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派语文】八省T8名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解析课件(苏派定稿,值得收藏)

 崔无容 2022-01-15

Image

- 课件说明 -

课件制作:苏派高中语文

          解读:苏派高中语文 

视频:夜雨

格式:PPTX

板块:2022四大公号大市模考课件专栏

——八省T8名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解析课件

如何获取:非苏派QQ群会员关注公众号后,分享此链接到任一200人以上高中语文教师微信群

(注:珠溪语文,静蕙语文微信群除外),半小时后截图发我(文末有我联系方式),课件一对一私发,朋友圈人数超5000人,没有及时发送课件还请耐心等待,谢谢。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夜雨。
本期【会员群】更新课件《八省T8名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解析课件》,103页。
欢迎投稿精品课件,让优秀的内容与大家相遇。

以下是课件的预览。

01

视频预览





02

课件预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八省T8名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解析课件》课件一共103页,以上为全部内容,仅供预览。


02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

东周王朝被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其中的分界线,就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田氏代齐是曾经作为齐国王室的姜氏,也就是姜太公的后人,被田氏取而代之。而三家分晋,则是晋国三大把持朝政的卿族,将晋国一分为三,各自为国。
晋国统一时,朝政是由四大卿族掌控的,但为什么分晋之时却只有三家?原因竟然是有一个家族在晋国被瓜分之前,就被另三个家族灭族了。
在三家分晋前,掌控晋国朝政的四大卿族分别是:智、赵、魏、韩四大家族。其中智氏是四大卿族之首,是四大家族中最有势力的家族,但被灭族的恰恰就是智氏。一个势力最强的家族,为什么会被灭族?究其原因,竟然是智氏家族当时的掌门人智瑶(也叫智伯)惹下的祸端。

当时的卿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这个封地是可以承袭的,由子孙中贤明又有能力的人做掌门,并承袭父亲的官位。
智瑶的父亲叫智申,又名荀申,晋国重臣,因为死后谥号为宣,所以又被称为智宣子。智瑶是次子,因为长得仪表堂堂,人又聪明,而且伶牙俐齿善辩解,武艺又特别高强,深受智宣子的宠爱。
一般继承人都会首选长子,可智宣子不喜欢长子,他更喜欢次子智瑶,想要智瑶继承家族。但是智瑶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行事不仁不义、为人嚣张跋扈。
智氏家族有一个叫智果的人,他曾提醒智宣子,智瑶虽然优点很多,但他秉性不善恐会导致家族灭亡。但是智宣子太偏爱智瑶,根本没把智果的劝阻听进耳里,最终选择了智瑶为继承人。智果预感智氏家族日后会有灭顶之灾,便赶紧从家族分出另立为辅氏。事实证明智果的预感是对的,他年智氏果然因为智瑶的行为遭到了灭族之灾。
赵简子(又叫赵鞅)也面临着继承人的选择,他有两个儿子,他在选择谁为继承人时,非常公平的给两个儿子准备了两份相同的训诫,并叮嘱他们认真研读。
赵简子给儿子布置完任务后,便不再过问。大儿子起先还认真去研读了几遍,但看老爹不急于对他们考评,便放在了一边。次子赵无恤跟哥哥性情相反,从父亲把训诫书给他的那天开始,便认真去研读。
三年之后,赵简子好像突然想起训诫的事,他把两个儿子叫到面前,考问他们。大儿子早把此事忘了,那份训诫书也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而赵无恤因为一直在研读训诫,不仅保存完好,还将其流畅的背诵下来。优胜劣汰,赵无恤完胜大哥,最终做了赵氏的继承人。

赵氏封地里有一座叫晋阳的大城,赵简子派自己最信任的家臣尹铎去治理。尹铎走时,曾问主子:“您是希望晋阳城成为财富的后盾,还是成为家族的保障?”赵简子想了想说:“成为家族的保障。”尹铎说:“明白了,那还请您不要干涉我的治理方法。”赵简子很痛快地答应了。
尹铎到了晋阳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治理。为了安定民心,他缩减百姓纳税的户数,集聚物资,加固城池。在他的治理下,晋阳城几年就成了赵氏家族封地的佼佼者,不仅富庶,百姓们也很齐心团结。
赵简子在世时曾对赵无恤说:“儿啊,如果将来国内发生战事,危及到赵氏家族的生命安全,你就带着他们去晋阳城。不要嫌弃尹铎的地位低下,他是个不会让你失望的人,一定要信任重用他。”赵无恤牢记父亲的话,他年赵氏家族四面楚歌之时,尹铎和晋阳城真的成了保全赵氏家族最坚强的后盾。
再说智宣子去世以后,智瑶顺利继承了智氏家族,人称智伯。当时的晋国朝廷,其实早就没了实权,成了傀儡摆设。把持朝政的是智、赵、魏、韩四大卿族,智氏的势力最大,榜居四大卿族首位。智伯秉性本就喜欢欺凌弱小,家族势力又居首位,便更加的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另三大家族放在眼里。他跟当时承袭韩氏的韩康子和魏氏的魏桓子在一块喝酒,不仅一点面子都不给两人,甚至还当着他们的面侮辱他们的家臣。
智氏家族有人劝智瑶,对待其他卿族太嚣张会招来灾祸。智瑶不以为然,他说,只有自己能给别人带来灾祸,还没有人敢招惹他。
智瑶不仅戏弄贬低其他家族,还向他们索取土地。智瑶首先向韩氏下手,韩康子本来不想把自己世袭的土地割让给智瑶,但他的家臣提醒他:智瑶不仅贪婪还刚愎自用,如果不割让土地给他,他可能会动武,韩家打不过人家,也只能忍气吞声。再说,智瑶得逞以后,肯定还会向其他两家索取土地,他们中只要有一家不服气,就会跟智家打起来,到时候咱们可以在一边观战,如果智家败了,咱们就寻机夺回土地。如果智家赢了,咱们也可以找机会从其他家族谋点利益。韩康子觉得家臣说的有道理,便痛痛快快把土地割让给智瑶。

智伯从韩康子这里得到土地后,果然又向魏桓子勒索土地。魏桓子的想法跟韩康子一样,智伯顺利拿到了魏氏割让的土地。连续不费吹灰之力的得逞,让智瑶心境开始飘了,他觉得没有人敢违逆自己,便转向赵无恤索取土地。
但令智瑶想不到的是,这一次他却吃了个闭门羹,赵无恤一寸土地也不给他。敢驳自己的面子,是活得不耐烦了!智瑶恼羞成怒,他联合韩康子和魏桓子讨伐赵无恤,并商定打败赵家后平分他的土地。韩、魏两家本不敢招惹智瑶,听智瑶主动说三家平分赵氏土地,更觉得有利可图,便与智瑶联手攻打赵氏一族。
赵无恤心里很明白,一个智氏他都打不过,更何况三家联手,他决定以退为攻死守城池。但是哪里才是最合适的防守城池呢?赵无恤的手下给他提了几个建议,但他都觉得不满意。苦思冥想中,他猛然想起父亲在世时曾经对他说的话,便立即带着家族退守晋阳城。
事实证明,赵简子当年的决定是英明的。智瑶带着韩、魏兵围晋阳,并引水灌城。当水面离城墙最高处不到六尺时,城里的炉灶都泡在了水里,遍地都是到处乱跳的青蛙,晋阳城岌岌可危。赵无恤非常着急,唯一让他安心的是晋阳城里的百姓,他们与赵家同心协力死守城池,竟然没有一个人有叛变逃亡的想法。
魏桓子驾车,韩康子执戟,智伯则坐在马车上,三个人围观晋阳。智瑶望着晋阳城哈哈大笑,他说:“我今天才知道,河水还可以淹没城池,毁灭一个家族。”
智伯说出这话,魏桓子听了心中一寒。河水能让一个家族毁灭,也会让别的家族毁灭,智伯这话很明显,灭了赵家,下一家或许就是魏家。他心有余悸,忍不住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此时的韩康子,跟魏桓子的想法相同,他也忍不住用脚踢了踢魏桓子。两个人对视一眼,虽没说话,但眼神里的恐惧却让两人心明如镜。
两个人的小动作,被智伯的家臣看到。家臣提醒智伯,说魏韩两家已经存了反心,让他提防两人。但是智伯根本没放在心上,他还把这话当作笑话说给魏桓子和韩康子听。两人听了,吓得赶紧向智伯表忠心,智瑶看了他们的表现,更加的自负,愈加相信没有人敢招惹他。
再说晋阳城里的赵无恤,眼看晋阳将要不保,便悄悄派家臣出城,偷偷跟魏韩两个家族联络。他让家臣告诉两人:“智伯的胃口绝对不是赵家土地能填满的,今天他能拉着你们来攻打赵家,哪天灭了赵家,下一个就该轮到了你们。唇亡齿寒,难道你们就这么眼睁睁等着智氏将我们一家家灭亡么?”魏桓子和韩康子本来就想到了结果,但是为了自保谁都不敢先说出联合这话。现在被赵无恤说破,便决定三家联手,灭掉智氏。
赵、魏、韩三族联合的结果是智瑶兵败,三家灭掉了智氏一族,平分了智氏的土地。从此,智氏便退出了晋国朝政的大舞台。
除掉智氏家族后,赵、魏、韩三大卿族在晋国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满足于作为晋国的卿族,而想跻身诸侯列国。虽然当时的周朝只剩下一个空名分,但是要成为诸侯,总得走个过场,经过周朝的分封和承认。
为了能名正言顺的瓜分晋国,赵、魏、韩三大卿族通过走动各种关系,终于得到周朝天子的诏书。名正言顺的被册封为诸侯,成功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因为智氏被赵、魏、韩三家灭族,所以瓜分晋国时,也就没了他们的份。

02

小说助读


 1、《归去来》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黄治先”因为要做山货生意,偶然间进入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到过但又感觉特别熟悉的小山村。在这里,“我”被村民误认为是当年曾在这里插队生活过的一个名叫“马眼镜”的人,不同的村民在和“我”忆旧中断断续续地回忆了“马眼镜”在山村里生活的碎片:种田、打猎、办夜校,帮助当地女青年学医,又在传说中因杀死当地恶人“阳矮子”而在返城不久就坐牢。“我”在“马眼镜”的身份和生活里越陷越深,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谁。“我”深感窒息,连夜逃到县城,听到朋友在电话中叫自己本名“黄治先”,“我”却愕然了。结尾“我”陷入迷惑:我到底是谁?

 2、“黄治先”和“马眼镜”是不是一个人?

        读者初读小说会感觉非常迷惑,“黄治先”到底是不是村民口中的“马眼镜”?如果不是,如何理解“我”对山村情况的熟悉?如果是,“我”为什么极力否认、抗拒“马眼镜”的身份?

        这篇发表于1985年的小说写法比较先锋、魔幻,甚至可以被看成 “穿越剧”的先驱,但它又和穿越剧不同:在穿越剧里,观众知道主人公穿越了,主人公自己也知道自己穿越了,只有剧中其他人物不知道,因而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而在这部作品里,村民们普遍对“我”很熟悉很亲切,而主人公自己却迷惑了,不断通过预测村落布局来检验自己是不是来过这里。“我”的预测越是不断得到印证,'我”的抵触越强烈:“我一定没有来过这里,绝不可能。我没得过脑膜炎,没患过精神病,脑子还管用”。不断地证实“来过”,又不断强烈否定“来过”,让读者越看越疑惑:“马眼镜”和“黄治先”是不是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人,“我”和“山村”之间这种相互的但又有点儿错位的熟悉感又该怎么解释?这种疑惑的产生不难理解,甚至是小说作者期望产生的效果,期望读者因这种疑惑而更深入思考作者用意。

        对小说的分析一定要从文本出发,尊重文本,避免以主观臆断代替小说文本呈现的事实。小说中“我”一再确认,甚至赌咒发誓自己没有来过这里,那就是真的没有来过“这个”山村。“我”和“马眼镜”长得像只是巧合,而且十年过去了,容貌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即使“黄治先”的相貌有些地方跟村民记忆中“马眼镜”的样子并不是那么像,也会被这些封闭的古村落里的村民自动忽略。能够准确预测村庄布局也不神秘,因为那些古村落千百年来默默矗立在那里,极少变化,而且大都大同小异。原文中也有这样的叙述:我听说过,这地方以前多土匪,什么“十年不剿地无民”,怪不得村村有炮楼,而且山民的房子决不分散,互相紧紧地挤靠着,都厚实,都畏缩,窗户开得小眉小眼的,又高,盗匪不容易翻进去。

         和村民聊知青生活和感情纠葛而没有引起任何怀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仔细研读后就会发现,“我”开始和村民对话时只是寒暄敷衍,实质性的内容都是村民说起的。接触的村民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越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补充内容,因而到后来“我”能在头脑中想象和已经逝去的“三阿公”的对话,能主动将和四姑娘的谈话引向深入。“我”和不同村民谈话都没有露出破绽,展现了“我”对知青生活特别熟悉特别了解,甚至就是当年知青生活的亲历者。基于此,可以这样说,“马眼镜”是当年知青的代表,“黄治先”是返城后又重访山村的知青的代表。

        如果认为“我”就是“马眼镜”,“我”开始时极力否认自己这段曾经的知青经历,在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也是符合当时那些返城知青们的心理状态的。小说中的“我”对“山村”和知青经历的态度,反映了知青集体对过往经历的态度。只有了解了上山下乡运动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曾经的知青们和关于知青的文学作品。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1955年8月9日,北京的杨华、李秉衡等青年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了要到边疆地区垦荒的申请,11月份获得北京市团委的批准与鼓励,引发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地区去的热潮。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这个时候的上山下乡是自愿的,有政府的补助和各方面支持的。文革爆发后,学校教育遭到破坏,1966年到1968年初高中三届毕业生滞留学校,社会上又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下,全部上山下乡,到农村就业。所以,虽然同为知青,但实际情况又是不同的。前期强调自愿为主,知青的理想主义色彩较浓;后期知青们上山下乡多是出于不得已。

        纵观上山下乡运动,它既是理想主义的产物,又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由于生活的现实问题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知青在农村经历了痛苦的考验但并没有实现最初的理想。知青们带着不同程度的伤痕和迫切的愿望回城,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一开始也是以受害者的姿态控诉上山下乡中遭受的苦难,比如卢新华的知青小说名字就叫《伤痕》。对过去生活价值感的丧失带来一系列新的心理创伤,再加上由于各种原因,知青返城后重新适应城市生活遇到困难,一时之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否定自己人生的价值,对过往的经历也不愿再提起,采取选择性遗忘的态度。

        《归去来》 反映了回城后的知青在一段时间之后重返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重新认识自己这一人生阶段,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归去来》里的“黄治先”对“马眼镜”身份的抗拒可以看成是知青们共同对过去知青生活的抗拒;后来“黄治先”对“马眼镜”身份的认同,正是对知青群体有理想有热情有正义感的过去的认同;结尾对“黄治先”的质疑正是对目前状态的反思以及对将来如何选择的困惑与思考。努力以冷静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知青生活的意义,这是知青文学的新阶段。

   3、“我”一再在心里强调自己不是“马眼镜”,也并不认识什么“马眼镜”,那为什么并没有直接否认?

        开始明显是基于利益的考虑。进村之初,“我”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放在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上。“从女人的笑脸来看,今天的吃和住是不成问题了,谢天谢地。当一个什么姓马的也不坏。回答关于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让女人们惊讶或惋惜一阵,不费气力”, “席间我继续充当马眼镜,应邀唱了几首歌,谈了些城里的故事,生意之事当然也在偷偷进行。我谈到了香米,他们根本不肯出价钱,简直是要白送”,写出了“我”为了实际的利益而有意无意地利用村民的感情,欺骗村民的心理。

      后来,村民跟“我”叙旧时对知青的感情和态度感染了我,打动了我。村民和“我”叙旧的过程就是展现知青生活以及知青和村民感情的过程:梁家大嫂提到“马眼镜”曾经把棉袄送给自己公公,聊天中另一位妇女补充这个老人听说“马眼镜”坐牢了还去求菩萨保佑“马眼镜”。艾八感慨当时知青在从事了一天重体力劳动后,“饿得脸上只剩下一双眼睛,还来讲书”,还拿出了自己保存的当年知青办夜校的时候油印的识字课本,“上面好像有什么夜校歌谣、农用杂字、辛亥革命,还有马克思以及世界地图”。“我”在三阿公的破房子里发现可能是知青留下来的杠铃,脑补三阿公对知青的关心、照顾和理解,四妹子讲到“马眼镜”教自己姐姐学扎针--这些片段展现了知青和当地村民的频繁互动和亲密感情,生动地反映了当初知青们在生活的困境中依然保有理想主义的情怀,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依然坚持对农民进行启蒙教育的热情。也许理解不了知青们的行动,但村民们对知青倾注了深厚的感情。知青的理想、热情和村民的淳朴、善良感动了“我”,“我”对“马眼镜”的身份越来越认同。

        最后,“我”对“马眼镜”为代表的知青理想的思考,本质上还是对自己当下生活的反思。“黄治先”的生活是知青返城后生活的一个缩影,来山村之初,“我”对自己做做生意打打牌的生活是笃定的,反复强调来这里就是要做做山货生意,不是为了访友,也不是为了怀旧。有利于自己做生意的事就照单全收,哪怕是去充当一个还不了解的人。在村民盛情款待“马眼镜”的宴席上,“我”也悄悄进行“黄治先”的生意。随着对“马眼镜”和村民了解的深入,“我”进入“马眼镜”的生活越来越深,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村民依照习俗让我洗澡, “我”浸泡在山村大嫂熬制的带着药效的洗澡水里,望着自己的身体思考:“他是谁?或者说我是谁?……他或者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受到的感动越深,思考也就越深入,精神上也就更痛苦,“我”选择了逃避。“我几乎是潜逃,没给村里任何人告别,也没顾上香米样品——其实我要香米或者鸦片干什么?似乎本不是为这个来的。整个村寨莫名其妙地使我感到窒息,我必须逃。”但是,生命中这段重要经历一旦被唤醒,就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小说结尾,“我”给城里的朋友打电话,“本想问问他在牌桌上的战绩,一出口却成了打听卫生学校招生的事”,朋友叫“我”“黄治先”,“我”愕然,“这世界上还有个叫黄治先的人?而这个黄治先就是我?”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山村之行就是一种精神洗礼,这个山村的习俗“热水澡”就是一种隐喻,而且“洗热水澡”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特别熟悉的说法,杨绛回忆当年“改造思想”生活的作品就叫《洗澡》。小说以“我累了,妈妈”结尾,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作品引发的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会持续下去。

4、《归去来》的写法在当时有什么创新?

       《归去来》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以全知视角或者以第一人称线性叙述知青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而是精心选择了叙事者和叙述视角,采取故事里面有故事的方法,让 “马眼镜”和“黄治先”在这个小山村“相遇”,造成扑朔迷离的效果。

        这个小说虽然短,但却有两层故事,第一层故事是外叙事者“我”来叙述“我”误入小山村后发生奇妙的故事:被别人误认成“马眼镜”,听人们回忆当年知青“马眼镜”在这里的故事。第二层故事是内叙事者(各位村民)叙述“马眼镜”在山村的故事。第一层故事叙事者“我”和第二层故事叙事者各位村民都是限制视角,只叙述自己经历的故事。“我”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把自己内心的转变过程刻画得特别细腻而真实:开始的时候“我”特别抗拒,而后在“马眼镜”的故事里越陷越深,想象自己就是“马眼镜”, “趁他们还在争执,我悄悄溜出门,浅一脚深一脚上了石板路,想去看看我以前住过的老屋——听艾八说,马眼镜以前就住油榨坊后的那间瓦房”(84页);在了解了四妹子姐姐的不幸遭遇后,主动承担起“马眼镜”没有完成的“事业”——鼓励四妹子完成姐姐“学医”的遗愿,并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帮助(86页)村民们以见证人限制视角回忆知青在当地的生活片段、知青和当地村民亲密的关系、知青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展现了知青生活的不同侧面,没有刻意的渲染,更具客观性,这样就避免了知青自己回忆可能带来的选择性记忆和美化的嫌疑,是对知青生活的一种比较理性的思考和审视。不管是“我”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还是村民叙述“马眼镜”的故事,都使作品更真实了。

        这种叙事方式还使小说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了容量。“马眼镜”代表了知青过去的生活:生活艰苦,工作繁重,但依然保有理想主义的热情,在劳动之余努力对村民进行启蒙。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村民们感受到了这种热情,也回报了极大的善意。“我”反映了返城后的昔日知青的生活状态:注重现实的利益,变得油滑了,精神上有些麻木了。

        《归去来》带有西方文学印记的地方还在于小说用接近意识流的语言写出“黄治先”来到似曾相识的山村后的心理活动和在城市生活的精神状态。“这些居然很眼熟。见鬼,我到底来过这里没有呢?让我来推测一下吧……片刻之后,推测竟然被证实了,连那空空的树心,树洞前有两个小娃崽在烧草玩耍,似乎都依照我想象的蓝图而各就各位。”作品开篇的这些心理活动,着实能够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心,既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又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追着作品读下去,以解答内心疑惑。“我”对“马眼镜”的身份由抗拒到认同,“我”在幽蓝昏暗的油灯下面对自己肉体时的疑惑,“我”想象自己杀死阳矮子的场景,“我”面对四妹子的哭诉时的冲动与克制等等,剖析了自己真实的动机和心理活动,直到结尾这样的思考还没有一个结果:我愕然了,脑子里空空荡荡的。是的,我眼下在县城一家小旅社里。过道是一盏蚊虫扑绕的昏灯,有一排临时加床和疲倦的旅客们。就在我话筒之下,还有个呼呼打鼾的胖大脑袋。可是——世界上还有个叫黄治先的?而这个黄治先就是我么?我累了,妈妈!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或许没有满足我们“黄治先”和“马眼镜”关系的好奇心,但它让我们思考,这就够了。

       韩少功是一位既有理论深度,又能自觉付诸实践的作家,是一位寓哲学思考于文学创作的作家。他的《归去来》常读常新,每次都能给人以启迪,这样的作品值得被铭记。


03

加入会员


加入苏派高中语文qq会员群

立即获得可编辑版本课件

关注“苏派高中语文”获取更多精美课件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