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解读兼谈材料看法类审题: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

 圩岸学堂 2022-01-15

【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京至上海仅需四个半小时,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同时,我国还开行着81对时速40公里左右的公益性“慢火车”,经停530个车站,连接着百姓生计线、民族团结线。疾驰如风的动车组与慢悠悠的绿皮车,对照鲜明、耐人寻味,勾勒出一幅中国铁路的生动图景。

当代中国不仅追求发展的速度,更注重发展的温度;既有数据化时代的狂飙突进,又可见公共服务“零门槛"的善意温情;既有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又可见公共设施适老化的人本关怀;既有战“疫”救灾中的分秒必争,又可见助困扶危时的宽容等待。

班级计划举行“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央草解读】

首先讲讲“材料看法类”作文的审题。

“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上述材料很有启发”

“上述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

······

假如材料直接给出主题,“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围绕主题写,一般不会偏题。

假如不给主题,直接让你写对材料的看法和思考,就容易偏题。

比如,昨天解读的绵阳二诊作文《表情包与传统的文字交流》,绵阳当地的阅卷报告显示,偏题的花样众多,有的立意让人匪夷所思,比如有谈网络利弊的,有谈舍与得的,有谈科技时代对生活的影响的……

假如材料不给主题,应该怎样阅读和理解材料呢?如何审题才能不偏题呢?

侧重看“事实与观点”。

分清事实与观点。

有观点的,就讨论观点;

没有观点,再从事实中归纳出观点。

什么叫观点?凡是猜出来的,推理出来的,计算出来的,这些都可以看作观点;

什么叫事实?凡是能直接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也就是说能观测到的,这些都叫作事实。

这道题的材料,给出的是事实还是观点?

既是事实,又是观点。

有事实,有观点,我们就侧重看观点,我们的作文也是要表达观点。

阅读材料后,你会发现,除了“北京至上海仅需四个半小时,······我国还开行着81对时速40公里左右的公益性“慢火车”,经停530个车站”是事实,其他语句都是观点。

几个观点?

一个观点:中国既追求发展的速度,更(又)注重发展的温度。

材料多处使用“既······又······”,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并列关系。只有一处使用的是“不仅······更······”,是递进关系,重心在后,强调了“温度”。

所以,即使材料没有给出主题“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我们也应该能找到话题中心观点——中国既追求发展的速度又注重发展的温度。

找到材料观点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你是否认同材料观点?

一般会有三种回答:

1、完全认同;

2、完全不认同;

3、部分认同。

以下分说。

一、完全认同。

完全认同什么?认同材料观点中对“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的认定——并列关系。

此观点写成作文比较容易,几乎等同于素材积累大赛:只要同等比例地列举材料即可。

举例子“证实”观点,是最简单的议论文写法。

“证实”观点,用的是归纳推理,不怎么严谨的推理。

一般我们这样说:

这些这些这些······例子都说明,我们既追求速度又注重温度。

二、完全不认同。

不认同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判断。

此观点比较难写,对你的逻辑思考能力有更高要求。

不认同观点,意味着你需要“证伪”——材料观点是错的。

推翻观点的最好办法,是指出支撑观点的事实有误;

推翻观点的第二个办法,是指出观点本身的理论错误;

推翻观点的第三个办法,是补充事实材料,得出新观点;

推翻观点的第四个办法,是指出论证的逻辑错误。

这道题,我们用第二和第四个办法,从理论基础和论证逻辑入手,来表明看法。

两种办法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都可以。

  1. 指出观点本身的理论错误。

    材料观点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国发展的速度是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是基础。

中国发展的温度是一种人文关怀,是道德伦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我们当然需要两手抓,但材料给出的话语方式,似乎让人以为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甚至温度更重要,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表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应该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发展的温度,没有速度就没有温度,温度是以速度为前提的。

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人文关怀的保障。

所以,

中国的速度与温度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递进关系,而是条件关系。

(我这里只讲基本逻辑,就不举例了)

2.指出论证的逻辑错误。

材料使用了归纳推理的方式进行论证,材料论据不足以证明材料论点。

使用归纳推理,要求样本数量有典型性、代表性,要尽可能包含各种维度上的数据。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我们选择样本的时候,要考虑的维度更要尽可能全面,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材料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太少了,不足以支撑观点,读者难免会怀疑:这是以偏概全吗?

如今是数据化时代,最有说服力的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数据,而不是人的“感觉”。

材料给出的数据很少,得出的结论就缺乏令人信服的力量。

所以,

不同意材料给出的结论。

三、部分认同。

三种可能:

认同并列关系,不认同递进关系;

或认同递进关系,不认同并列关系;

或有条件地认同并列与递进关系。

我选择第三种,观点是:材料观点需要额外附加前提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

当我们要给“中国”这个有广泛代表性的词汇下结论时,要考虑我们手里的事实有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我是中国人,我喜欢写作文解读,能不能说,“中国喜欢作文解读”?——肯定不能。

那,什么样的人和事,可以让人冠以“中国”之名呢?

有没有公认的标准?

至少,我还不知道公认的标准是什么。

在我不知道“冠名中国”的标准之前,我主张就事论事,不要动不动就是“中国中国中国……”。

比如,材料中提到列车的例子,既有速度又有温度,还有具体数据,那我给出的结论是——在列车运行上,中国既有发展的速度,又有发展的温度。

也就是说,我需要给材料里的观点加上限制条件,不一概而论。

人们说,有多大钱,办多大事。

这句话也适用于写文章提出观点——有多大事实,说多大结论。

所以,

根据材料给出的有限事实,我部分认同材料的结论,我主张给结论前加上限制语。

(以上解读代表个人意见,不是答案,仅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