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精神的威力在于局部而不是整体【】【】

 东方文捷 2022-01-13

苍宇蛰雷的博客

在探讨作为整个科学金字塔顶上的哲学时,关于“知识是否有用”的问题是无意中被提出来的,每一种哲学都无意识地打算把最高的用处归于自己。因此,在一切哲学中都有很多雄心勃勃的形而上学,以及对显得无足轻重的物理学解释的一种羞怯;因为生活知识的意义应该显得越大越好。这就是科学的个别领域与哲学之间的对立。后者向艺术一样,想要给予生活与行动以尽可能大的深度与意义;在前者中人们继续寻求知识和虚无--这也是同时会出现的结果。是哲学家都会对知识进行辩护,每个哲学家在这点上都是乐观主义者。必须把最高的有用性归于知识,因为(哲学家)他们所有人都受到逻辑的压制:从根本上讲,逻辑就是乐观主义者。因为这正如苏格拉底学派的观点:人类借以最幸福地生活的那种关于世界和生活的知识,人们用幸福的观点捆绑住了科学研究的动脉。
人类长期以来把事物的概念和名称作为永远真实的东西来相信,同样也养成了借以居于动物之上的那种骄傲。事实上语言只是为科学而做的努力的第一阶段。对已被发现的真理的信念,从中流露出了最强有力的力量源泉。人们在对语言的信仰中,他们以传播出了一大谬误。---逻辑也以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东西及与其相适应的假定为基础,如对不同是时间点上的同样事物的同一性的假定:但是那样科学通过相反的信仰(即相信现实世界中确实有相同的事物)而产生的。如果人们一开始就知道,自然中没有精确的直线,也没有真正的圆,也没有绝对的大小尺寸,那么数学也就肯定不会产生了。

参考文献

【德】弗里德里希 尼采  著  人性的 太人性的  杨恒达 译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2011.9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