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之后胁痛、失眠,越鞠丸摆平!赵绍琴为你详情介绍。

 健康必靠中医 2022-01-15

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关于大怒之后的胁痛、失眠。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大怒后,气得肝疼,胁肋胀满窜痛,晚上也睡不着觉。这个现象很多人都有。

有一个57岁姓阮的女子。

有一次也不知道为什么,突发暴怒。

结果发现两侧肋条骨以及肝区部位,来回作痛,有窜痛气冲之感。晚上整宿睡不着,脑子里翻来覆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儿。

图片

这个状态,被折磨得精疲力尽,于是投中医治疗。

找的是我国中医内科大家赵绍琴老师。

他是三代御医之后,是新中国中医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奠基人。

当时,赵师仔细诊察,发现脉象弦滑而数,舌红且干,舌尖部甚至有芒刺出现。

赵师想了想,提笔书方一首。

配伍:川芎,竹茹,延胡索,姜黄,炒山栀各6克,苍术3克,香附,川楝子,枳壳,杏仁各10克。

水煎服,一共开了3剂。

结果患者用药喝完,疼痛、气窜、不寐完全改善。这时赵师嘱咐患者用成药越鞠丸善后,加以巩固。

它原载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里。

图片

患者的问题是在于肝郁化火。

病起于暴怒。肝主情志,五志主怒,大怒必然伤肝气。一次恼怒,让肝郁气滞。

气为血之帅。气郁,就会血不行。血瘀于内,就会经脉滞涩不通,导致胁肋部位就疼痛。肝胆经是走胁肋的。

气有余,便是火。肝郁日久,就会化火。火扰心神和肝魂,导致失眠不寐。

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母病及子,导致心火就会偏旺。舌为心之苗。引起舌头发红,少津,而且舌尖部起刺。

患者脉象弦而滑数也是肝郁化热的表现。

这个时候得疏肝化火,清热理气。

当时赵师采用了越鞠丸加减。香附、枳壳可以疏肝理气,川楝子、延胡索,可以理气止痛。姜黄和川芎,可以活血化瘀而止痛。栀子可以清泻肝火,竹茹可以清热理气。杏仁可以理通肺气。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肺气通畅,有助于制衡肝气。苍术,性味辛散,行气的同时,更善于健脾。可以有效减轻肝木横逆对脾胃的伤害。

这里最精髓的是香附、苍术、川芎、栀子这四味药。这四味药,如果加上一个神曲,就是古方越鞠丸了。

图片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可以行气解郁,治疗的是以肝郁为首的六郁之证。香附可以解肝气郁,苍术可以健脾解湿郁,川芎可以活血解血郁,栀子可以清热解火郁,神曲可以解食郁。五郁一解,痰郁自消。这是解气郁、血郁、湿郁、火郁、痰郁、食郁的方子。是以疏解肝郁为主。

患者病起于肝郁,有肝郁化火之势,用上越鞠丸,疏肝郁,去火势,是合适的。再配上大队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去火之品,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这种因为暴怒而出现的胁痛、失眠,在生活中有很多。特别是五六十岁的女子,生性好强咬尖的,常常因为家庭琐事、生活琐事而郁怒发作。

个人认为,这个时候如赵师之法,以越鞠丸加减调治,是不错的理念。

本文理论依据:《丹溪心法》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点开关注!共同推广中医学
点个赞一起为中医加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