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子:打 豆 腐

 新用户7391BFGL 2022-01-15



打 豆 腐

安徽怀宁  石子

  在我儿时,乡下人过年,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人家,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是猪肉,二是豆腐。杀年猪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七、八前后,因那时还没有冰箱,杀早了新鲜肉放不长。同样,豆腐也在这个时间段里做。
  记得小年一过,母亲就把藏在坛子里的几斤黄豆拿出来,仔细挑掉杂质和霉变豆粒后,放太阳下晒上一到两天。那年代,农村田地全都要去种稻、麦、薯等主粮,黄豆种植少,造成豆腐跟肉一样,难得吃到。每家都是在黄豆收割时节,就买上几斤或从家对面圩区亲戚家讨要几斤,珍藏到过年时做豆腐用。每年在腊月二十六左右,母亲将黄豆洗干净,用水浸泡,大约一天一夜后,等每粒豆子都充分发胀了,就开始磨浆。那时磨豆用的是石磨,只见大姐和二姐站在石磨丁字形推拐的横头,双手各握一端,沿着逆时针方向,一推一拉把石磨拉动旋转起来。母亲则拿了个小勺,连水带豆,一勺一勺往磨眼中喂豆,石磨一圈儿又一圈儿转动,把泡软的豆子磨成了浓稠的糊浆,从磨盘边缘流下,落到下面的木盆里。
  豆子粗浆磨好后,轮到父亲上手了。父亲先从河边挑来几担水,把家里两口水缸充满,再在锅台大锅上方的屋梁上拴一绳,挂上专用的木十字架,将过滤豆浆的紨子布四角拴在十字架四端上。接着舀上2、3瓢磨好的豆子粗浆倒入紨子布中,再往面一边倒清水,一边用手搅拌豆浆糊,紧接着双手握着两端十字架左右前后摇晃,让豆粗浆在紨子布里不停地滚动,从而将豆浆全部稀释过滤到锅里。经三大瓢水过滤后,父亲一手收拢紨子布,一手握住紨子底端,往一个方向尽力扭转,使劲挤干其中的豆浆汁后,豆渣成了一个球,大约排球般大。取出豆渣球后,接着再过滤下一个。


  父亲过浆一结束,母亲立马在灶堂里生起了火,开始煮豆浆。父亲则拿出一个瓦钵,放入烧熟的石膏,用木槌把熟石膏捣碎成粉后,加入适量凉水不停的搅动,尔后将钵中上层的石膏水倒入小缸中,沉在钵底的石膏渣则弃之。接着把小缸倾斜着旋转几圈,将石膏水滚遍缸的内壁。在豆浆烧煮过程中,父亲用勺子不时在锅中搅动,以防止豆浆中的蛋白质沉淀。豆浆初沸时,锅面上会出现一层豆腐皮,父亲就用根筷子将豆腐皮捞起来,给我们这些一直围在旁边观看的小馋猫去吃,味道很香。
  豆浆烧开几滚后,就要开始冲浆。只见父亲和母亲各自从锅中舀上一盆滚热的豆浆对充着倒入石膏水的缸中,大约静置5到10分钟后,父亲用一根筷子直对着缸中的豆浆,松手一放,筷子插入不倒,说明豆腐做成功了。如果筷子倒下,说明石膏太少了,需要再撒点石膏水来补救。每当此时,我们一帮小馋猫就围拢了过来,父亲拿瓢从缸中舀上雪白、嫩嫩的豆腐脑,一人一碗,让我们尽情享受,那感觉真的很爽,令人回味无穷。
  在我们品尝豆腐脑时,父亲卸下家中耳门门板,驭到大门外,用两长条板凳搭架起来,将两个高约6公分、长宽70来公分的正方形木框,平放在门板上,框内铺上比木框大很多的四四方方的紨子布,将缸中的豆腐脑分舀到紨子里,高度要稍超过木框一些。尔后两手分别抓住紨子布的两角,往上提拎几下后,把紨子布四角平整地回复上去,将豆腐脑紧紧包裹住,不让其外漏,再用大锅盖平压上,并在盖子上面放上重物,这样豆腐脑里的水,就被渐渐压制了出来,约过了2、3小时,要将木框取出,继续压制,让豆腐中的水出干。如果要吃老一点的豆腐,压制时间则要更长一些。


  最后,父亲把压制好的豆腐,切成十公分左右的方块,放到大盆清水中,约4、5天换次水,能够存放几十天不会变质,过年时也就有了招待客人的上等食材,可以做出很多种美味佳肴。如果要做点豆腐乳,压制出的豆腐则不要入水,直接将豆腐切成2、3公分的小方块,散放在铺有稻草的簸箕里,让其自然发酵生菌后,再腌制。
  回想这打豆腐的过程,正是: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缶浸来蟾有影, 金刀剖破玉无暇。”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石子,本名徐名发,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石库村人,海军退役军官,宁波市退休干部。对文学有点小喜好,闲暇时练笔,写点诗歌、散文,以文交友。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