

浴室

少主人书房

少主人卧室

第三进是两层楼房,这是孩子们生活的地方,有小姐的闺房、绣房、有专门洗澡的浴房、有公子的小书房、小卧室等等,再往后是仆人们的卧室、粮食储藏室、各种食材储藏室、柴房、厨房、仆人帮工吃饭的小餐厅等应有具有。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现代的两层楼建筑,纪念馆门口小广场一角安置了一尊先生在日本学医时的导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半身像。在《在仙台》一文里,先生对藤野先生有过描述,藤野先生是一个学术严谨,授业解惑一丝不苟的人,后来和鲁迅先生结成深厚的师生情谊。

一进门前厅是先生的坐像,先生靠在藤椅上,两手交叉在胸前,右手扶着藤椅左侧扶手,左手握住右臂,目光凝视前方。身后照壁墙上镶嵌着先生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甘为孺子牛,照壁背面印着先生生前自书的《自嘲》全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上下两层展厅的墙壁上,挂有清末、民国时期的绍兴老照片、也有当代的版画、水彩画,画面都对先生作品的情景再现。一帧帧老照片、一幅幅画面仿佛将参观者带入先生的所生活的那个“故乡”。

玻璃展柜里展出了好多文物,其中有当年先生的保姆长妈妈买给他的人生中第一套儿童读物----天下奇书《山海经》,共4册。一百多年了,纸张虽然发黄,但保存相当完好,弥足珍贵。

展厅墙上还挂有先生在北大教书时交往甚密的同仁: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同志、胡适先生等新文化运动巨人的照片。照片之下是一期期刊登这先生作品的《新青年》杂志实物原件,《新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先生主编的刊物,是宣传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另一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同志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也是刊登在《新青年》,李大钊同志《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中激情澎湃的写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鲁迅先生和李大钊同志的文章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鲁迅先生以讲故事的手法无情的揭露和鞭挞那个人吃人的罪恶社会,李大钊同志用写实的手法章展望未来,热情歌颂世界大同、天下人人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

另一墙上挂着参加爱国主义运动而牺牲的北大女生刘和珍的照片,和1936年4月12日出版的、刊登有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文章的报纸。

刘和珍,我们安徽歙县人,出生在江西南昌。资料查明,刘和珍的父亲刘九皋,安徽歙县人,随其父宦游江西,娶了南昌人何氏为妻,她也就是刘和珍的母亲。因为生长在江西,所以在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时,刘和珍写自己的籍贯为江西南昌。

出了鲁迅纪念馆,往西复兴数十步,就是先生的故居---周家新台门,新台门是从老台门里分出来的,可能是鲁迅祖父手上建的。虽然新台门的第一进大堂也叫德寿堂,但由于先生的祖、父都是小吏出身,家道中落,新台门德寿堂相比老台门德寿堂要简陋不少。

第二进,西侧第一间是先生的卧室,仅窗下一长条桌、一床、一方桌、床两头各一储物柜。床上仅有一草席,席上一夏天抱着睡觉的纳凉神器---竹夫人。室中的各种物品,估计当年先生回故乡接母亲时,能带走的都带往北京了,不能带走也都送邻居们和闰土了。

在先生故居的杂物间还真看到一先生在《故乡》一文中描述的喂鸡神器---狗气死。文中先生写到:“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先生祖母和母亲的卧室里陈设也很简陋,卧室后面是小天井,隔着天井是厨房,穿过小夹弄就到了传说中的百草园。初中里曾经背诵过的课文不由自主的从脑海里崩了出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百草园也就两个篮球场大小,四周绿树成荫,皂荚树上结满一串串的皂荚,场地中央重新开垦出来做菜园,春天是满园的油菜花,现在是夏末秋初季节,园子里全是匍匐在地上的南瓜藤。在园边靠墙的凳子上坐了一会,喝了几口水。一个晌午走到、看到,也用心感受到先生文中的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但是轻捷的“叫天子”却不知所踪,大白天园中那条“美女蛇”也不曾出来……。

出了百草园,在一个院落里突然看到“长妈妈给孩提时代的先生讲百草园里那美女蛇的故事”,我也饶有兴趣的坐到小板凳上静静地听着。“长妈妈用一口绍兴话在娓娓道来: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长妈妈虽然是用绍兴方言讲述,但我也能够听明白个百分之七八十。

阿Q曾经住的土谷祠没找到,三味书屋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想和门口值班的人员商量一下,放我们进去,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就出来,但人家始终不肯放行,只是说下次再来。走着走着不经意之间却发现孔乙己给孩童茴香豆吃的雕塑。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原文)。(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深山樵夫淩至淳,字梦醒,歙县南乡洪琴人,徽州淩氏第四十八世,至字辈。早年和徽州师专失之交臂,此后长年在外讨生活,工作之余,爱好驴行,用脚丈量大地,用心看风景,走到看到感受到,回来之后写成游记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