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治疗副作用什么时候多发?看完就能心中有数!

 肺腾助手_ 2022-01-14


以PD-1/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能做到传统治疗做不到的事,实现有效缩瘤乃至带来长期生存,这一点相信许多肺癌病友和家属都见证到了。不过作为一种抗癌手段,免疫治疗肯定也有副作用,而且很多还是比较特殊的“免疫相关副作用”(irAEs)。

所以最近在病友群里,有病友提出了这样一条疑问,“据说免疫治疗用药第9次的时候,容易出现免疫性肺炎”,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提问,来聊聊免疫治疗的各种免疫相关副作用,多发时间段一般是怎样的,也让各位病友们提高相关防范意识。


01

为什么会有“免疫相关副作用”?

众所周知,当前癌症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抑制人体内特定的免疫检查点,“解放”此前被抑制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但被免疫治疗所解放的免疫反应,并不会只针对肿瘤,还可能出现所谓“脱靶效应”,尤其是在激活效果较好,乃至过度激活的状态下,免疫应答同样会累及其它正常的组织和器官。

因此“免疫相关副作用”可能的波及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差别也很大,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常见的irAE不仅有免疫性肺炎,还有皮肤副作用(如皮疹、瘙痒)、肝毒性、神经毒性、肌肉和关节疼痛、腹泻、胰腺炎等等等等,而且一些研究还显示,出现免疫相关副作用往往与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关。

具体发生的免疫相关副作用类别、严重程度和好发时间段,往往与患者本身的一些特征,例如年龄、身体基础情况、具体使用的治疗方案等有关,例如从现有的数据来看,PD-1/L1抑制剂与CTLA-4抑制剂治疗时,不同副作用的好发时间段就差别很大。

配图1.CTLA-4抑制剂单独使用(图a)、PD-1/L1抑制剂单独使用(图b)与PD-1/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联合治疗(图c)时,不同副作用的好发时间段差别

上面这张图是基于治疗不同癌症、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试验,汇总而成的相关数据。由于CTLA-4抑制剂在我国的使用还比较少,下面就以肺癌病友们比较关注的“免疫性肺炎”为例,专门说说当使用PD-1/L1抑制剂治疗时,它容易在什么时候出现。


02

免疫性肺炎容易发生在什么时候?

从目前报告的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用药经验来看,使用PD-1/L1抑制剂后,免疫性肺炎的发生时间可以很早,早到用药后9天就出现;也可能是很晚才出现,最长记录的时间甚至高达19.2个月,打医生和患者一个措手不及。

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的一项分析,汇总了此前研究报告的各种数据,认为如果按平均时间计算,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始使用PD-1/L1抑制剂,到出现免疫性肺炎(Time to Onset),大约会经过2.5-2.8个月,也就是10-12周。

这也能回答文章开头病友的提问,目前免疫治疗的常用方法是每2周/3周给药一次,因此第9次给药时可能是治疗开始的第4-6个月,并不符合免疫性肺炎的高发期,不过患者也仍然可能出现免疫性肺炎。如果患者使用的是含PD-1/L1抑制剂的联合免疫治疗,例如联合化疗或其它靶向药物,那么免疫性肺炎的出现可能会更早一些。

另一项2021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进行的分析,则对191例NSCLC患者使用PD-1/L1抑制剂后的免疫相关副作用进行了汇总,从下面这张图能看出,免疫性肺炎也是平均在治疗开始后的第2-3个月发生,但可能的时间跨度同样很大,有些患者肺炎出现得早,有些就相对较晚。

结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以及这项对中国患者的研究结果(上图),再简要介绍一下其它的免疫相关副作用发生时间

皮疹、瘙痒等皮肤免疫副作用,可能在用药后的1-2个月开始出现;

腹泻、结肠炎、肝毒性等消化系统副作用,一般在用药后的5-10周开始出现,与免疫性肺炎类似;

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常见于开始用药后的4-6周;

肾毒性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约在用药后3-4个月出现;

内分泌系统副作用,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炎等,约在用药后4-5个月出现;

肌肉疼痛、关节炎等骨骼和肌肉副作用发生较晚,常见于用药后半年以上。

总而言之,免疫性肺炎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如果能够被早期识别、有效处理,不影响后续免疫治疗的使用,肺癌病友们还是可以安心应对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