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歌聘其情

 心然的原香 2022-01-16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已出版散文集《故乡的女儿》。

一场雪下不下来,天灰蒙蒙的。

又冷又灰又近黄昏,在熟悉的环境里,也变得陌生起来,羁旅和过客的感觉很重。从生命大的疆域看,人都生在羁旅,都是过客。但这个时候,羁旅和过客,对应的是人间温暖。

抬头一望,人家的阳台窗户,挂着的腊货已成。抽油烟机里,冒出来腊肉炒菜薹的香。腊货腌好了,年就来了。小区里,张灯结彩。这里是郊外,有阵阵鞭炮声传来。年,真的近了。

年来了,不是日历告诉我们,而是环境。环境让你不知不觉沉醉的情感远比日历带来的,更迷人,更真切,更感伤。

原本今日不去湖边散步,但我的内心告诉我,一定要去转转。我好像有些什么,要去湖边才能更显现,而同时,也会更满足。

湖边空旷,我能望见故乡的方向。

一个人,有故乡情结,有故乡可怀想,是幸福的。隔着千山万水,感知觉可在瞬间抵达,闻到炊烟的气息,田野的气息,食物的气息......看见自己的小时候,看见离散的亲人,看见消散的往事......

看见,自己是如何想念那一切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是诗人说的好。年,只是一个时段,一个载体,由着这个载体,由着这个时段,让我们更加怀念故乡,怀想亲人。也就是说,要过年了,怀念的并不是那个过年的时候,而是整体的关于故乡的记忆,亲人的过往。

朋友说,你的故乡情怎么那么深,如潭水深千尺。她说,她没有那么深,感觉过往如云烟。其实云烟,也是很深的,只是那深,是清扬,是灵动。而我的这种深,有压力,有痛感。

在故乡的年月里,我是一个不开心的孩子。

没有爸爸妈妈,作为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就没有了。这种丢失,形成一生的情结,也形成一生的遗憾。我开心不起来,但又无法表达痛苦。这种折磨,让我成为了一个愁眉苦脸的孩子,让我自卑,让我抬不起头,让我没有信心和勇气设想未来。

原本属于一个孩子的性格,在故乡,我没有完成。也就是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就老了。也或者说,我很早就把自己丢了。成长中的我,只是躯体加心里的哀愁。哀愁压住了一切,那种属于孩子的幻想,属于少女的憧憬,在我的心里是僵死的,沉沦的。

人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一个家庭,遭遇了打击,变得支离破碎,只它还存在,就没有资格享受欢喜。这道规矩,当事人和旁观者都依持。奶奶没有和我说过这样的话,但她以行动告诉我,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从小就认为,自己只配过最差的生活。我没有任性过,没有张扬过,我之大半生,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什么,追逐什么,寻找什么,我只是退缩,只是忍耐,只在心底哀伤,为什么是这样的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生活。

很多个年,我们祖孙几个过,冷冷清清。爷爷奶奶年纪大,扬尘免了。年画和对联太喜庆,不属于我们家。鞭炮更甚,没有买过。奶奶早早把饭烧好,吃完后大门一关。洗澡穿上新衣服,自觉躲在家里,听各家各户洒扫门庭张贴春联的忙忙碌碌,听前家后院此起彼伏的炮声阵阵。

那天,直等到浓浓夜色笼罩街头,估摸着伙伴们吃好年饭,揣着压岁钱,打着灯笼游街,我才走出家门。一看,户户门前喜色连着喜色。回头看自家门口,乌溜溜,心顿时暗淡下来,与天色共苍茫。

若干年后,读李清照那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蓦然想起那年景,泪眼潸然。也更加理解,词人的落寞。若干年后,读李商隐的“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听水声”,无数声叹息凝聚,正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更加理解,人世的悲欢。

我在文字里,捡拾童年。可到底,它是丢失了的。由于这个丢失所造成的损失都是实实在在的。我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只是治愈,伤口依然会在。  

当然,我还是寻找过,追逐过,争取过,那就是对文字的热爱,文学的虔诚。被文字滋养 ,被文学治愈,我的心明朗了,我学会了享受内在的快乐,享受自然的快乐。

可我依然生活在人群,还是要享受表面的快乐,也就是俗世之乐。任何东西都有初心,俗世之乐的初心在童年。我没有享受那个俗世之乐的初心,一生都将不能真正地放松真正地开怀。

原本,一个孩子,最亲的应该是爸爸妈妈。而我,却是爷爷奶奶。可他们离开我那么多年了。那种水往下流绝对的爱,就没有了。

陪伴我长大的人不在了,能说出关于我长大的细节和故事的人不在了,我早早就成了世间的孤儿。我生活里任何的好与不好,纯粹的祝福和真正的分享,就没有了。

奶奶那么疼爱我,但她情绪不好,总是发脾气,让我难过和恐惧。年幼时,我偷偷咀咒过她。后来,我慢慢了解她。现在,我痛彻心扉于她。

她的人生何尝不苦涩,不悲凉。以那样的方式,苦苦度日,哀哀活着。隔代抚养,子欲养而亲不在。隔代陪伴,等我学会安抚人生的时候她却已经不在了。

当我年岁渐增,似乎是越来越通透,但也越来越清晰。伤痕,是清晰的。成长,也是清晰的。

沉醉在回到故乡的记忆里,好想时光倒流,我能重新活一次。爸爸妈妈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爷爷奶奶,亲情不错位,不缺失。我有一个正常的家庭,我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湖畔,冷风。枯草,好荒凉。源于爱吧,荒凉的内里是生机和希望。所以人们说,面对枯草,看见是繁盛。此刻,想起故乡,想起爷爷奶奶,叹惋,哀伤,无比荒凉。人心的荒凉,内里滚动的是挚爱。面对伤痕,我想到的依然是美好。

书房有两种灯,平日里,我只开一种。当今晚,我把两种灯都打开时,很新奇,更有暖意。灯下,敲这篇文字时,心绪就慢慢散开了,我并不会久久沉浸。我记得过去,也寄语未来。

今天这文,是伤感的,是吐槽的。人一伤感,就会狭隘,局限于生活。人一吐槽,就会琐碎,局限于际遇。

我其实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我还是知道的,只是不可说。写下再多文字,总还是有不可说的部分。

我还是会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理性意义上的慰藉,也是生命意义上的抗争。这安排不是我想要的,但我仍然受益于这安排。它是属于我的,是我的命运的一部分,我无条件接受。

年末将至,万物枯索,人人都在想着过春节的事情了。“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这两种感觉我都有,陈诗展其义,长歌聘其情。

文章末尾,发一则启事。朋友们,有资源的,有需求的,愿意帮忙的,请联系我,谢谢。

心然约稿:陈艳萍,笔名心然,现居武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由写作者,出版了散文集《故乡的女儿》,有个人自媒体公众号《心然的原香》。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大书,每个人的一生都值得书写,如果您或者您的朋友想为自己写一本传记,如果您或者您的朋友是企业家,想为自己写一本传记,也或者需要其它类型的文字,可以联系我。电话:17762570121。微信号:15818820884。谢谢。

《故乡的女儿》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分六个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全九十三篇文字。

我用谈家常式的行文风格,说故乡的风俗、风景、风物、食物、人情、地理。其实也没有分开,每一篇描写物的文字里都有人,每一篇描写人的文字里都有景 ,而情,那更是必须的,旋流在我的每一个文字里。

谁不念儿时?谁不忆故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