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美术馆被誉为“传说中的美术馆”,是一直致力于自然与建筑有机结合的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不同于以往设计想法的作品。 地中美术馆70%建筑深入地下,且有建筑外观,盖在小山丘里头,三层美术馆全设在地下,地面上覆满生机绿植,其建设之初日是希望传递“文明复兴”的核心理念,摈弃过往的混乱,构筑一个纯木粹的理想之地。 地中美术馆最值得参观的三件艺术品是: 地中美术馆除了艺术藏品,建筑本身便是一件艺术品: 安藤忠雄用其一贯极简主义的混凝土墙面,通过天窗的设置、错落的体块引入自然光,充分表现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蕴意,呈现最大张力的艺术感受。 特瑞尔的《开放空间》,排队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脱掉鞋子后,进入一个空间,抬头,是一个屏幕的样子的空间。拾阶而上,进入其中,迷幻的光线和纯净的空间形成奇妙的组合,仿佛置身于一个次元的幻城,随着光线变化,空间仿佛缥缈深邃,似乎让你置身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来回徘徊。 特瑞尔的《天亮》,这个纵向梯形的天窗房,围坐仰望,阳光透过窗户,那天蓝天白云,让我感觉触手可及。安藤的建筑作品,光本身就是他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你有时间,一天中不同时刻不妨静坐体验,光呈现出不同的美与建筑、艺术作品互相结合,或许是他们精心打造想表达的。 玛丽亚的《时间、永恒、不变》,这个展区应该是美术馆最大的展区,正面从下往上望,一个2.2米直径的黑色大球仿若要滚落下来,它静止在子阶梯正中,球的正上方有个矩形天窗,光打在它的表面上,四周错落放着27根不同形状的金柱,截面形状各异,从球体背后再俯瞰整个空间,仿佛是主体正在接受周遭的审视,近乎哲学的万物与宇宙、生命与时空的对话。 如果以上是地中美术馆的永久性展示作品,那么地中美术馆本身的建筑也是一件作品。关于怎样更好体现艺术品所呈现的概念?在空间的比例和规模方面,作为总体架构师的安藤忠雄同两位艺术家特瑞尔和德玛利亚的沟通和协调则贯穿了整个美术馆的创作过程。“地中美术馆”自此作为传奇的美术馆,呈现于世人眼前。 ——安藤忠雄 出发的路都是耀眼的! |
|
来自: 新用户8522pij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